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替戴維斯不值的是,他對海盜的招聘程序明顯有漏洞,要不為什麼最最親近的幾個助手最後都放下屠刀,潛心學術?兩個助手,一個叫“韋弗”,做了幾年海盜後,就回國著書立傳,那段海盜經曆成為書裏最美味的佐料。另一個助手,叫“威廉·丹比爾”,說到這個名字,所有研究海盜曆史的學者都會抬起頭表示敬意,也有一些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會豎起大拇指,這個傳奇人物早期做海盜絕對是選錯了職業。
1652年,威廉·丹比爾誕生在英國,同許多荷爾蒙過剩的年輕人一樣,他的首選職業是海軍,這是認識靠海洋連接的世界的跳板。早期的丹比爾跟隨部隊在新幾內亞附近進行過幾次考察,或者,就是這幾次考察奠定了他的誌向,誰能說清楚呢?人們畢生的追求可能隻是源於偶然的幾次事故。總之,從探險歸來後,丹比爾就不安分了。熬到21歲,他終於做出人生中的第二次選擇:做海盜。
這可能是他最明智的決定也可能是無心插柳,沒有人能猜到丹比爾當時的心路曆程,然而自從成為海盜之後,丹比爾才真正有機會把自己的旅行意願加到海盜艦隊的航程中。他不斷給戴維斯船長提出航行路線的建議,並輔以充分的理由和足夠的數據,因為這就是他的強項。對水文、氣象、動植物都有深入研究的丹比爾每每能打動對此一無所知的海盜船長的心。因而,他們的搶劫路線並非當時最為繁榮、利潤最高的航道,很多時候,與其說是搶劫,倒不如說是探險。
1688年,丹比爾帶領著海盜船隊來到南太平洋的一片大陸上,這裏氣候溫暖濕潤,土地一眼望不到邊,丹比爾很快就利用他豐富的經驗做出預言:“這裏不是菲律賓群島,也不是我們以前發現過的任何一塊大陸,而是一片全新的陸地。”海盜們當然不會考慮這句話對於曆史的意義,他們隻關心這裏有沒有黃金白銀香料,或者其他值錢的東西,讓他們失望的是,幾天的搜尋除了發現一些從沒見過的大鳥在地上奔跑,還有跳來跳去的有個大肚囊的“馬鹿”,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以拿走。海盜們離開了這塊“樹都很難見到的地方”,丹比爾卻對這裏念念不忘。
1691年,丹比爾告別海盜團夥回到英國,把沿途所見所聞寫成了書,書名就叫《新環球旅行記》,他可沒有那麼蠢,做海盜的那些血腥場麵要麼被忽略要麼一筆帶過,海上的故事就像是“傳奇美麗的尋寶之旅”。此書一經出版,立刻成為暢銷書,丹比爾也洗去風塵,被人們視為學者。
他還是對那片大陸和周圍的海域記憶猶新。為了去到那片夢中的土地,丹比爾到處籌借資金,終於在1699年又一次踏上尋找的遠航之路。這一回,丹比爾更為耐心,不僅詳細地勘測了沿途的島嶼和海灣,還收集大量的水文資料,抵達那片大陸之後,丹比爾宣告了英王對那裏的占領,並命名那裏為“新大不列顛”。
那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亞。
他在歸航途中,還在不斷發現新的海峽和海島,為了紀念他為世界地理作的貢獻,今天的地圖上還有“丹比爾海峽”和“丹比爾群島”這樣的地區,而他在澳大利亞登陸上岸的那個地方,現在就叫“丹比爾地”。
後來南太平洋的沿岸和南美洲海岸線的地圖,基本上就是依據丹比爾的測繪和勘探工作而繪製的。
他還是第一個環球航行的英國人。
63歲時,這個老人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在對他的人生做出總結的時候,人們爭吵不休,有人認為他之所以要做海盜是為了“迂回地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應該算是科學家。不管丹比爾本人出於何種考慮,遺憾的是,他在海盜船上的工作經曆是無法抹滅的事實。所以,後世人把他叫做“海盜科學家”。
二.海盜大事記
公元前2500年,“海盜”這個詞彙第一次出現在愛琴海附近一塊楔形石板上。
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興盛,克裏特和邁錫尼海盜在地中海地區活躍。
公元前11世紀,腓尼基海盜開始在西地中海橫行。
公元前9世紀,大量描述海盜行為的《荷馬史詩》創作完成。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海軍和波斯海軍在薩拉米灣交戰,希臘海盜積極參與,波斯海軍戰敗。
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通過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海盜被羅馬徹底殲滅。
公元前75年,愷撒遭遇海盜綁架,後獲釋。
公元前71年,斯巴達克起義被海盜出賣,功敗垂成。
公元前67年,龐培率羅馬軍團圍剿地中海海盜。
公元793年6月8日,維京海盜襲擊英格蘭的林第斯法恩修道院,維京時代開始。
公元862年,維京海盜留裏克在諾夫哥羅德定居,成為“基輔羅斯公國”前身。
公元874年,維京海盜拓殖冰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