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領導者協調與平衡的工作方法(5)(1 / 2)

③強製。強製就是試圖以犧牲對方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在組織中這種方式通常被描述為領導者運用職權解決爭端。當需要對重大事件作出迅速的處理時,當需要采取不同尋常的活動時,當對於領導者的處理方式其他人讚成與否無關緊要時,這種方式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④妥協。妥協要求每一方都作出一定的有價值的讓步。當>中突雙方各不相讓時,當希望對一項複雜問題取得暫行的解決方法時,當時間要求過緊、需要一個權宜之計時,妥協是最佳策略。

⑤合作。合作完全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此時衝突雙方都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它的典型特點是:雙方之間開誠布公地討論,積極傾聽並理解雙方的差異,對有利於雙方的所有可能的解決辦法進行仔細考察。當問題十分重要不可能妥協折中時,合作是最佳策略。

每一種方法都各有其長處和弱點,沒有一種辦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領導者需要從衝突管理的“工具箱”中考慮每一種“工具”。也許某些領導者會傾向於使用某一些工具,但高技能的領導者應該知道每一種工具能夠做什麼,以及在何時使用效果最好。

6.以柔性方式化解上下級矛盾

領導者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時地處理並化解人際矛盾。為此,領導者切忌急躁,要學會心平氣和地冷處理人際矛盾的技巧,以柔性的方式正確化解衝突。

領導者與下屬的衝突可能起源於下屬的某種不滿和怨氣,時間久了必然會發泄出來。因此,當下屬有怨氣要發泄時,就需要“開閘放水”,采取一定的方式讓他發泄。有沙不衝會破壞水庫,有怒氣不泄會憋出心理毛病。即或下屬在發泄的過程中有過激的言辭,也要讓他發泄完,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與合理的方式與之溝通,幫助他分清是非。

領導者與下屬的矛盾或衝突一般來說不是突然產生的,往往有一個由潛到顯、由小到大的生成過程。因此,領導者要放棄簡單處理衝突的剛性方式,而必須及時、周密地掌握各方麵情況,找出衝突的根源,根據具體情境、具體人員、具體事件采取靈活的方法及時處理衝突。柔性方式化解矛盾有三種方法:

(1)以大度化解矛盾

古人言:“宰相肚裏好撐船。”領導者凡事讓三分,可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做好一個鋪墊。領導者要分析對立和衝突產生的原因、作用、後果以及轉化,為進一步的思考處理做好準備。下麵的建議在消除對立狀況時可作領導者參考。

①別人對自己是否有惡意?很多時候,其實別人對自己並沒有惡意,而自己卻以為別人在故意跟自己作對。

②自己沒有誤會對方嗎?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常會因所看到的某一部分而產生誤解。如果是這樣的話,重新調整自己的視角,問題就好解決了。

③是不是完全不了解對方而自己妄加揣測呢?如果是這樣,就要努力去了解對方,與對方溝通,這樣可以避免不良>中突,或在衝突剛起時就通過雙方的溝通而予以消除。

④產生對立的原因為何?事出必有因,如果能找出具體原因,就能對症下藥,消除對立。

⑤互相對立對彼此有什麼好處呢?如果能不隻考慮到私人利益,而以更廣泛的觀點來思考的話就好了。不好的人際關係不隻損害到自己,我們也要為對立而造成別人不愉快的那些事情負責任。

(2)以情理避免衝突

不良衝突往往伴隨著情緒上的對立,如果一個人和領導者有意見衝突,對領導者無好感,領導者就是搬出最嚴格的邏輯學也無法使他同意自己的觀點.因為情緒已遮蔽了他的理智。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己明確的見解,他是不會被迫改變自己意見的。但如果領導者首先訴之以情,縮短感情的距離,誠懇謙虛地誘導對方,就可以使他們改變主意,避免上下級衝突的發生。

(3)以冷靜思考妥善解決

在組織內部,上下級或同級之間對於解決問題的意見不同,或自我意識太強,都有可能引發爭執。若團隊久經磨合,大家坦誠相見,則爭執有利於鼓勵不同意見。但在很多情境下,事實往往不能如願,爭執常常會發展為爭吵或;中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對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會大有幫助。

①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找出對立的原因。

②為什麼自己要那麼堅持--試想這是不是值得鑽牛角尖的事呢?

③對方為何要如此堅持--是為了名,還是利呢?努力找出原因。

④自己的主張真是正確的嗎?下屬如此堅持自己的意見,是下是因為領導者自己的主張有缺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