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血桐(3 / 3)

彪子大踏步的走過來“怎麼了,我說你倆有組織無紀律,要造反是咋的。”我向彪子瞟了一眼老蓋,說“他說瞅見東西了,你看他嚇那樣。”

“老蓋,你又搞個毛線。”彪子斜了老蓋一眼說。

老蓋有些緩過神來,艱難的直了直身子說“真……真的有東西。”彪子望向血桐樹,和我一樣,也沒有任何發現“啥東西,你倒是說啊。”

“沒……沒看清。”老蓋見彪子剛要罵他,又趕忙說“多少還看清一點,那東西我也說不好是個什麼玩意,眼睛血紅,跟個猴子似的,全身黑不溜秋的,嘴裏好像還叼著東西。”

彪子給了老蓋一腳“你******,沒看清個什麼東西,就給你嚇那樣,遇到粽子你還不直接歇菜,沒用的東西。”

老蓋看了我一眼,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罵道“操,那東西就跟個怪物似的,最可怕的是那雙眼睛,盯的我後脊梁發寒,你看見也得嚇一跳,說不準這子彈就是打它的。”

起先我真認為老蓋眼花了,他這麼一說,也保不準的事。不過應該沒他說的那麼誇張,或許就是個猴子,趁底下人一個不注意就把包搶走了,手法比飛車黨還專業。底下的人惱羞成怒,掏槍就打,無奈槍法太爛,子彈都躲著猴子飛。當然這些都是我毫無根據的猜測。

“抓緊時間趕路,再磨磨蹭蹭的,下次甭想我再帶你出來”彪子催促道。

整個一線天的長度並不狹長,也就二百米左右。距離出口三十米的位置,就是地圖上鬼臉符號所在的方位。彪子走到鬼臉符號的正上方,用腳跺了跺地麵,說“下麵都是堅硬的岩石,不是封土所在,封土應該在出口外邊,過去看看。”

我們出了出口,彪子和蘿卜同時在陰壁的一側停了下來。彪子放下背包,拿出提鏟,把鏟頭固定住,隨後老蓋在一旁用短柄錘一點點往下敲打。彪子鏟頭固定的位置並不是垂直向下,而是有一個傾斜度,方向所指正是鬼臉符號所在的方位。鏟頭的傾斜,對下錘人力度和角度的掌握要求非常高,也考驗彪子和老蓋兩人的默契程度,兩人一個配合沒拿捏好,鏟身很有可能就斷在裏麵了。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盜墓的裝備也得與時俱進,一般的洛陽鏟已經被淘汰了。彪子手中拿的泥鏟,就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加工改造的,鏟柄部位可嵌接螺紋鋼管,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隨意延長。平時看地形的時候,就一截一截的接上。不用的時候就拆開,背在挎包裏麵,方便實用。

彪子手中提鏟的鏟頭每下降到一定位置,老蓋就拿出一段螺紋鋼管在鏟柄部位接上,然後接著下錘。在接到第七根螺紋鋼管的時候,彪子示意停下,然後把鏟頭開始往外提。最後把鏟頭帶出來的土,放到手裏先是聞了聞,接著又來回翻撥說“這是活土,就是下麵了,幹活!”老蓋得到命令,二話不說,脫了衣服,拿起工兵鏟就開挖。

我抬頭看了一眼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了,看來工程進度要抓緊了。蘿卜在旁邊找了個地方,招呼林姍開始生火做飯。

彪子鏟出來的土質,都是一些不均勻的紅色碎岩屑,裏麵還夾雜著紅泥和小岩礫。丹霞地貌的土質,砂岩居多,不像中原地區以砂土、黏土為主,好在彪子他們下鏟的位置是封土堆,都是經過二次回填的碎岩,難啃的骨頭已經被墓主解決了,要不然還真是望鬥興歎。

從地圖上看,我們所要下的鬥處於地表下十米的位置,屬於因山為陵、鑿山為葬的墓葬形製。這種墓葬形式自西漢開始盛行,唐代達到頂峰。表層沒有明顯的封土,是以山嶺為封土堆。這種開鑿在山岩中的墓葬,本身就是很好的防護措施,客觀上提高了盜掘的成本。好在我們事先準備的工具先進齊全,時間也充足,這塊硬骨頭,就是慢慢磨也能給它磨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