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領導者協調與平衡的工作方法(2)(1 / 3)

①公正原則。現實生活中,領導者經常要麵對下屬之間的利益衝突和機會衝突,如升遷、獎懲、物質分配等。這就要求領導者對下屬要一視同仁,任人唯賢,不搞小團體,辦事公道,賞罰分明。在處理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關係時,必須以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為重,說話在理,辦事廉潔,不損公肥私,不損人利己,杜絕感情效應、輿論效應、資曆效應、諂媚效應、背景效應等不正常現象。

②平等原則。上下級之間,不僅存在著領導指導關係,而且存在著本質上的平等關係,主要表現為在真理、法紀、人格、作風上的平等。

常常有這種情況,即使領導者的意圖是正確的,主觀願望是好的,所下達的批示也是合乎實際的,但如果在待人態度上不能給下屬一種平等感、親近感,就會大大影響下屬對上級批示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甚至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因而,領導者要平易近人,對下屬要真誠、熱情,不擺官架子,遇到問題相互之間要平等商討。

③情感原則。領導者對下屬要關心愛護,不斷增進感情,從而贏得下屬的熱愛。信任下屬,不必事事躬親,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縮短上下級之間的心理距離,保持一個融洽的關係。

④民主原則。推行政務公開,民主管理,集思廣益,集體決策。自覺接受下屬監督,虛心聽取下屬的建議和批評,團結同誌。在職權範圍內給予下屬授權,放手讓下屬去做。

(2)運用協調的藝術

領導者協調與下屬關係的方法與藝術如下:

①以吸引力密切關係。領導者的職權、感情、能力和品質,都能對追隨者產生吸引力,使他們感受到跟隨這樣的領導是一種榮幸,從而願意為實現領導者的抱負去努力奮鬥;反之,則會導致眾叛親離,才華難以施展。領導者隻有不斷增強自身的非權力性影響,才能形成對下屬的吸引力,幹起工作來才會得心應手。

具體來講,一是要有較高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水準,諸如,自覺遵守規章製度,認真履行有關政策,帶頭執行決議,自覺維護整體的信譽和形象;二是要有事事率先垂範的表率能力,在各方麵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下屬中形成榜樣;三是要有親和感召力,經常深入群眾,關心下屬生活冷暖,平等待人。

②以彈性控製調整關係。通過具有一定彈性空間的標準檢查控製下屬的行為,對那些能力強、有主見、自信自尊的下屬,隻交代任務和完成任務的時間及標準,其他事項則由下屬自己發揮主動性、創造性。

③以保持距離控製關係。領導者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把與下屬的關係控製在適當的範圍內,這是由上下級之間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的本質所決定的。隻有這樣才能鞏固和加強對下屬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保持自己職權的獨立性和有效性,不被下屬所左右。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因為時間、空間、文化、個性等因素影響,一般會有親疏遠近之分,這是正常的,但領導者一方麵要盡量與疏遠者靠近:另~方麵要控製與親近者的距離。

④以寬宏大度疏通關係。“宰相肚裏能撐船”,說的就是領導者的度量。領導者要能夠容納各種人才,尤其是能容納能力超過自己的人才。

要能夠容納下屬的成績,去除嫉妒之心;要能夠容納下屬的缺點,對犯了錯誤的人,以愛護的態度,耐心說服教育;要能夠容納對上級批評錯了甚至反對過上級的人,不給對方小鞋穿,不打擊報複。

領導者隻要能協調好與下屬之間的關係,這個組織就能充滿活力與朝氣,就能無往而不勝。

6.善於協調各部門之間的矛盾

每個組織內都會有若幹個工作群體或機構部門,但組織內部各群體、各部門之間的競爭或合作必定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導致領導者手下的某個團體和另一個團體之間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有可能相互仇恨。這就像上下級矛盾必定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情緒和降低工作效率一樣,部門之間的矛盾也會使組織運行大受影響,甚至會產生破壞作用。雖然適當的競爭有利於平衡多種關係,也有利於組織的發展,但凡事過猶不及,惡性競爭或者部門間的矛盾過於尖銳,也會有損於組織的利益。所以,作為一名領導者,不僅僅是組織中每一個成員的領導者,同時也應在適當時候充當一下組織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員。領導者既有保證組織利益的職責,更有維護各部門之間關係、平衡部門之間利益的責任。化解團體間的矛盾,是領導者應該盡到的一份責任和義務,更是領導者工作方法藝術高低的一種體現。

在協調各部門之間矛盾中,以下三種方法可供借鑒:

(1)深入調查,了解事實

領導者一旦發現部門之間產生了矛盾,應及時地作一些調查工作。

最好先弄清楚矛盾產生的時間、矛盾產生的直接導火索以及與此相關的事件。

(2)開誠布公,化解矛盾

準備工作一旦就緒,不妨由領導者牽頭開一個大會,邀請矛盾雙方的各級代表參加,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問題。如果雙方一時仍克製不住怒火,那麼領導者可以用一些主持人的技巧,把與會者的注意力轉移到事情的本身上來,而不是不停地泄憤。領導者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雙方把事情的經過再複述一遍。這樣有助於雙方就事論事,而不至於讓矛盾進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