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從一個農村、農業社會向一個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轉型過程,這個轉型,所有的現代國家、發達國家都經曆過這麼一個轉型,二百年前,三百年前,英國和所有的歐洲國家,他們都是農業社會,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他們怎麼轉過來的?現在咱們也在搞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實現這個轉型一方麵經濟發達了,社會進步了,另一方麵同時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大轉變,現在在農村,原來是太陽出來幹活,太陽下去休息,現在是八點鍾上班、下午五點鍾下班,這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變了。另外社會財富增加,社會的貧富差距拉大了。
過去《資本論》講走向兩極分化。我們現在看到的好多社會矛盾、社會問題跟這個社會轉型有關。國外有專門一本書研究這個,就是在轉型時期要產生大量的社會問題。現在他們已經轉回來了,問題是另外一種形勢了。我們現在產生的是18世紀歐洲產生的這些問題。現在這些資料已經不多了,你們在座的一定看過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那些小說,《紅與黑》、《九三年》等,你們從那裏看到的小說裏的主人公,現在我們北京、上海的很多人物是很相像的。有似曾相識之感。你們看看轉型社會產生的這些人物和那些社會病,現在我們這裏也有了。我們現在正在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的社會問題一方麵是工業化、城市化,高樓大廈在建、高速公路在建;一方麵社會產生很多問題,大家又不太滿意。這是一個方麵。在這裏可以說,現在的經濟要比20年前高得多。
我們的經濟增長了,社會發展了,社會進步了,可是社會問題也多了,這是事實,這是社會轉型病的表現。歐洲在工業化的早期也出現過這些問題。這是一。
第二,歐洲這些國家,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在轉型的時候向社會化大規模的市場經濟轉變,現在講全球化。恰恰在這年,我們一方麵搞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大規模高速的發展。
另一方麵我們還要實現一個由原來的計劃經濟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轉變,所以我們叫體製轉軌。這個轉變叫我看產生的社會問題不比社會轉型產生的少。而這些問題他們是沒有的。我可以給你們舉一個例子,我們接待外賓,好多詞他們聽不懂,如民工潮。什麼叫民工潮,就是農民工的潮。什麼叫民工呢?農民身份的工人也。這個農民工,大概你們英文老師不太好翻譯,這個詞有沒有?農轉非,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叫農轉非,這個英文原來的詞彙也是沒有的。打白條,老外說這個打白條是什麼意思啊?還有說批文能夠賣,賣批文。我說這個批文可值錢了,現在還值錢。20世紀60年代的初期有些人靠賣這個批文會發大財的。咱們的新華辭典可能也沒有這個詞。老外要是到中國來學習就比較困難了。什麼叫農轉非,買戶口,戶口值多少錢縣城裏的戶口值3000元,一般的中等城市是8000元,買到北京是多少?北京是3萬元、5萬元了,這個太值錢了。所以你們能把戶口轉來,這太值錢了。
這些問題裏麵還有個貓膩的事、受賄的事有很多。評職稱這是計劃經濟留下的,我當所長最頭疼的是兩件事,一個就是評職稱,這個到現在還沒有解決。還有一個是分房子,現在不要分了。這分房子裏麵的學問大了。造房子比較容易,但分房子比較難了。分房子3年都分不了,得吵啊。那麼這些問題都是跟轉軌有關係的。
這兩件事情及本來存在的問題,加在一起,就成三個問題了。為什麼現在一方麵成績是大量的,一方麵問題也是大量的光講問題可以講三天三夜,光講成績也可以講三天三夜,都是很大的。所以你們要知道我們現在社會處在這個背景下,正在轉型、正在轉軌,我可以說一切好事都從這裏出來。你不搞工業化、不搞現代化,還是在原來的農村裏麵,在生產隊裏麵,出門要請假,沒有糧票吃不了飯,那個日子是不好過的。現在沒有這個事了。但是另一方麵現在把它放開了,現在社會進步了,問題也出來了。可以說一切的好處都可以從這兩個轉變來說,一切的毛病、一切的問題也都從這兩個轉變發出來的。所以這兩點你們在分析咱們國家當前問題的時候,可以作為背景。一方麵我們處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村社會向現代社會、工業化、城市化轉變,由此產生一係列的好的方麵,同時也產生一係列的問題。還有一個方麵我們正在轉軌,這個肯定是好的,計劃經濟再搞下去,我們就沒有飯吃了。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跟成績都可以從這裏得到說明。我想你們看待現在的問題,如果要分析的話,要善於分析形勢,這一點一定要注意。這是鋪墊。下麵我就講現在的形勢怎麼樣。
我今天講社會形勢,作為一個研究,第一個問題講當前的經濟形勢比較好,相比較而言,社會形勢不太好,這是第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