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隻是在很久之後,才會有一些有錢的英國人來殖民地定居。
②蓄奴製是1620年由一隻荷蘭船引進的。這隻船運來20名黑人到詹姆斯河岸。參看查默斯的著作。(大概指喬治·查默斯:《對於美國獨立以來發生的若幹事件的看法》,倫敦,1785年,或其《殖民地起義史導論》,倫敦,1782年。)③新英格蘭諸州位於赫德森河東麵,包括今天的康涅狄格州、馬薩諸塞州、羅得島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緬因州。
後,才有工農業者到來。雖然他們比較講究道德,有溫和的性情,但是和英國的下等階級相比,在任何方麵都不高①。他們既沒有高尚的觀點,也沒有深思熟慮的設想來指導新製度的建立。當殖民地剛剛建立起來時,又引進了蓄奴製②,而這一事件後來對整個南方的性格、法律和未來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正如我們以後要指出的,蓄奴製是對勞動的玷辱;它給社會帶來了好逸惡勞的惡習,而無知、浮誇、高傲和奢侈也隨之而來。它讓人思想頹靡,行動懶散。蓄奴製的影響和英國人的性格,可以為南方的民情和社會情況的由來作出解釋。
同是來自英國,北方的情況就完全不同。請允許我在此對它略作詳細的說明。
今天的美國社會學說的基礎的幾個主要思想,正是在北方的幾個英國殖民地,即人們通稱為新英格蘭的諸州③產生的。
這些新英格蘭的主要思想,首先傳到了相鄰的各州,然後又擴散到比較遠的各州,最後可以說整個聯邦都彌漫著這種思想。現在,它們的影響已經跨出了國界,遍布美洲世界。新英格蘭的文明,就像一場燃燒在高地的大火,它不僅將周圍地區都烤暖了,還用它的光輝照亮了遙遠的天邊。
新英格蘭的建立,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這裏發生的一切,都是獨一無二的。
幾乎所有的殖民地的最初居民,都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家業,由於貧困和行為不軌被趕出自己的故鄉的人,要不就是一些貪婪的投機家和包工的把頭。有些殖民地的居民甚至連這樣的出身都沒有。例如,聖多明各就是由海盜們建立的。而在我們當今的時代,英國的刑事法庭不也在為澳大利亞提供人口嗎?
落戶在新英格蘭海岸的移民,當初在祖國的時候都是一些無拘無束的人。當他們在美洲的土地上聯合起來以後,社會馬上就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景象。在這個社會裏,既沒有大領主,也沒有屬民;而且還可以說,既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按百分比來說,他們的文明程度高的人甚至多於我們今天歐洲的任何國家。他們當中所有的人,或許沒有一個例外,都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而且有很多人還由於博學多才而在歐洲聞名。其餘的殖民地,是由未攜家眷的冒險家們建立的;而定居在新英格蘭的移民,是同妻子兒女一起來到這荒涼土地上的,並且帶著良好的秩序和道德因素。但是,他們與其他所有移民特別不同的是,他們都帶著創業的目的。他們是自願放棄了在祖國的值得留戀的社會地位和尚可溫飽的生計,而並不是迫不得已才離開故土的。他們絕對不是為了改善境遇或發財而遠渡重洋來到新大陸的,而是出於滿足純正的求知需要才離開了舒適的家園;他們是為了使一種理想獲致勝利,寧願去經曆流亡生活的種種苦難。
這些移民喜歡稱呼自己為朝聖者,他們信奉清教,清教是英國的一個由於教義嚴格而得名的教派。清教的教義不僅僅是一種宗教學說,而且還在許多方麵都夾雜著極為絕對的民主和共和理論。所以,它為自己樹立了一些非常危險的敵人。在祖國受到政府的迫害時,清教徒覺得自己所在的社會的日常生活損害了清教的教義的嚴格性,所以他們離開了故鄉,去尋找世界上人跡罕見的一片不毛之地,期盼在那裏能按照原來的方式生活,並自由去崇拜上帝。
為了更加清楚地說明這些虔誠的冒險家的精神,特摘幾段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