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二)(3 / 3)

“樹根!虧你想得出這是樹根!你家的樹長過這樣的東西?”大隊長又罵起來了。

“是,我家沒有過這樣的樹根!”歐陽這時老實了,大隊長罵他,他就筆挺著光溜溜的身子向大隊長立正。等支隊長訓斥他時,又將身子轉向支隊長。任憑雨水打,任憑淚水流,歐陽就這樣站在泥坑裏,當著全連戰友和那麼多公安人員的麵,狼狽和恥辱之相,叫人又可憐又可笑。

最後還是支隊長解了他的圍,讓他即刻趕往廣州去找廣州軍區工程團的王團長,懇請王團長調派人馬前來修複電纜。那王團長是支隊長的老戰友。支隊長動用了自己的關係讓歐陽去搬的“救兵”。電纜搶修用了近一個月時間,事件應當說非常嚴重,但支隊長念歐陽不知情和利用午休時間為連隊建設,冒著雨挖菜地時的過失而造成挖斷電纜之過,所以除了一頓嚴厲批評外,並沒有處分歐陽。

不過,歐陽“傻冒”的事在部隊可是流傳了很長時間。

現在,歐陽站在小賣部的三尺櫃台之前,他感到自己仿佛比當年錯將電纜作樹根的那般狼狽相還要“傻冒”!

“壞了!”突然不經意地往大街上一瞥,嚇得歐陽恨不得立即掘個地洞鑽進去——原來,他看到自己部隊的一位戰友正從那邊朝他的小賣部走來……

一分鍾、五分鍾……十分鍾、半小時……歐陽這才從櫃台的後麵探出頭來。第一天的做買賣經曆,讓歐陽嚐足了什麼叫虛榮的滋味。

但虛榮換不來做小生意的經驗探索,歐陽知道自己必須從這一天起,他得把往日在部隊當營長的那顆高昂和榮光的頭顱低下去,一直低到地底下,因為你歐陽現在什麼都不是,僅是一個隻能賣點婦女用的紐扣、針線和衛生巾之類的小賣部的小老板——可能是全深圳找不出第二個小的小老板。

既然頭已低下,就不再講臉麵了。

歐陽開始動腦筋:啥叫小賣部?就是方便周圍居民和路過此處的百姓,給他們提供又便宜又方便的日用品唄!有了這樣的意識,歐陽就著手“武裝”起自己的小賣部:原先的服務內容一樣不少,還添置了煙酒糖茶、糧油水果、鍋碗瓢盆、錄音磁帶,甚至服裝鞋帽……好家夥,屁股大的地方,他歐陽硬是將它“打扮”成一個有數百種物品的“小百貨店”。隻要想得到的和顧客上門曾經問過的東西,他歐陽全都納入了自己的營業範圍之中。

有個世界巨商說過這麼一句話:財富積累的真正本事並不看他的資本到底有多大,關鍵看他的經營竅門是否超人一著。“如果說我能夠在日後的生意方麵有所作為,經營小賣部是我獲得收獲最大最快的一個過程。”歐陽曾不止一次這樣對我說。

真是小賣部裏有大學問嗬!

對於手頭沒有多少本金的歐陽來說,初入生意場上的他時時處處受到牽製和尷尬。而正是這種讓他臉紅的尷尬處境,也迫使他走過了最小、最窄的經營門道。比如說“百貨”,你真要進一百種貨,他歐陽手頭的幾千塊本金即使想填滿“屁股那麼大”的小賣部也不易。於是歐陽采取每天隻進少量貨,隻等哪樣東西賣掉了,他趕緊又在第二天一早跑到供貨的批發地再進貨——歐陽當時落了個“地利”的優勢,在他小賣部的後街約四五百米的地方就是個小百貨的批發市場。

顧客什麼樣的都有,想買的東西五花八門,欲要支撐著店麵生意興隆,就得讓所有來者盡興而歸。但做到這一點對小本經營者來說談何容易!可是歐陽竟然做到了:你要什麼?我這兒都有!對對,你要的我這兒都有。請稍等一下,我上後庫房給您去取,先生請稍等片刻!有一日,一個穿著很體麵的男子行色匆匆地從街的對麵直奔小賣部而來,一挨櫃台就問有沒有“中華煙”。歐陽的櫃台裏其實沒有“中華煙”,那一條“中華煙”進價就是三四百元,歐陽進不起。但生意來了,絕不能跑掉,這是歐陽的原則。

“您要幾條?”歐陽恭敬地問。

“十條!”顧客說。

天,十條!十條大“中華”一筆生意就是一二百塊的賺頭呀!“有有,我馬上去後麵的‘倉庫’給您去取!”歐陽的心律在加速。

“那請快一點,我得去見一位朋友!”看得出,那顧客真有急事。

“好好!”歐陽用“一次性”紙杯給顧客遞上茶水後,又與旁邊的店主打了個招呼,便跨上“神鷹”去“後庫”取貨——其實他哪有後庫,而是上批發市場的一個煙酒店提貨去了。

前後不出十分鍾,那顧客滿意地拎著十條大“中華”出了歐陽的小賣部。歐陽一邊擦著汗珠,一邊數著錢票,心頭甜滋滋的。十來分鍾淨賺三百來元,這中間的奧妙隻有歐陽自己知道:他這邊讓顧客等著,自己飛速趕到批發商那兒賒賬取貨——他吃的苦就是以劉翔式的百米衝刺速度完成了從小賣部到批發市場之間的幾百米的奔跑,並確保不被顧客感覺有異常。

歐陽的第二招數是:一些銷量較多的貨物,他上批發市場看清出品的生產廠家在何處,然後直接與廠方聯係。每次上廠家,他都擺出要大數目的架勢。廠家一看來了個大客戶,自然熱情接待,主動帶“大老板”歐陽參觀製作車間。滿身長著心眼的歐陽,在參觀的同時,很快了解清楚了這個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成本。當他再向廠家要貨時,價格已經不是廠方定了,是他歐陽想出什麼價基本也就這個價了。如此這般,到歐陽手裏的貨,不僅比批發市場便宜了一大截,就連廠方的業務銷售員都不可思議地驚呼:“隻有歐總才能上我們廠要到這麼低的價!”

小賣部,把歐陽骨子裏潛藏的智商都給淋漓盡致地挖掘了出來。而這中間,還有兩個字同樣勝過商界金科玉律,那便是“吃苦”二字。

像是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命裏注定歐陽從商的路需要走過“七七四十九難”。正當歐陽不分日夜地傾情在經營小賣部時,突然有一天市政部門來了一幫人,說深南大道要擴建,蛟湖兩側的民房和商店一律搬遷。

這段時間歐陽白天進貨、市場調查,晚上整個一條街他最後關門,夜裏一分一角數零錢,社會治安不太好,還要在店裏守夜睡在又硬又窄的櫃台上。一天天就這麼度過。

“這這、怎麼會這樣嘛?”措手不及的歐陽想發火,卻不敢找對手論理。無奈,第一次經商經曆就這樣半途夭折。回到家,歐陽盤點了一下兩個月的收支情況:還好,除本扣租金,淨賺了12000元。

“行了,咱們也算‘萬元戶’了!”妻子幽默了一下,並獎勵丈夫兩瓶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