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中國周邊一旦有事:美軍如何出手?(3)(3 / 3)

其實,不用基廷說,我大概也能猜出他們談了些什麼。基廷麵見解放軍負責人之前,中國軍方代表團負責人對我說:“我們的對台軍事鬥爭準備是真的,我們要讓美國實實在在地感到我們的反彈,也要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到痛。”

“什麼痛?”我追問。

“美國對台軍售是有後果的,我們不能容忍這一切。美國人如果繼續這樣做,那就要嚐到痛。”解放軍負責人的回答斬釘截鐵。

但我還是要再聽聽五角大樓和太平洋司令部怎麼說,而且我要他們在電視鏡頭前,對著我的觀眾,明明白白地說出來。

“香格裏拉對話”的最後一天,作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基廷,與五角大樓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部長詹姆斯·辛恩坐在一起,接受了我的獨家聯合專訪。

與一年前不同,這次美國軍方居然提出由我們來挑選采訪地點,選好後隻要通知他們即可。屆時,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和國防部助理部長就會準時前往采訪地點。

一個歐洲同行聽了,覺得匪夷所思:“美國人對你們這麼放心?”

我隻好聳聳肩,因為我自己也納悶。

“他們沒有安檢措施?”歐洲同行仍不死心。

“沒有,確實沒有。”

就是在這一次,我與基廷的新任新聞官——傑弗裏·布雷斯勞建立了不錯的工作關係。這是後話,這裏暫且按下不表。

中午11點40分,是我們與基廷上將和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安全的助理部長詹姆斯·辛恩約定的時間。

我們的攝像、燈光和收音設備都已就緒。

還有10分鍾。幾個美國軍人抵達,把守住門口。但他們還是沒有對房裏的設施進行安檢。

還有8分鍾,新聞官傑弗裏·布雷斯勞和太平洋司令部外交顧問抵達,問我準備問些什麼問題。我告訴他們,準備重點談談對中國軍方反“台獨”宣示的反應。

傑弗裏的臉色有些小小緊張,和外交顧問嘀咕了幾句,一起走出了我們的房間。

還有5分鍾,基廷和辛恩抵達,但他們很快就進了旁邊的一間小屋。

11點40分,基廷和辛恩從旁邊的小屋走出,像踩著點一樣,走進我們的房間,一行隨從立時把我們的房間塞得滿滿的。

握手,寒暄,開玩笑,基廷的臉色似乎有些不自然。

剛才的5分鍾,他們顯然正在緊急磋商。5分鍾後,他們似乎已經有了一個能夠給我的答案。

“We are making history.”(我們正在創造曆史。)基廷的這句話說得有氣勢,也有些美式幽默特點。

“你們怎麼看中國軍方此次的反‘台獨’宣示?”坐定,燈光打亮後,我開始單刀直入。

下麵的“三人互動”讀起來似乎有點意思:

辛恩:就政治觀點來說,那樣的言論的確不同於我們聽到的較和緩的政治聲明,由北京在台灣選舉過後提出的。

邱震海:基廷上將,你有什麼看法?

基廷:在5月30日的宴會中,我跟中國將軍談過,我們曾討論過這一點。之前透過中美軍事熱線,我跟他的對話和之後我們的談論,兩次交談中,他都沒有這種粗暴的態度。我同意辛恩博士的說法,那樣的言論,對我來說有點突兀。

邱震海:你很震驚嗎,辛恩博士?

辛恩:我不會說我很震驚,我不認為……事實上那不是該篇聲明的唯一要點,是的。我們得多看看中國將軍對“香格裏拉對話”的參與,因為那能有助於建立起透明度,增加區域對話。

基廷:沒錯。對辛恩博士跟太平洋司令部來說,Peter,我們的工作是長期觀察。在選舉之後,雖然兩岸關係趨於和緩,那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好事。但我們得長期觀察,看看未來幾個月的發展。

邱震海:就長期觀察這點來說,台海新發展將如何影響美國的防衛政策擬定?美國會減少對台售武嗎?

辛恩:我們對台售武是根據台灣關係法的三公報原則,我們沒有看到此次大選產生了導致這些原則改變的前提條件。

邱震海:中美熱線已經實施了幾個月,你們對中美軍事熱線有什麼評價?

基廷:它很有用,我跟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在某個星期六通過話,在“5·12大地震”之後,晚上9點,在夏威夷的總部,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拿起熱線後幾分鍾,中國將軍在另一頭像現在的我們一樣說話。我們談得很多、很久,約一小時,談話很有信息量。他花時間向我詳細說明,地震帶來的影響。熱線效果非常好,將軍的聲音清晰,能即時通訊對雙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