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附錄:愛知延展閱讀(2)(2 / 2)

公元878年,阿爾弗雷德大帝和丹麥維京人簽訂協議,建立“丹麥律法區”。

公元885年,維京海盜圍攻巴黎,巴黎人民奮起抵抗,堅守城池一年後取得勝利。

公元907年,維京海盜占領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公元911年,維京海盜迫使法國割讓土地,建立“諾曼底公國”,羅隆為第一任“諾曼底大公”。

公元934年,維京海盜攻占愛爾蘭,將都柏林定為首都。

公元986年,維京海盜開拓格陵蘭島。

公元999年,冰島皈依基督教。

公元1001年,維京海盜萊夫·埃立克遜到達北美洲。

公元1005年,挪威宣布信奉基督教。

公元1020年,瑞典宣布信奉基督教。

公元1066年,諾曼底大公威廉越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

公元1095年至公元1291年,八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海盜開始在北海、地中海、黑海一帶肆虐。

公元12世紀初,《埃達》和《薩迦》在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流傳。

公元1230年,呂貝克和漢堡達成貿易協議,漢薩同盟初步形成。

公元12?年,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盜雇傭軍在科爾丘拉島相遇,威尼斯戰敗。

公元1315年至1380年,威尼斯海盜雇傭軍通過多次海上戰爭,逐漸取代了熱那亞在地中海的主導地位。

公元1389年,丹麥維京人進攻漢薩同盟城市斯德哥爾摩。

公元1472年至1476年,哥倫布在地中海附近參與海盜活動。

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

公元1494年,教皇亞曆山大六世劃分“教皇子午線”,葡萄牙和西班牙稱霸世界的兩強格局形成。

公元1495年,哥倫布兄弟完全通過海盜活動在海地島上建立了西班牙的第一塊殖民地,樹立了“國家海盜”的樣板。

公元1502年,葡萄牙人達·伽馬在非洲西海岸和印度洋搶劫商船,成為海盜。

公元1516年,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占領阿爾及爾,自立為蘇丹。

公元1521年4月27日,著名探險家麥哲倫在菲律賓馬克坦島附近搶劫土著時被打死,成了“海盜活動”的犧牲品。

公元1521年8月13日,西班牙海盜科爾特斯攻占特諾奇蒂特蘭,美洲阿茲特克文明遭到毀滅。

公元1533年,西班牙海盜皮薩羅攻占庫斯科,美洲印加文明滅亡。

公元1538年9月,歐洲聯軍和土耳其海盜在普雷維紮海灣激戰,土耳其大勝。

公元16世紀中期,日本海盜(倭寇)在中國沿海肆虐。

公元1563年,英國海盜霍金斯將俘虜的奴隸運到美洲販賣,這是英國曆史上首次“奴隸直航貿易”。

公元1571年10月17日,歐洲天主教艦隊和土耳其海盜艦隊在勒班托發生海戰,土耳其海盜遭到毀滅性打擊。

公元1572年,海盜霍金斯進入英國國會,步入仕途。

公元1580年,英國海盜德雷克回到英國普利茅斯,完成環球航行壯舉,並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船長”。

公元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在同英國海盜聯軍的交戰中落敗,西班牙霸主地位終結。

公元159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關閉倫敦商站,漢薩同盟宣告解體。

公元1600年,英國人在海盜德雷克建議下,成立東印度公司。

公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

公元1674年,海盜“殘暴者摩根”被英國任命為牙買加副總督,洗脫海盜身份。

公元1688年,海盜威廉·丹比爾命名澳大利亞為“新大不列顛”。

公元1692年,加勒比海盜活動中心羅亞爾港遭遇海嘯和地震沉沒。

公元1695年,貝洛蒙讚助基德搶劫荷蘭東印度公司。

公元1698年,基德搶劫印度臥莫爾帝國珍寶船。

公元17世紀末,部分海盜試圖在非洲南部的馬達加斯加建立平等自由的國家,試驗失敗。

公元1704年,海盜賽爾科克被放逐到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成為《魯濱遜漂流記》的創作原型。

公元1722年,英國皇家海軍圍剿“紳士海盜”羅伯茨船長。

公元1752年,波羅的海海盜幫助荷蘭人占領布裏爾,荷蘭獨立運動開始。

公元1821年,海盜史上最具價值的“利馬寶藏”被埋藏於科科斯島。

公元19世紀末,傳統意義上的海盜活動基本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