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堅守誠信正直的原則(6)(1 / 1)

誠信,聽起來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但實際上,誠信卻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的。比如上課不代人簽到、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抄別人的作業、考試不作弊、簡曆不灌水、做事不投機取巧……

李開複在蘋果公司管理一個團隊時,發現這個團隊存在很多問題,甚至團隊的方向都出現了偏差。一年後,李開複確認這個團隊的項目很難會有成果,於是果斷地把這個團隊解散,此舉受到了管理層和老板的一致讚許。

團隊解散後,一名被解雇的員工來到李開複的辦公室,對他說:“我們能夠接受這個結果,團隊的問題早就存在,這個結果完全在大家的預料之中。對這個結果,我們的工作肯定存在問題,但你也應該在你的誠信方麵好好檢討一下。”

李開複聽完這位員工的話後很吃驚,因為自己向來注重誠信,一直把誠信放在第一位,難道也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這位員工繼續說:“我們每次向你彙報工作時,你總是微笑著說效率令人滿意。但我們相信,那時候你心中早已產生懷疑,你那些話是違心的。我知道,你之所以說那些言行不一的話,隻不過是為了鼓勵我們,但這些話不利於我們及早發現問題,這種做法不符合你一直倡導的誠信原則。”

員工的話讓李開複陷入了沉思,原來自己隨意說了幾句鼓勵員工的空話,卻不經意間掩蓋了事實的真相,使員工失去了自我糾正的機會,從而對整個團隊造成了嚴重傷害。看來為人處世哪怕在小事情上也要秉承誠信的原則,否則便會釀成大錯誤。

人的各種品行中,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種人們在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實踐中必須遵守的規則,它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體現了一個人對社會及他人的承諾。如果你想成為成功者中的一員,就必須培養自己誠信的品格。

那麼,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誠信呢?

1.增加責任感。缺乏責任感的人往往不會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以就不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說起話來就會很隨意。比如本來周末時與朋友約好一塊去郊遊,結果因為懶得起床就打電話推脫掉了,根本沒有考慮到朋友為了這次郊遊做了很多準備,甚至推掉了與其他人的交際。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所有的社會活動都會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產生或正麵或負麵的影響,隻有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言必信,行必果”,整個社會才會被納入到誠信的良性軌道中。

2.不要輕易承諾。俗話說“輕諾者必寡信”,許多事情,並不是主觀上多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因為在某些特定的客觀條件影響下,你認為本來應該成功的事情,也有可能出現失敗的結局。所以,在沒有絕對把握的前提下,千萬不要輕易承諾別人。當你拍著胸脯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之類大話時,也許當時心裏很爽,但是這些大話一旦無法兌現時,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對別人做出承諾時,如果是自己經過努力應該能夠做好的事情,承諾時就盡量委婉一些,比如你可以這樣說:“我一定盡力去做,但不一定會有非常好的結果。”如果是自己經過努力也無法完成的事情,就要及時而誠懇地向對方說明情況,對方一般都會給予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