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2017年前後:朝鮮半島劇變?(6)(2 / 3)

-雖然索尼公司取消了《刺殺金正恩》的播映,但憤怒的朝鮮依然聲稱找到了美國政府參與該項目的證據,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對朝鮮的宣傳攻勢。

-聖誕節前兩天,美國宣布其部分電腦係統遭到黑客襲擊,並確認黑客來自朝鮮。美國認定,這是朝鮮方麵針對美國的報複行為。

-朝鮮立即否認黑客行為,但又表示將“炸掉美國白宮”。

朝鮮中央通訊隨即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

朝鮮已經發出了最強烈的反抗……這一反對行為並不僅僅針對一個電影製作公司……朝鮮軍人和朝鮮人民都準備好要與美國進行全麵抗爭,包括從網絡戰爭到炸掉這些大本營在內的所有抗爭。

相信所有讀了這些文字的人,隻要有正常思維,都會不寒而栗。更有意思的是,朝鮮官方前腳否認黑客,官媒後腳就表示“全麵抗爭,包括從網絡戰爭到炸掉這些大本營在內的所有抗爭”,又讓人做何聯想?

但對於朝鮮,善良的人們往往都有著多一份的寬容和同情。本章前麵提到著名相聲演員薑昆對我的批評,同時,也有一位北京的官位不小的朋友對我說:“我們對朝鮮總是很寬容,因為從朝鮮身上,我們看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影子。”

就在美國指責朝鮮發動黑客攻擊時,2014年12月22日,朝鮮宣布遭到黑客襲擊,全國電腦係統癱瘓好幾個小時。朝鮮方麵隨即宣稱,黑客來自美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針對《刺殺金正恩》一片被取消播映一事表示,同情索尼影業的決定,但認為停止發行是一個錯誤。他表示,事件涉及言論和表達自由的基本原則,不應該立下不良先例,讓一些獨裁者的圖謀透過網絡攻擊而得逞。他呼籲國會通過相關的網絡安全法案。

但奧巴馬的態度隨即遭到美國強硬派的批評。共和黨議員麥凱恩表示,奧巴馬有關“不是戰爭行為”的說法是錯誤的,羅傑斯在接受采訪時雖然表示不反對總統“戰爭行為”一說,但他也認為奧巴馬政府及其幕僚在襲擊發生後竟“放任朝鮮當局”是不對的,羅傑斯強調朝鮮仍然是“暴力威脅”,美國針對平壤仍要進一步加大製裁。

朝鮮與美國強硬派,互相指責對方的行動是“戰爭行為”,也許你依然覺得這是一場“口水戰”。但翻開人類曆史就可發現,曾經有許多的戰爭,往往就是在這樣的“口水戰”和情緒升級中忽然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的……

未來幾年:外力引發朝鮮突變?

讓人覺得詭異的是,臨近2014年年尾時,朝鮮的一係列“異常”舉動:

-2014年12月中旬,朝鮮舉行金正日去世三周年祭奠儀式。與朝鮮素來關係密切的中國,居然沒有在被邀請之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尊重朝鮮人民的選擇”。但朝鮮事後又宣布,由於埃博拉病毒蔓延,沒有邀請外國代表團。

-時近2014年聖誕節,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朝鮮正在改善與日本的關係,並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眾所周知,日本是朝鮮的宿敵,朝日關係改善突然到來,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其間朝日雙方顯然都有各自的戰略需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已邀請金正恩在2015年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之際訪俄。

-而中國,似乎被朝鮮嚴重地冷落了。這幾年裏,人們沒有看到或聽到中朝兩國新領導人之間有任何的互動。

過去一年多時間裏,朝鮮內部發生了許多令人無法預料的變化,其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就是張成澤的被處決。從朝鮮官方公布消息到張成澤被處決,前後隻有短短的六天時間,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令全世界的觀察家都難以應對。

這個國家,經常給人太多的意外、驚奇和不確定。

未來幾年,類似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是否還會接踵而至?將達到何種規模?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未來幾年,這個國家是否可能發生突變?一旦突變,各國有何預案?

這兩個問題,幾乎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無。走遍中、美、韓、日、俄和歐洲大國,談到朝鮮問題,各國官員和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會提出這兩個問題,但誰都沒有答案。

我決定把這個問題挑明,而且在電視節目中公開進行討論。

當然,討論的方式和風格應該是友善的、建設性的,但問題不應被掩蓋,因為這涉及這個地區的穩定,以及相關國家,尤其是地區鄰國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