工業經常把許多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然後在這些人之間建立起全新而複雜的關係。工業可以使他們時而大富大貴,時而一貧如洗。這種窮富的變化會給社會的安定帶來危害。最後還會出現工業勞動損害受益者和靠此養家者的健康,甚至危害他們的生命的現象。所以,工人階級比其他階級更需要製度,更需要監督和控製,而這個階
①關於這個問題,在法國存在一種奇怪的詭辯理論。當政府與私人之間出現糾紛時,不允許普通法院法官審理,據說這是為了避免混淆行政權力和司法權力。因為這樣的混淆不能使政府同時擁有審判權和行政權。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得采用更加危險和更加殘暴的方法使兩者混淆。級的隊伍一旦擴大,政府的權限也就隨之增加了。
這是可以普遍應用的真理。但是,我要講的是與歐洲各國密切相關的一部分。
幾個世紀以前,隻有貴族擁有土地,而且他們也有能力保住土地。所以,當時的土地擁有許多保障,土地所有者享有極大的自主權。於是就出現了一些在土地被分割和貴族沒落之後仍然有效的法律和習慣。而在如今,土地所有者和農戶仍然是最容易逃避中央政權控製的平民。
在從中可以找到我們的曆史的所有根源的貴族時代,不動產並不重要,土地所有者也被輕視,而且力量也逐漸變得薄弱;從事工業的人,是貴族社會裏的一個特殊階級。
因為他們沒有後台,所以沒人保護,也時常不能自保。
所以,人們習以為常地覺得工業財產是一種特殊財產,不像一般財產那樣受到重視和保護,從事工業的人被認為是社會裏的一個獨立的小階級,他們的自主權不太受人尊重,君主一不高興就可以把他們踢開。閱讀一下中世紀的法典,看到在那樣一個主張個人獨立的時代,國王竟不斷限製工業,甚至連工業最微小的細節都能管到,你也許會感到吃驚。中央集權在這方麵卻達到了它所要求的積極和細致程度。
在此之後,世界上發生了一場大革命,剛剛出現的工業逐步發展並遍布整個歐洲,工業階級日益擴大並以吸收其他階級的殘餘壯大了自己的隊伍。工業階級的人數、財富和重要性均大大增加,而且是持續增加。原來與它沒有關係的人,也都在某些方麵向它靠攏。這個原先被人看做特殊階級的群體,有改變為主要階級甚至是改變為唯一階級的趨勢。但是,它所形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習慣並沒有改變。這些思想和習慣之所以沒有改變,最初是因為它們是陳舊的,後來又因為它們與現代人的新思想和平時習慣完全合拍。
所以,工業階級的權力並沒有隨著它的重要性的提高而擴大。人數雖然增加了,但是它對其他階級的依賴性並沒有減少。恰恰相反,它把專製引進了內部,並隨著自己的發展而使專製加強。①國家越是工業化,就越需要有便於致富的道路、港口、運河和其他半公用性工程;而國家越是民主化,個人就越難開發這樣的工程,但是國家卻越是容易進行。坦白說,目前各國政府的顯著傾向是壟斷這些工程,從而把人民日益限製在非常狹隘的活動範圍之內。
①我現在列舉幾個事實來證明。礦藏是工業的自然資源。隨著歐洲工業的發展,礦業的收益變成了人們普遍追逐的對象,而平等造成的財產分散導致礦山的開發難以進行。於是大部分國家便宣布有權占有礦山資源並對開發實施監督。這種情況是其他財產所未有過的。
作為工業資源的礦山受到其他動產所受的監督和保護以後,就被政府控製起來。國家負責開發礦山或是將其承包出去,原來的礦山所有人就變成了礦山的使用人,這種使用權是政府給予的。另外,政府還到處要求礦業的領導權。它製定礦業的規章製度,擬定管理方法,進行有效的監督。如果礦業經營者拒絕服從,行政法院就可以取消他們的使用權,再指定其他的人來經營。可見,政府不僅占有礦山資源,還控製著經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