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附錄:愛知延展閱讀(1)(1 / 2)

一.海盜異類

A.理想國度的締造者

什麼是自由?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或許人們都曾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有的人慢慢地找到自認為可以確信的答案,用答案來指導自己的所作所為。有的人繼續冥思苦想或者幹脆置之不理。

17世紀末,一位出生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年輕人邁斯也曾苦苦地思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他的家境不錯,從小受到了父母的溺愛和關懷。年輕人顯然受到命運的眷顧,他很輕易地拋棄了“紈絝子弟”的發展路線,而用寵愛給予他的自由時光來思索與飲食起居無關的哲學問題。

在昂熱的軍事學院吸收了足夠的軍事知識和航海技術之後,他遊曆到歐洲智慧的中心——羅馬,在那裏,他遇到了足以改變他生命軌跡的多明我修會傳教士卡拉齊奧利。在卡拉齊奧利那栩栩如生的描繪裏,邁斯的視野前所未有的開闊,對人生的價值和自由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

卡拉齊奧利把現實描抹得一團漆黑,他對年輕人循循善誘,告訴他隻有消滅了金錢,世界才會真正安寧。傳教士使邁斯開始相信,自己的一生注定無法碌碌而為。為了實踐這種沒有“金錢”的世界,邁斯決定建立一個“充滿平等和自由”的王國。為此,他首先邀請卡拉齊奧利留在身邊,以備不時請教。接著,他們登上一條名為“維克多爾號”的船,邁斯做了船上的一名水手,卡拉齊奧利則在船上傳教。當輪船離開那不勒斯後遭遇海盜,大部分船員犧牲,邁斯和卡拉齊奧利都幸運地活了下來,成為俘虜。缺兵少將的海盜把他倆也收編入隊,作為海盜成員。

一個滿腦濟世救民主張的青年加上一個烏托邦式的傳教士會產生什麼奇跡?那就是把一船海盜都變成理想主義者。

我們不知道卡拉齊奧利在海盜中間傳播教義的模樣,也不知道邁斯真誠的眼神和感人的故事是否讓海盜淚流滿麵,總之,就像經曆一場化學變化,海盜們最終一致同意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諧、沒有貪欲”的國家。會後選舉邁斯為領袖,卡拉齊奧利做心理輔導——也就是我們說的“政委”。

邁斯執政後發布的第一個命令是:再弄一些食物。

決議後的第三天他們就撞見一艘來自英國的商船,海盜們很快爬上這艘裝滿貨物的船舶,麵對呆若木雞的船員,邁斯首先表達了歉意,並耐心地向船長解釋他們不是來搶劫,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和船員們分享一些食物。“政委”卡拉齊奧利接著向他們宣傳了平等和自由的概念,這讓英國船員難以置信。直到看見這些海盜裝束的人放著滿船的香料和珠寶不要,隻到船艙裏拿了一些蔬菜和瓜果,英國船長才真正相信了他們的話。船長把所有船員都召集到甲板兩邊,歡送這群“隻拿蔬菜”的奇異海盜離開。

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邁斯都要率領部下出海進行一次“紳士般的食物分享”。在安德列斯群島附近他們截獲一艘駛往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商船,船艙裏裝滿了黑奴。卡拉齊奧利當即宣布釋放他們,當黑奴們被解放以後,全部都加入了邁斯的隊伍,狡猾的荷蘭人害怕黑奴報複也要求加入,邁斯同意了。

隊伍就這樣奇跡般地一天天壯大。接二連三的小爭執和人員成分的複雜化讓邁斯意識到,單憑理想和信念是無法約束一支隊伍的。他製訂了最簡單的懲罰規則,即:如果誰玷汙了上帝的名聲,將被鞭打50下。這條規則很模糊,“是否玷汙上帝”的標準還是拿捏在領導的手上,這實際上宣布無秩序的平等已經破產。傳教士也慢慢體會到,沒有物質來談理想,就像空中樓閣那樣不切實際。要建立一個政權,必然需要金錢的支持。於是,他們逐漸改變了“蔬菜政策”,麵對偶爾經過的商船,也會留下一些珠寶和金銀,尤其是碰到滿臉橫肉貪得無厭的商人,他們就會拿得更多。這有點像水泊梁山劫富濟貧的好漢。

這條船悠悠地駛過地中海,來到印度洋的科摩羅群島附近,邁斯覺得這裏是實踐理想建立國家的好地方,於是就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