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應人事小,誤人事大”,你答應別人的要求或不答應別人的要求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如果不答應,別人可以尋求其他途徑。但是,如果你答應了別人卻因為沒有兌現而耽誤了別人的事情,那就成了大事情。因為在你答應別人要求的同時,也意味著別人已經放棄了其他途徑,當因你無法完成承諾而再去尋找其他途徑時,往往已經來不及了,這給別人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衡量的。
信守承諾,說到做到,不僅僅體現在大事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現實生活中能夠幹出驚天動地的大事的人畢竟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是如你我一樣的平常之輩,天天過的是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天天處理的是沒完沒了的生活瑣事,而恰恰在這些日常小事上,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一個在小事上講求誠信的人,才可以贏得人們的長久信任,而在每件小事上都講求誠信,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宋慶齡小學三年級時,同學小珍到家裏玩,臨走時,宋慶齡用紙折了一隻漂亮的花籃送給她。小珍高興地說:“真漂亮,明天上午我來跟你學,好嗎?”宋慶齡點點頭說:“好的,我明天上午一定等你。”
第二天早晨,爸爸對家人說:“今天我們全家去李伯伯家做客。”宋慶齡好長時間沒見到李伯伯了,聽了爸爸的話非常高興。忽然她想起小珍要來的事,便對爸爸說:“哎呀,差點忘記了,小珍今天上午要來跟我學折紙,我不能去李伯伯家。”爸爸對她說:“還是去吧,李伯伯也很想你,以後再教小珍學折紙也是一樣的。”宋慶齡想了想對爸爸說:“爸爸,你們去吧,我答應了小珍要等她,就一定要等她,我不能不講信用。”
可是,宋慶齡在家裏等到十點多,小珍也沒有來。十二點的時候,忽然傳來開門聲,宋慶齡以為是小珍來了,就忙迎了出去,結果進來的卻是爸爸媽媽。爸爸問她:“你的朋友來了嗎?”宋慶齡小聲說:“沒來。”爸爸惋惜地說:“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去李伯伯家。”媽媽卻彎下腰親了宋慶齡一下說:“好孩子,你做得很對。”
正在這時,小珍的媽媽急匆匆地來了,她對宋慶齡說:“小珍夜裏病了,住進了醫院,她特意讓我來告訴慶齡,她不能來學折紙了,實在對不起。”
誠信除了體現在對他人信守承諾上,還體現在堅守對自己的承諾裏,不能表裏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就像某些□□在沒被揭發出來之前,在反貪大會上義正辭嚴,猛烈抨擊貪汙受賄的醜惡現象,而背後則愛財如命,大肆□□。說和做不一致,這也是不誠信的表現。要求別人遵守的各種準則,自己首先不能違背,這就是一種誠信。
父親在李開複很小時就教育他做人一定要誠信。有一次,父親給李開複出了一道他認為非常難的數學題,他覺得李開複肯定答不出來,就對李開複說,如果能答出來,就把自己的派克金筆送給他。沒想到,聰明的李開複三下五除二就答出來了,父親當場就把派克金筆送給了李開複。要知道,那個時候,派克金筆還是非常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