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100個人裏有16.7個人可以上大學。這是全世界的平均報告,包括發達國家、不發達國家都在裏麵。咱們中國是多少呢1996年的時候是5.7%。印度是6.9%,印度的大學生比例也比我們高。這幾年我們上來了,接近10%了。韓國是60.3%,韓國為什麼發達,你看有這麼多大學生。泰國20.1%,新加坡38.5%,加拿大90.2%,墨西哥15.3%,美國81%。也是基本上都可以上了。巴西12.3%,烏克蘭40.6%,俄羅斯英國49.5%,澳大利亞75.6%,法國51%,德國44.4%,意大利41.4%。這是1996年的數據。現在還在發展,我們現在大概接近10%,你想我們差了多少。由於大學生收得少,所以高中也不是說百分之多少都能夠上的。包括北京,北京這兩年有所改善,前幾年的高中,特別是普通高中很難上。1998年,我還當所長的時候,也是這個時候我的辦公室主任向我請假,說所長我請一個禮拜的假,當所長的離不開辦公室主任。副所長可以請假,辦公室主任很多事情都得給我辦的。我說你什麼事要請一個禮拜的假。他說我的閨女考高中,我以為考大學難。我說考高中有啥事呢,還得請一個禮拜的假,不準。他跟了我好多年了,他說你不知道,北京現在考高中比考大學難。後來我一了解,確實是這樣的。北京每年初中畢業生15.5萬到16萬,前些年能夠上普高的就5.5萬。大部分的去考職業中專、旅遊學校、服務學校等。這個家長他跟我們還不一樣,他上山下鄉,自己沒有上過大學,所以拚了命也讓自己的子女上大學。孩子也不願上職業中專。我說社會事業落後於經濟的需要。當然其他的醫療、衛生、體育、文化也落後,所以咱們足球踢個零,我看也是沒法的。你本來就不重視。體育叫我來說,這些社會事業裏麵還是發展的快,也還算是好的。當然其他的,文化、醫療、科技,哪個事業都跟經濟不相協調,這是我講的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社會管理跟經濟管理比較而言也差。這個管理是這樣的,我們大樓蓋起來了,高速公路修起來了,馬路也越來越寬了。特別是馬路,北京市就是因為管理不行,所以還是堵。
今天我來的時候就堵在路上了,那個出租車司機也急。因為管理當然不光是領導管理跟管理人員的管理。管理本身還有被管理的人。比如講汽車司機吧,或者走路的人吧,他與現代化管理要符合。北京、上海這些地方,硬件來說跟國外差不多少了,但是就管理來說,就軟件來說,那差的太遠了。第一是交通,就是管不好。我國的首都都是七八個區了,像北京長安街這樣的大街,那一邊到石景山,這邊到通縣,一條線筆直,有的地方12車道這樣寬的馬路中國也隻有這一條,這麼直。而我們的出租車司機在路上說,哪裏有警察那個地方就堵,這裏有警察這裏就堵,真是這樣的。出租司機特別怕警察,看到了警察在那裏就開慢了。
學校也是這樣的,現在我們的樓越造越高,越造越漂亮,但是到裏麵去一看,地上也好、黑板也好,就是差這個管理問題。我們的管理跟不上。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經濟體製、管理體製的改革,社會事業的管理叫我說基本上沒有改,隻是略有改變。就講我們的科研單位、教學、醫療,要說完全不改也不是的,但是基本上沒有改。要說嚴重的還是吃大鍋飯的問題。我們的國家機關、我們的大學我們的科研機關這些我是有體會的,基本上沒有改,還是憑良心幹活,大鍋飯。大學也是這樣的,也有點兒改進。比如說我1957年進北大北大那時是相當漂亮的,樹要比現在多得多。我們那時是在圖書館裏麵念書的,圖書館打掃的很幹淨,圖書館旁邊還有校工,桌子都擦得幹幹淨淨,那叫窗明幾淨。1958年以後就不行了,學校就亂套了。到文化革命更不得了了,把我們的老師、教授都派去打掃廁所、打掃衛生,校工就是工人階級了,就變監工了。現在要離了農民工那個學校、那個單位就沒法過了。因為我們這套體製沒有改。他隻要不轉正,這個人就好好地幹,一轉正就不好好幹了。我深有體會的。我當所長的時候,有一個小夥子早來晚走,幹什麼活都行,後來有複印機,複印是他,後來打字也是他,那真是幹活。幹了六七年,這個也來說,那個也來說,說轉正吧。轉正了他就不好好幹了,要開除他,領導沒有這個權力了。這是體製問題。咱們的教育機構、科研機構基本上是憑良心幹活。不像是工廠裏麵,減員增效,我把人減了,效益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