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部的薩列姆到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沿岸各個港口,海盜們甚至設立了許多轉運貨棧和辦事處,把從西班牙或者法國或者除英國外的其他什麼國家身上扒來的戰利品轉手倒賣給殖民當局,為當地的經濟繁榮奉獻力量。
這種親密的互動關係隨便拿出一個州便有大把的案例可舉。
以馬薩諸塞州為例,1695年,該州的總督貝洛蒙出資讚助了大名鼎鼎的基德,讓他飄洋過海去印度洋搶劫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因為這些紅毛鬼擋住了“政府的財路”。為了激勵這位小有成就的商人,他還把親自從英王手裏要到的特許狀送到基德的手裏,讓這位成功的商人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做了海盜。峰回路轉,造化弄人,基德最後反而成了英國政府通緝的頭號罪犯,並於1699年被誘騙到北美波士頓殖民地的監獄裏,兩年後送上了英國最高法庭的絞刑架。貝洛蒙的下一任總督約瑟夫·達特裏又向著名的海盜船“查爾斯”頒發了特許狀,允許他們去搶劫在新英格蘭一帶活動的法國船隻。“查爾斯”很快就擴大了搶劫範圍,不僅是法國船,連西班牙船、葡萄牙船、荷蘭船都敢搶。發了橫財的海盜引起殖民當局的眼紅,便找了一些不太高明的理由把他們抓進波士頓的監獄裏,並於1704年進行了公開審判,結果並不出人意料,有錢賄賂殖民官員的海盜被當庭釋放,沒錢上交官員的蟊賊被公開處死。
官盜勾結的事例在殖民地比比皆是,甚至連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也難以容忍。英國在北美殖民地的總檢察官阿蘭德蘭·多裏夫就曾向英國政府遞交過一份報告,題目是《關於北美海盜的活動情況及與之鬥爭的應急措施》,報告對於海盜們的情況敘述之詳細,了解之透徹,仿佛就是海盜隊伍中的一員。如果沒有那麼多總督與海盜的交往,他哪裏又能獲得如此多的“內部資料”呢?
報告泥牛入海,海盜們橫行依舊。
1775年,北美英屬殖民地爭取獨立的戰爭打響了,1?個殖民地頒布了自己的新法規,其中包括了對武裝私掠船的規定。英國國王下令由海軍部負責審批由殖民地總督頒發的私掠船許可證,要求俘獲者必須將戰利品上交海事法庭,由法庭確定被俘獲船隻是否屬於敵國,以及戰利品是否合法的判斷,海事法庭還要負責對戰利品的分配。同一時期,美洲大陸的民團和議會為了爭取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也效仿英國頒發了類似的法令,10月份,北美大陸議會投票決定武裝兩艘軍艦並成立海軍委員會。11月1日,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成為第一個批準私掠船的獨立州政府。隨後其他獨立州也通過了相關的立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私掠船。海盜成了交戰各方的“香餑餑”。
戰爭期間,由馬薩諸塞州頒發出的私掠許可證占到各州總量的三分之一,有些沿海的居民甚至等不及許可證到手就駕船出海搶劫。各國海盜把北美大西洋沿岸當做了新的天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意大利,海盜多國部隊不分彼此,見船就搶。
讓·拉菲特是這一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海盜之一。他出生於海地的太子港,靠販賣奴隸和非法商品致富,隨後就開始不依附於任何政府的獨立海上搶劫。他公開對路易斯安那州總督提出的賄賂要求說“不”,這讓總督大人大為光火,於是開出5000美元懸賞其人頭。讓·拉菲特更為幽默,在貼出的懸賞告示旁邊很快貼出另一張告示,告示的內容是懸賞總督的人頭,標的金額比前一張告示多出一個零!
1814年9月3日,英國打算進攻紐約,海軍特使向拉菲特許諾,如果他能協助英軍作戰,將被赦免所有罪行,還將得到官職和酬金。這位海盜卻把獲得的消息轉給北美獨立政府,盡管後者並沒有相信他,甚至派軍艦攻擊他的船隊。然而情報很快證實了拉菲特的信息,當地政府慌忙組織抵抗並給拉菲特頒發了特赦令。不過拉菲特並不領情,仍然任意妄為地在得克薩斯附近攻擊任何往來的商船。政府軍剿滅了他的據點之後,拉菲特從此銷聲匿跡。
19世紀20年代後期,隨著北美和拉美國家獨立運動的結束,搶夠了財寶的各國海盜在戰爭末期審時度勢,趁亂上岸,匆忙消失在新大陸上建設國家的人潮裏。
許多年以後,那些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議會團體、民兵組織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教徒一起建立的國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也成為全世界投機者和冒險者的樂土。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標榜民主和自由,不管你原來是小偷、流氓,還是惡棍、海盜,人們不分性別,不問出身,隻求創新和發展。
這個國家名叫美利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