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出發雲嶺(3 / 3)

林姍和老鄉邊走邊聊“老師傅,怎麼感覺村裏冷冷清清的,村民都這麼早就熄燈睡覺了?”“也不是,這不前些年縣裏來人拉了電線,家家戶戶也都通上了電燈。就是這東西太晃眼,哪有油燈舒坦,再說這東西也費電,沒什麼特殊的事情,都舍不得點。”

正說話的功夫到家了。老鄉家是一幢帶有民族建築特色的吊腳竹樓,主體是竹木搭建,上層為木樁斜頂。竹樓西麵築在向陽坡上,其餘三麵都靠竹木支撐。這樣一來,竹樓高懸地麵,既能保持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毒蟲,樓板下還可以堆放雜物。

老鄉放下背後的幹柴,衝裏麵喊了一聲,說的稀裏哇啦,我也聽不懂是哪個民族的方言,應該不屬於藏語。不一會,屋裏的電燈亮了起來,從竹樓正房裏麵走出六七個人。

老鄉說,都是他老伴、兒子兒媳、孫子孫女。我看這些人穿的都是少數民族特有的服飾,男的頭戴頭包,身著淺色交領長袍和長褲,領口衣襟處用深色布條鑲邊,包頭用白紅黑色布條交織纏成。而婦女的穿著帶有藏族婦女的服飾特點,黑布長衫,兩側開衩,領口處綴有銀泡點飾。下麵也是長褲,戴著大耳環。

我有點蒙圈了,我們所在的白頭村,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生活的不應該是藏族嗎,可聽說話和穿著又不太像。

我試探性的問道“老人家,咱們這是哪個民族的棲息地,我瞅著像藏族,感覺好像又不是。”老鄉從口袋裏掏出煙鬥,哈哈大笑說“我們是拉祜族,在這生活了好多年了,我們的祖先是青海、甘肅一代的古羌族,和藏族沒什麼關係。”

林姍說“老人家,我聽說拉祜族分為黑拉祜、黃拉祜、白拉祜等支係,您是屬於……。”“呦,想不到小姑娘對我們還挺了解的嘛,我們村屬於拉祜納,也就是你們所說的黑拉祜。”

彪子在一旁說“老曹,雲南的特產是什麼?要我說就是少數民族,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雲南就攬走一半。別說是藏族拉祜族了,你想看啥就有啥,中華民族大團結萬歲。”

這時候老鄉的老伴快步走了下來,連忙招呼我們進屋。彪子小聲跟林姍說“老鄉太熱情了,你去招呼他們,最好再找個向導。我們幾個先回屋睡覺,養精蓄銳,明早出發。”

一路旅途勞頓,這一晚上我睡的很沉,一睜眼睛就天亮了。我一看表才五點,雲南的理論經緯度時區應為東七區,比北京太陽早出來一小時。

彪子和老蓋還在睡,我隨便清洗了一下,走了出去,林姍和蘿卜早就等在外麵了。聽林姍說,昨兒那老人家願意當我們的向導,這太好不過了,我們來的匆忙,準備不是很充分,對雲嶺的地形地貌僅限於紙麵上的了解,有個熟悉當地地形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從老鄉口中得知,白頭村坐落的方位很偏僻,過了這就都是些崎嶇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再往北走十裏地就屬於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了。沿途路景總是變幻無窮,如果沒有向導帶路,在這裏是很容易走失的。看來開車是行不通了,隻能靠11路到目的地。

我把彪子老蓋叫起來,我們幾個簡單的吃了些東西,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我們從老鄉家裏借了頭牛,負責駝我們進山的裝備。從地圖上看,到達目林澤所描繪的方位還有將近四十裏的山路要趕。走的快些的話,差不多晚上能到,正合我的意願。倒鬥這行當,都是晝伏夜出,雖然那地方荒山野嶺、人煙稀少,也說不準有好事之人點我們一炮。總之路上還是謹言慎行,小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