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讓李開複很受教育,從此之後,他一直把誠信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第一準則。
李開複在蘋果公司擔任語音識別小組經理的時候,組裏有位同事是自己的同門師兄。這位師兄工作散漫,也沒有太多業績,經過多方打分和測評後,被列入了裁員備選名單。同時被列入名單的還有一位剛到組裏沒多久的年輕人。李開複在心裏掂了一下,認為應該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師兄聽說自己被列為裁員候選人,急忙跑來找李開複,請求師弟顧及同窗情誼,放自己一馬。兩人的恩師瑞迪教授也打來電話,希望李開複盡量照顧師兄。這讓李開複很苦惱,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他選擇了“報紙頭條測試法”,就是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假想一下,如果你做的這件事將成為明天報紙上的新聞,你將讀到什麼樣的標題?你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
測試結果有兩個:一是裁掉年輕的新員工,明天新聞的標題將會是《徇私李開複裁掉無辜新員工》;二是裁掉師兄,明天新聞的標題將會是《冷酷李開複裁掉同門師兄》。雖然這兩個標題都不是李開複想看到的,但相比較而言,前者對自己的打擊更大,因為這違背了自己一直倡導並恪守的誠信原則。如果這樣做了,那說明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職業經理人。
最後,李開複選擇了裁掉師兄,李開複心裏很難受,師兄也非常氣憤。從這之後,師兄再也沒跟李開複聯係過,但李開複反複審視自己的決定後發現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因此他並沒有太過自責。
誠信,是一個人對自己、他人、社會的一種承諾,做一個誠信的人,並不是要你去做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而隻是要求你信守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車子失去方向盤就無法在路上行走,人無信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做人必須有誠信,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說出來,既然說出來了,就要有諾必踐。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是不能被別人打垮的,能打垮他的隻有他自己。空口說大話,說話不算數者,就是自己不把自己當人看,這樣的人終將遭到眾人的拋棄。
誠信是我們對員工的最基本要求,我們根本不會去雇用沒有誠信的人。如果一個員工發生了嚴重的誠信問題,他就會被立刻解雇。
從小事上養成誠信的習慣
誠信是做人的一個最基本原則,中國有句古話“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的就是誠信問題,這句話要求我們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不能因為任何理由改變自己的承諾。一個人講誠信,他就會有威信,他說出的話就有分量,就有人聽,有人信,當他有困難時別人就會主動幫助他。反之,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他說話的分量就會大打折扣,就算他講的是真話,別人也會在心裏掂量掂量,當他遇到困難時,也很少有人會對他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