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談一下我們的社會學麵臨的新任務。第一點,我們所麵臨的這樣一個時代,正是我們社會學家大顯身手的好時機。曆數古今中外的各個社會學大家,他們的發展契機大都是社會發展中的某個特殊的階段。而我們中國這兩代社會學家麵臨的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我們親自經曆中國從一個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社會的轉變全過程,這對社會學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我們應抓住這一時機。老外來中國做研究,很少有在大城市做的,大都是到農村去,因為他們想研究這個社會轉型的變化過程,這種過程在他們國家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所以我們當代社會學家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通過各種形式把現在社會的變遷記錄下來。例如1949年什麼樣子,1978年什麼樣,現在什麼樣,這是社會學記述的功能。北大現在正在做口述史的研究,如革命情況、分土地時期與人民公社時期的情況等。第二點,社會學家要參與到現代化過程中去,現在我們的改革麵臨很多問題,社會學家有責任、有義務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如科技怎麼改革,教育怎麼改革宣傳又要怎麼改革,城市化怎麼搞,城市應當怎麼管理,但切勿研究得過大過空,要實事求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具體地進行研究,拿出改革的措施和方案來。第三點,是社會學學科本身的隊伍和學科建設。比如:社會學本身的製度建設及交叉學科的研究等,因時間關係不再多說,但我想對於社會學家來說這三個方麵任何一個方麵都是很重要的,搞好了都是大有作為的。
(1999年11月)
當前中國社會形勢分析
我今天主要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怎麼來分析形勢,當前的形勢怎麼分析好,第二個問題是當前的形勢。前麵是鋪墊,後麵講一講當前的形勢是怎麼樣的。
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跟社會形勢是這樣的,老師在講台上講的形勢很好,你們看報紙也很好,電視看的更好,但是到了宿舍裏麵,幾個好朋友在一起就不太好了。講哪個地方工資發不出來,哪個地方農民包圍了鄉政府,哪個地方工人在市政府門前靜坐了等等。反正這個形勢,我們看到的跟聽到的不一樣。怎麼來看,因為咱們這個社會比較複雜,所以有些人總聽到好的,有些人聽到不好的,怎麼來看,我教給你們一個方法。
前年我到日本去,日本的東京,有一個中國社會科學的研究會,他們請我做報告。事前我也了解了一些情況,咱們的留學生一般看兩份報,一份是咱們大使館給留學生發的,《人民日報》
的海外版。海外版這八版差不多都是好的,很少有一兩個差的95%都是好的,哪個地方通車了,哪個地方發現大油田,哪個地方大廠又投產了等等都是好事情。同時我們在那裏的留學生還能收到“台灣”的《中央日報》。這個《中央日報》第二版就是大在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的學術講座上的講話。
陸版。那個上麵就糟糕了,都是壞消息。他們說老師你看這兩個報紙是怎麼回事呢?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我說《人民日報》講的肯定是真的,《中央日報》講的也不是假的。我說中國960萬平方公裏,12億多人,一天要發生多少事情啊。《人民日報》(海外版)八版一天幾百條消息,不用造假,肯定是真的。
何況還有5%是不好的消息。這個《中央日報》百分之百都是壞的。我說你們這兩邊的消息都得看。光看《人民日報》,咱們中國三年就趕上日本了,你要光看《中央日報》呢,你隻信《中央日報》就麻煩了,中國共產黨三年就得垮台,這肯定都是不對的,我說你兩邊都得看。我說你們在這裏的學生,咱們大陸的學生可以既看到好的,又看到不好的。我們一方麵是看到報紙、電台都是好的,另外在宿舍裏、家裏聽到不太好的消息。所以我說你們得學會全麵地看問題。
就是說現在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現在分析形勢好還是不好,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我給你們出個方法,一分為二,全麵地看問題,這是一般的方法。我們從社會學的角度講,現在中國正處在兩個轉變之中。一個就是從傳統的、農業農村社會,農業農村國家,向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化的、城市化的社會轉變。這個咱們叫社會轉型,或者叫轉型社會。我們社會正在轉型,這個詞是我們社會學家從國外翻譯過來的。這個詞咱們有些領導還不認,說這個詞不好,社會要轉型轉到哪兒去啊,就怕轉到資本主義那裏去了。我們社會學每年要出幾十個題,現在社會轉型時期什麼農村問題,轉型時期什麼家庭婚姻問題,這個轉型不好聽就改成新時期,反正是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