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提示:
不要打斷——比如說對方的電話等。
找一個方便的采訪地點。
采訪時通常會錄音,所以如果你不相信該記者或者你要談論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話題,建議你問清對方你自己是否也可進行相應的記錄。
印刷媒體的采訪通常更有深度,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廣播采訪的目的是從你這裏得到一些“錄音片段”和“現場情況”——其中通常會包含一些來自周圍環境的聲音,比如說電話鈴聲或者是你的工作場所經常會出現的一些聲音。事先檢查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比如說牆上的海報等);在接受采訪時注意你的麵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等,以免不小心流露出一些負麵信息。
盡量采用非正式的風格——讓采訪者和你自己都感到輕鬆。
注意那些“隨口說出的”言論——無論是在采訪之前、采訪當中,還是在采訪結束之後——它們很可能會成為引用的對方(尤其是當你放鬆警惕的時候)。
二、電話采訪
通常情況下,對方會對采訪進行錄音。如果你不確定的話,建議你事先詢問清楚。
把電話放到距離你嘴巴一英寸的地方。
一定要在聲音中表現出你的力量和自信;對關鍵詞要進行強調;發音清晰,語速要放慢。
上身保持直立。
不要因為沉默而感到壓力。
在開始回答問題之前,稍微停頓一下,整理好你的思路。
語調要歡快、充滿熱情。
麵部表情要生動;它會使你的語調充滿熱情。
重複你的信息。
在結尾的時候進行總結。
永遠不要發脾氣。
不要發出“呃”的聲音——尤其是在接受廣播電台采訪的時候。
三、在錄音棚內舉行的直播采訪
保持令人愉快的語調,同時要注意跟采訪者保持目光接觸。
麵部表情要豐富,或者是通過微笑使你的語調充滿熱情。
發音清晰。
降低語速,語調要富有變化。
回答問題一定要簡短(最多不超過30秒)。
想像你在進行一場“充滿活力的對話”。盡量使你的語調和節奏跟采訪者保持一致,除非對方開始變得令人討厭(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語調要跟對方形成鮮明對比)。
想像有一位聽眾正在家裏或在車上聽你講話——試圖在心理上跟這位聽眾建立聯係。
四、跟其他嘉賓進行連線
不要讓其他嘉賓影響了你的原定計劃。
不斷在他們所說的內容和你所傳達的信息之間建立聯係。
在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語氣要堅定,但態度要禮貌。
談話時不要夾雜私人情緒。
表現出一定的幽默感(但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去諷刺挖苦別人)。
直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問題,但說話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要衝著其他嘉賓。
五、熱線廣播節目
如果你被邀請當嘉賓:
事先要了解媒體形式是怎樣的。了解熱心聽眾是否可以跟嘉賓進行長時間互動?主持人是否會在第一個問題之後就開始介入?
你的目標是說服聽眾,而不是打來電話的熱心聽眾。
盡量跟熱心聽眾建立關係。稱呼對方的姓名,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確認對方的問題,比如說,“你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如果你發現對方並不能接受你的觀點,禮貌地表示“尊重對方的權利”,然後接聽下一個電話。
一定要對熱心聽眾表示尊重——即便對方可能並不值得你這樣做。你會在其他聽眾心目當中建立好感。
通常情況下,你可以直接跟熱心聽眾進行對話,無需通過主持人。
當你不希望跟對方進行爭論的時候,你可以轉向主持人,“約翰,我想瑪麗提出了非常有趣的一點……”
準備好一些其他談話內容,因為聽眾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打來電話。
六、在攝影棚裏進行電視采訪
提前趕到攝影棚,熟悉環境,讓自己變得放鬆。
通常情況下,你首先會被帶到化裝間(提前檢查對方是否會提供化裝服務)。
化完妝後,你會被帶到等候間或直接帶到現場。保持安靜,服從現場指導人員的安排。
在這段時間裏,你可以喝些水——不要喝咖啡,同時你可以進行深呼吸練習。
如果你有任何要求的話,直接告訴現場指導,他會把你的要求轉達給控製室。
了解哪個鏡頭距離你最近——如果你需要直接向觀眾講話或者是要展示一些東西的話。
在開始之前,詢問采訪者第一個問題是什麼,這樣你就不會驚慌失措了。
七、當紅燈亮的時候
盡量在你的麵部表情和語調當中表現出你的熱情和活力。
不要去想自己在麵對成千上萬(或成百上千萬)名觀眾,那樣隻會讓你心理上壓力更大。
把這次采訪想象成你正在跟一位觀眾之間進行的一次有趣的談話。
你可能一直都在鏡頭上,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表情。
盡量跟采訪者保持較多的目光接觸。
盡量不要去看你在監控器裏的樣子,那樣隻會分散你的注意力。
保持沉著、冷靜、鎮定,語調中要流露出理性和公正。
八、遠程采訪(現場直播或錄播)
在進行遠程采訪的時候,往往是記者在一個地點,而你(有時是好幾位嘉賓)在另外一個距離很遠的地方衝著電視攝像鏡頭講話。
直接看鏡頭,不要去看電視監控器,也不要東張西望。
把攝像機鏡頭想像成采訪者的眼睛。盡量采用一種低調、動人的語調。
一直看著鏡頭——即便是在其他嘉賓或者是主持人講話的時候。
如果有其他嘉賓的話,你可以直接跟他們進行交流——不要通過采訪者。
在講話的時候,感覺好像跟主持人在一個房間裏——不要大聲喊叫。
麵部表情要生動,展現你動人的風采。
盡量使用一種放鬆、非正式的“對話性”語調。
確保耳塞被緊緊地固定在你的耳朵上。如果它掉出來的話,立刻平靜地將其放回原位,然後繼續接受采訪。
不要在有人提問或其他嘉賓講話的時候看著鏡頭之外的地方。
如果沒有聽到問題,禮貌地請采訪者重複一遍。
最後,如果是錄播的形式,當你看到屏幕上的提問者是製片人(而非實際采訪你的那位記者)的時候,請不要感到意外。
九、現場熱線電視節目
有主持人(可能是在錄音棚裏,也可能是通過衛星進行的遠程采訪)以及熱心觀眾參與的采訪,它很容易使你和你所談論的話題成為大眾的焦點。接受這種采訪確實有些冒險,所以必須要慎重對待。
基本原則:
這種采訪實際上是一係列談話,而不是一次“質問”,所以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你一定要:有趣、簡潔、讓人感覺容易相處,並且帶有一些自嘲式的幽默。
如果你跟主持人處於同一間錄音棚,一定要在對方提問的時候直接看著他。在接聽熱線電話或回應熱心聽眾的時候,目光要轉向攝像機鏡頭。
如果是在接受一次通過衛星進行的遠程采訪,你可以在主持人或熱心觀眾講話以及你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看著攝像機鏡頭。
盡量記住熱心聽眾的姓名和地點,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回應對方的問題,然後再進行具體的解答。答案的長度不應當超過30秒鍾。
十、電視采訪——麵對麵(錄播)
留出大約15分鍾時間給工作人員布置場地,最後再留出15分鍾時間收拾一切。如果工作很忙,建議你不要在辦公室接受采訪。
選擇一個比較適合電視節目工作人員及設備的地方。不要讓他們把你安排到一個生硬、“官僚位很濃”的地方(比如說辦公桌後麵)。
提前準備好一些有趣的視覺工具(比如說海報、表格等)或者是背景來提高采訪的視覺效果。
在接受采訪之前,一定要把那些你不想在鏡頭上出現的物品、文件、海報等出現在采訪現場。
對整個采訪過程進行錄音(或錄像),這樣你就可以保留一份自己的記錄(事先要征得對方同意)。
采訪者通常會需要一到兩段可以使用的“錄音片段”,所以你一定要做好準備。
放鬆。準備好進行“表演”,比如說接聽一個電話或者是走進辦公室等,以製造“現場感”。
采訪結束之後,你通常會被要求“點點頭”,假裝是在跟記者進行談話(為了滿足後期剪輯工作的需要)。這時候麥克風仍然在你身上,所以千萬不要說一些會讓自己後悔的話。采訪結束之後,你或其他人應該留在錄音棚裏看著采訪者“重新提問”(在這個過程當中,鏡頭會被轉向采訪者,他將會把所有的問題全部重複一遍)。注意采訪者重複提問時的語調和用詞應該跟實際采訪時相同(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新聞雜誌節目或長一些的“專題新聞”當中)。
在麵對新聞雜誌記者或在錄音棚接受采訪的時候,在一兩個最重要的答案中提到采訪者的姓名,從而可以增加對方播出該段對話的可能性,比如說,“好吧,比爾,這是一個我們正高度重視的問題……”
因為對方要首先經過剪輯,所以你不一定要(也不應該)使用那些消極的詞彙或給出問題的框架。隻要用自己的話直接回答問題就好了。
十一、突擊采訪——一名或多名記者
可能是“伏擊風格”或者是隨便在大廳裏、在樓梯上,也可能是在一場演講或新聞發布會的後台進行的一對一的采訪。
回答問題時一定要簡短(5到20秒鍾)。
讓談話沿著自己預定的軌道進行,盡量重複你的主要信息,從而增加被播出的幾率。
不要指代以前的答案(不要說“正像我前麵談到的那樣”)。
如果采訪你的是一群記者的話,不要在回答問題時提到任何一位記者的姓名——如果是那樣的話,其他的廣播記者將無法使用你這段講話。
不要給你的答案編號。
不要回答所有的細節問題或問題的所有方麵。回答重要的問題或問題的一個方麵,然後把話題轉移到你的信息軌道上。
在對方提問時若有所思地低下頭去(好像你在聽對方提問),這樣你可以控製自己的語速。對方問題結束的時候,你可以停頓一下,然後抬起頭,直接麵向提出問題的那位記者說出你的答案。這樣你可以在“錄音片段”開始之前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思考。
放慢語速。不要在還沒想清楚的情況下說出答案。時常通過簡短的停頓來強調重點詞,同時給你一些時間去思考。
無論對方的問題多麼尖銳,都要保持低調和冷靜。
不要讓突擊采訪持續的時間過長——最長不應超過10分鍾。一旦你說完自己想說的話,立刻跟對方表示抱歉,然後禮貌而堅定地離開。
如果記者不停地向你提出問題,你可以重複自己的核心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比較簡短、空泛,比如說“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或向記者保證你“在得到更多信息之後”會答複他們,然後離開。
十二、記者招待會
(關於如何準備一場新聞發布會,請參見“事件規劃”部分)
主持人——可以是你的公共事務部分負責人,也可以是你的媒體秘書來製定記者招待會的基本規則:
要求記者在提問之前首先進行自我介紹。
要求每個記者隻能提出一個問題。
設定時間界限——大約為30分鍾。
發言人——或者是新聞人物——做開場陳述:
開場陳述通常為5到10分鍾時間,目的在於向記者傳達核心信息。記得在為記者準備的媒體包裏放上一份開場陳述的打印稿。
使用視覺工具來說明此次事件,你所關心的問題以及你所要傳達的核心信息。
結束:主持人可以通過倒計問題,比如說“還有最後三個問題……”、“最後兩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的方式來結束此次會議。
不要讓會議的時間持續過長——最多不超過30分鍾。
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告訴記者後續采訪、下次記者招待會或吹風會的時間安排。
十三、適用於電視的視覺輔助工具
視覺工具通常在電視采訪以及記者招待會的時候使用,其目的在於強調你的信息,或者澄清那些關鍵性信息。比如說:
35毫米長的圖片(事先跟製片人征求一下適當的尺寸)
將視覺工具保存在軟盤或光盤上
將說明資料製作成視頻形式(事先詢問電視台是否有任何格式上的要求)
照片:使用一些彩色圖表卡片,卡片長與寬的比例通常為4∶3
海報大小的圖表
地圖/模型/實際物品
產品展示
十四、如何在攝像機前展示視覺輔助工
如果是在錄音棚裏的話,建議你事先告訴製片人你準備使用一些視覺工具。然後跟導演商量好使用這些工具的具體方式。一定要做好事先的溝通。
如果是在記者招待會上,建議你把視覺工具放在一個架子上,或者你也可以使用投影儀,這樣可以方便攝影記者進行拍攝。
除非你馬上就要用到這些視覺工具,否則不要讓其他人看到;在使用視覺工具之前給導演幾秒鍾時間進行準備,這樣攝影師才能轉到適當的位置進行拍攝。
把視覺工具清晰地呈現在攝像機鏡頭前。要放穩,稍微向前傾斜一點,這樣可以避免反光。注意不要讓視覺工具擋住你的臉。
在講話的時候要衝著記者或采訪者,而不是你的視覺工具。
講完之後,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視覺工具,這樣可以留給攝影師足夠的時間做準備。
圖表要簡單;觀眾(和記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裏輕鬆地理解並吸收太多的細節性信息。
如果是在進行現場直播或者是錄播,而且如果你準備的視頻資料、幻燈片或照片出現在電視監控器上的話,在講話的時候一定要衝著攝像機鏡頭,要讓你的講話跟你所展示的視覺工具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