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員工上訪不是為了個人問題,而是對領導者提出批評,對工作提出建議,或反映一些有價值的情況和問題,領導者就應當熱情接待,認真聽取他們的講話,並對他們勇於負責的精神給予表揚和鼓勵。
如果員工上訪是為了個人問題,則要首先區分是否應該由自己處理。
一般來說,領導者不代替下屬處理這類問題,凡是下一層次或職能部門職權範圍內的事,雖然員工找上門來,領導者也不應直接處理。特別是領導層次較多的大單位,上麵的領導者更不應直接幹預隔層次的個人生活問題。長期以來,在下屬和群眾中有一種印象,似乎越找高層次領導者,越找主要領導者,就越能解決問題。有些領導者也有意識地在群眾中樹立這種形象,不管哪個層級,不管是否屬於自己的職權,來人就談,有求必應。這樣,就會引起更多的職工上訪,找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而你並不了解那個層級的實際情況,往往處理不得當,弄得下屬領導者不好工作。如果明知道是不該自己處理的,就請來訪者到其所在單位和部門去談;如果事先不知道,談完之後發現不應由自己直接過問,也要請他到應去的地方。如問題比較重要,上級可以提醒和督促下屬單位或有關部門及時、正確地予以處理。
有些上訪內容雖屬個人問題,但在自己職責之內,是自己的直接下屬,就不應支吾搪塞,而應認真地聽取意見,作出正確處理。比較簡單的問題,能立即解決當然最好;如果問題較複雜,工作量較大,則可以責成信訪部門、有關職能部門或自己身邊工作人員,搞好調查研究,拿出解決意見,然後再作決定。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工作量。
對關係員工切身利益的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領導者要多從整體上采取措施,盡量多創造一些條件,積極主動地給予解決o一時解決不了的,應在創造條件的同時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取得群眾的理解,從而減少上訪。
(2)如何對待下屬來請示工作
下屬向上級請示工作,這是正常的領導活動,問題是現在“請示”
太多,該請示的請示,不該請示的也請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麵:
有的下屬領導水平低,聽“喝”慣了,處理問題能力差,遇事不得不向上級求救;有的下屬唯恐請示多了領導者不高興,就自己作主張,不尊重上級;有的下屬處理圓滑,怕負責任,本來是該他決定的事,他總要討個“尚方寶劍”,出了問題也好往上推;有的單位上下職責不明,分不清哪些事該由下麵定,哪些事該向上級請示;有的上級領導者過於攬權,下屬隻好事事請示。解決這些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①按照不同領導層次職能和任務的不同,明確區分上下級的職責權限,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上不攬權,下不越權,下不上推,上不下卸。
②加強幹部考核,提高幹部素質。對於能力低的幹部,要促使其盡快提高;對於怕負責任的幹部,要加強教育;能力太低或不負責任、經教育不改的,不要姑息遷就,要另行安排。
③領導者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不要坐等下麵來請示,要學會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3)如何對待會議和外部客人
對於會議,要根據情況區別對待。上級召開的會議,如果是自己負責的工作,或是受本單位領導班子的指派必須參加的會議,就應當到會;有一些職能部門召開的業務會,部門領導者去就可以了,領導者就不一定參加。
下屬或本單位各部門開的會,也要先考慮該不該自己參加、該不該講話。如果逢會必到,逢到必講,不僅領導者的精力難以勝任,而且弊病甚多。
對於上級領導者或領導機關來檢查指導工作,領導者要親自接待,彙報工作,聽取他們對本單位工作的指導意見。有的可以一陪到底,有的則不一定,在很多情況下,也可以由職能部門彙報,參觀可由有關人員陪同。
對於兄弟單位來訪,要友好熱情,不失禮儀。一般采取兵對兵、將對將的對應接待辦法,不必什麼人都由領導者出麵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