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前麵提到,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一個海外戰區,直轄軍人多達30多萬。不僅如此,今天凡是與中國周邊衝突有關的事務,無論是台海、中日、朝核、南海,都離不開這個戰區。
按照一些國人的“陰謀論”思維,美國是這個地區所有衝突背後的“黑手”。那麼,這個“黑手”的一個重要“手指”,也許就是太平洋戰區。若以這一“陰謀論”思維,確實也可以佐證一些事情。
例如,2012年秋天,中日釣魚島風波開始激化,中國船長詹其雄被日方以國內法起訴。之後,一連串“偶發事件”開始在地區間頻頻出現:
-2012年4月,中國和菲律賓在黃岩島忽然發生摩擦,幾近擦槍走火;
-2012年8月,中國和日本又一次在釣魚島發生摩擦,其起因乃中國香港的保釣船隻進入釣魚島海域,但隨即便演變成中日民間的巨大風波。
2012年一整年,上半年發生中菲黃岩島風波,下半年爆發中日釣魚島風波。所有的周邊領土紛爭,似乎就像排了隊,一個接著一個與中國“約架”。而這種“約架”風波,在2012年之後,還在繼續延續之中。
-2013年上半年,繼之前的黃岩島風波之後,中菲圍繞南海“仁愛礁”又發生糾紛。多艘中國海監公務船聚集“仁愛礁”附近,據說意在切斷菲方對“仁愛礁”的補給,迫其自動撤離。
-2013年5月,中國海軍五大兵種據稱集結南海進行大規模演習,多型驅護艦艇、潛艇、海航戰機、轟炸機等全部對海主戰兵力投入演練,內容包括防空製海、反空襲、擊沉敵方受損艦艇等。
-就在這一關鍵時刻,5月23日,美軍核航母“尼米茲號”現身南海,也開始了軍事演習。
-不日,中國演習部隊撤離有關區域……
有人說,美軍這是故意的安排,目的是給中國一個下馬威,同時給菲律賓以明確的支持。
而菲律賓國防部長賈思明,似乎也對美國這一舉動心領神會。隨後幾天,他公開表示:中國不敢對我們發動進攻,因為他們知道,美國在我們的背後。
一個星期後,2013年6月1日,美國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上將,在新加坡接受我的獨家專訪。
由於這已是我們的一年之內的第二次見麵,因此我也就單刀直入。
“上個星期,你為什麼派遣‘尼米茲號’航母忽然抵達南海‘仁愛礁’附近?”我問。
“哦,Peter,”洛克利爾依然喊著我的英文名字,“我們這是事先安排好的演習日程,與中菲‘仁愛礁’衝突沒有直接關聯。”
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但我要的效果是他對著攝像機,在我的觀眾麵前把這句話說出來,這叫“立此存照,有據可查”。
洛克利爾似乎也已經習慣了與我的“唇槍舌劍”或“左右躲閃”,對這一切表現得很享受,沒有任何的慍怒。
諸如此類的“偶發事件”還有很多。
2014年5月6日,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突然到訪香港,一天後前往河內。
在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會議室,拉塞爾接受我的提問:“此行到河內的目的是什麼?美國將向越南釋放什麼信號?”
拉塞爾倒也坦誠相告:“美國反對一切單方麵改變現狀的行為,希望各方,尤其是中國不要考慮用強力或武力衝擊現有的國際秩序。”
幾天後,我們就從媒體上讀到拉塞爾在河內的相同表述,並立即讀到越南方麵的“順水推舟”的回應。同時,越南方麵也開始對中國采取逐漸強硬的姿態。
幾乎與此同時,2014年5、6月間,中國的981鑽井平台在與越南發生爭議的我方一側進行正常作業,引起越方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