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與媒體交往有方法——每天學點領導者的公關藝術(2 / 3)

四、“軟新聞”或專題

“軟新聞”或專題策略屬於一種深度報道策略,通常是在媒體的專題版、生活方式等版麵或者是訪談節目中使用。它要求新聞發布者投入較長的時間,要有很大的耐心,並且與相關的編輯、製片人、記者保持一定的聯係,而且雙方能夠就當前的事情達成一定的共識,或者至少雙方都認為這件事情很重要。

五、快速響應

當所有的因素都已經準備就緒的時候,你可以考慮使用這一策略。如果執行得比較到位的話,可以通過這種策略使那些攻擊你的人反受其害。尤其是當你以“從大局著眼”或者是“直麵真正的問題”等角度作出響應,並且是用一種“悲傷而非憤怒”的口氣表達出來的時候,其作用更加明顯。

六、低調

其目的在於使你的組織保持在媒體視線之外,隻要媒體不把你的組織放到焦點位置,該策略就會有效。在使用該策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它很可能會反而成為對方向你發起攻擊的武器。

七、你可能永遠不愛我們,但我們希望你恨我們的敵人

該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暴露對手的弱點。在很多政治運動中,這種方法很容易被認為是“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在使用該策略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視角的平衡,要注意有意識地肯定對方,同時也注意要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而不可一味地泛泛而談。

八、要想成為一個好的話題,首先必須成為一個好的資源

在使用該策略的時候,你應該向記者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幫助他們了解相關事件的前因後果,而不要隻是簡單地傳達信息。通過這種策略,你可以跟媒體建立一定的信任關係,從而可以更加容易地控製媒體的報道。

九、教育媒體

如果你要發布的是一條比較複雜的新聞,千萬不要試圖“快速擊中”媒體。相反,你應該向對方提供充足的背景資料,舉辦相關會議並邀請媒體參加等,並通過這種方式來教育那些你所選中的記者和製片人。

該策略屬於一種長期策略,一旦出現“引發”事件或新的進展,而媒體又從中找到進行報道的機會或理由的時候,它的作用就會立即發揮出來。

十、累積區域媒體

由於那些全國性媒體的新聞容量都比較有限,所以逐個占領區域性媒體的策略經常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事實上,區域媒體晚間新聞播報的累積受眾要遠遠超過綜合性網絡電視新聞節目。從技術上來講,做一則區域性新聞要遠比做一則全國性新聞的難度小得多,而且該策略還可以有效避免“過度曝光”。該策略通常是以麵對麵采訪或通過衛星媒體巡回播報。

如何處理棘手的媒體采訪

在采訪的過程當中,采訪者經常會提出一些可能會給你帶來麻煩的問題,下麵我們將討論一下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一、當對方提出一些別有用心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他的指控對你的機構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答案:“非常抱歉,我並不同意你的說法。事實上……”

建議:不要接受對方問題的前提條件,你可以忽視它。或者你也可以禮貌而堅定地反駁對方問題的前提條件,並接著說出你想要傳達的信息。

二、當對方提出一些誘導性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是否覺得這家公司過於貪婪了?”

答案:“我不這麼認為。他們是一家非常有競爭力的企業……”

建議:不要重複對方的誘導性詞語(比如說“貪婪”),你甚至可以予以否認。在不重複誘導性詞語的情況下進行反駁。

三、當對方要求你發表個人觀點的時候

問題:“你個人怎麼看這件事?”

答案:“我覺得問題不在於我的個人觀點。問題是……”

四.當對方要求你代表其他人發言的時候

問題:“你覺得市政府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答案:“這個你恐怕要去問市政府。”

建議:不要回避問題。隻代表你的組織發言。

五、當對方提出一個你不知道答案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這次的投資金額是多少?”

答案:“我現在還不能確定。不過我可以幫你查一下。”

建議:告訴對方你不知道,並主動提出幫對方進行查詢。永遠不要撒謊,不要猜測。

六、當對方提出一個你知道答案,但卻不能說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們的報價金額是多少?”

答案:“這個我不能說,因為:

這屬於機密信息。

這件事情目前尚無定論。

我不適合就此事發表評論。

這個問題非常敏感。

這個問題目前還在討論/評估/協商。”

建議:告訴對方你為什麼不能給出答案。

七、當對方給你兩種選擇的時候

問題:“你們是要增加資助金額呢,還是要維持現狀?”

答案:“都不是。我們的目標是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建議:忽視對方提出的兩種選擇方案。或者直截了當地說出你的觀點。

八、當對方提出一個情感上帶有偏向性或者是帶有敵意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們難道不是在扼殺客戶嗎?”

答案:“當然不是。如果你問我他們是否要多拿出一些錢,那很不幸,答案是肯定的。”

建議:在回答對方問題的時候不要帶有敵意或者是任何感情色彩。要立即幹脆地否定對方的說法。或者用不帶感情色彩的說法來重複對方剛才說過的話。

九、當對方提出一個帶有敵意但卻包含一些實情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為什麼你們沒能趕上最後期限,結果破壞了你們的信譽呢?”

答案:“的確,我們沒能趕上最後期限;但我們已經跟對方協商了一個新的發貨日期。”

建議:用你自己的語言重複對方剛才的話。

十、當對方在某個問題上一再糾纏的時候

問題:“……那麼你為什麼不願意公開這項戰略呢?”

答案:“正像我說過的那樣,這項戰略已經準備啟動,我們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外界公布。所以我們此刻再討論這個問題是毫無意義的。”

十一、如果采訪者明顯表示不願意放棄

答案:“我想我們剛才已經談到了這件事情……”

或:“重複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意義。在這個問題上,願意說的我都已經說了。”

建議:禮貌而堅定地告訴對方你並不準備屈服。重複你的信息。讓采訪者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是現場直播的話,采訪者顯然會考慮自己的形象——他並不想讓受眾感覺他是在對你進行騷擾。如果是錄播的話,該記者很可能會堅持提問,直到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

十二、當對方提出一些開放或模糊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跟我們談談你的組織吧?”

答案:“請問你對哪一具體的方麵感興趣?”

建議:如果你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話,請對方澄清,或者你也可以利用對方的提問來傳達一些有利於你的信息。

十三、當對方談到某些謠言的時候

問題:“據說其他團體也想申請證書。”

答案:“回應謠言顯然是不適當的;隻有當問題真正出現的時候,我們才需要去解決它。”

或:“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找到證據來支持這個謠言。”

十四、當對方提出一些假設性問題的時候

問題:“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的話,你們會怎麼辦?”

答案:“我不想進行假設……”不要假設。表明對方提出的問題隻是個假設。

十五、當對方提出一個由很多部分組成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這些變革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你是否能夠同時繼續……或者說,你是否將不得不……?”

答案:告訴對方你很清楚他的問題:“你剛剛提出了一係列問題……”然後選出那個你想要回答的問題:“我們首先談談你的第一個問題。這些變革將會使我們更加高效……”

建議:你不一定要回答對方的所有問題。

十六、當對方要求你向其他人提出建議或推薦

問題:“關於這件事情,你會向主管人員提供怎樣的建議?”

答案:“主管人員會聽取來自許多方麵的建議,而且,如果想知道我的想法的話,他會通過適當的方式來接洽我的。”或“我可不想通過媒體來對主管人員提出任何建議。”

建議:不要當眾提出建議或進行任何推薦,除非你希望給對方施加公眾壓力。

十七、當對方對你表示同情的時候

問題:“我想同時應對這麼多問題一定很辛苦吧?”

答案:“哦,我覺得這並不是主要問題。要知道,我們都得各盡其職。”

建議:不要因受對方引導而盲目同意對方的觀點。

十八、當對方提出一個二選一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有沒有做這件事情?”

答案:“是的,我做了(或者是‘不,我沒做。’),讓我解釋一下我為什麼……”

建議:不要逃避問題,那樣會讓人感覺你有些不安。

十九、當對方是在進行單方麵提問的時候(當受眾已經很明顯地看出了這一點之後)

答案:“你這個問題背後的假設很有趣”或:“顯然,你對這件事情有著自己的看法。”

建議:這是在告訴提問者以及受眾你已經認識到了對方的用意。注意語調,一定不要讓人感覺你充滿防禦心理。

二十、當對方采用一種玩世不恭的口氣進行提問的時候

問題:“好了,你不是真的那麼認真吧?”

答案:“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坦白講,我覺得你的口氣有些玩世不恭。為什麼會這樣呢?”

建議:不要讓人感覺你是在咄咄逼人或充滿防禦心理。

二十一、當對方“淡化”當前正在談論的話題的時候

答案:“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淡化這件事情(停頓)……但很多人都不會同意你的這種方法……”或答案:“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什麼好笑……”

建議:語調要保持友好、理性,不要讓人感覺你充滿了防禦心理。

二十二、當對方是在陳述觀點,而非提出問題的時候

答案:“在發表完這段評論之後,你有什麼具體的問題嗎?”

二十三、當對方打斷你的時候

當你第一次被打斷的時候,不要介意。等著對方講完,然後你再繼續講:

答案:“我想繼續談完剛才的話題,因為這非常重要……”

建議:你越早告訴對方你不會輕易被打斷,對方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打斷你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要去跟打斷你的人搶著講話。

二十四、當對方提出一個無關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怎麼看待自己的破產?”

答案:“那可是一段痛苦的經曆,我們抽時間另談吧——可那跟我們現在討論的話題並沒有什麼關係……”或“是的,怎麼啦?”(微笑)

建議:迫使對方調整話題。

二十五、當對方提出的問題有些跑題的時候

答案:“我想我們有些跑題了。還是讓我們接著談談剛才的話題吧……”

二十六、當對方向你進行機關槍式的提問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會一連串地提出很多關於各個方麵的問題)

答案:“我們好像談論得太多了(暫停)……讓我首先集中談論一下你剛才講過的一個方麵吧。”

二十七、當對方保持沉默的時候

(在你已經給上答案之後)

你也保持沉默。

如果是在進行電視采訪,你可以輕輕地點點頭,看著采訪者,做出一副期待的表情。

二十八、當對方給出錯誤信息的時候

答案:“我想首先糾正一下你剛才說的事情……”

二十九、當對方在“雞蛋裏挑骨頭”的時候

答案:“我想我們是在‘雞蛋裏挑骨頭’……”

建議:確保該問題並不會引起嚴重後果或者並非那麼重要。

三十、當對方提出一些不客氣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你是一個殘忍的家夥嗎?”

答案:“別繞彎子了。你為什麼不直接一點呢?(微笑)”或:“不,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呢?”

建議:你的回答一定要簡短。不要讓人感覺你“受到了冒犯”。

三十一、當對方提出一些惡意或粗魯的問題的時候

問題:“這難道不是再次證明你是在向公眾撒謊嗎?”

答案:“事實上,這個問題恰恰說明是你,而不是我,可能會出問題。”或:“我非常尊重你,可我不尊重這個問題。”

三十二、當對方是在進行“釣魚式”提問的時候(這些問題似乎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

答案:“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您提這些問題有什麼意義?”

三十三、當對方提出“你能向我們保證……”的時候

答案:“我不能那樣保證,但我可以保證我會盡力……”

三十四、當對方提出“你能保證……”的時候

答案:“不,但我可以保證我會盡力去……”

三十五、當對方突然采訪你的時候

答案:“今天馬上我要參加一個重要會議,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大家感興趣,明天我將舉行招待會,回答大家提出的任何問題。”或:“對不起諸位,我由於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辦理,今天不能回答你們的提問。”

如何應對不同形式的媒體采訪

身為企業領導,隻有在充分了解了媒體各種采訪形式之後,才能夠從容地麵對,才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下麵就介紹幾種常見地采訪形式以供參考。

一、麵對麵采訪

如果要進行一場麵對麵采訪的話,你通常會提前很長時間得到通知,這樣你就會有很多時間來進行準備。在進行實際采訪的時候,你溝通的方式通常要比你講話的內容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