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成功協調各種關係——每天學點領導者的協調藝術(3 / 3)

最後,還要顧全大局,注意橫向協調。

副職雖然分管一攤或幾攤工作,但離不開領導機構集體的作用和力量,絕不可過分強調自己分管的工作而排斥或貶低其他方麵的工作,也不可為此而不顧全局利益,給正職製造難處。另外,副職還要與不屬自己分管的部門加強聯係,互通信息,搞好配合,而不可由於自己分管的工作而同其他部門搞得很僵。

正職如何處理好與副職的關係

正職與幾名副職構成領導機構的核心。如何處理好正副職之間的關係,對於領導核心的團結與穩定,提高領導機構的戰鬥力,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乃至對於一個組織的興衰關係極大。

正副職之間容易產生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幾種:

對會上決定與臨時處置之間的矛盾。一般組織中大都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領導方式。凡屬組織的重大問題,均經過集體討論作出決定,然後分頭去組織實施。在實踐中會遇到許多會上意想不到的複雜情況。這就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相機處理。結果,就會有人同意,有人可能不同意;有人認為這是小事一樁,用不著集體討論;有人則認為是重大問題,應該再經集體研究才能處理。這樣領導層內部意見就不一致了。

聽取意見全麵與片麵之間的矛盾。副職在工作中,難免會與下屬及群眾發生矛盾。這樣群眾可能找正職反映情況,甚至“訴苦”“告狀”。這時對正職來說,就有一個全麵聽取意見還是偏聽偏信的問題。如果先人為主,聽的意見不全麵,就去著手處理,那就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很可能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全局與局部利益之間的矛盾。一般來說,正職是負責全麵領導工作的,而副職則往往負責分管一個方麵的工作。以工廠為例,廠長負責全廠的全麵工作。他考慮問題要從全局出發,而副廠長是各管一攤的,就容易從自己負責的這一局部出發考慮問題。如製訂年度計劃,廠長根據國家計劃和適應市場需要,對設備要求多開台、多生產,而負責設備的副廠長為了保證設備的完好率,要求多備車、多維修,這樣就會發生矛盾。其他如產量與質量的矛盾、品種與利潤的矛盾等,也都不可避免地會使全局與某一局部產生矛盾。

處置榮譽、功過不當引起的矛盾。或是正職見榮譽就爭,見功勞就搶,或是副職見錯就推,有了失誤就讓,都會引起相互不滿而產生矛盾。

調解副職之間的糾紛時產生的矛盾。副職都是各負責一個局部工作的,容易從本位出發考慮問題,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正職如果協調不及時或者調解不公正,也會產生矛盾。

正職與副職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正確處理好正副職間的矛盾,協調好關係呢?

首先要盡可能較全麵了解副職,這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基礎。正職對副職的思想、能力、品德、專長、愛好、性格、家庭以及經曆等各方麵的情況都要比較熟悉。這樣當問題發生,矛盾出現的時候,才有可能對副職應負的責任作出準確的判斷。

還要引導副職樹立整體觀念。在與副職研究工作時,要經常提醒副職樹立全局觀念和係統觀點。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都是一個係統、一個整體。係統內各要素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關聯,相互牽製,隻有把每一個局部都放到全局中來考慮,才能走活一盤棋,取得較好的整體效益。

支持副職的工作,不在背後說長論短。人各有缺點,下屬和群眾對副職難免說三道四。正職對於群眾的議論,需要加以引導,但不能下令禁止。如有人在正職麵前議論某副職的短處,正職千萬不能隨聲附和,自己更不能帶頭議論,否則,副職便無法開展工作。即使下屬和群眾的意見是正確的,也隻能先耐心聽取,然後通過與副職本人交換意見後再予以答複。對副職的缺點和不足,要和他們當麵交談,在下屬和群眾的麵前則應多講他們的長處。

及時與副職交流思想也很重要。正職對工作有什麼新想法,想幹什麼,在下麵聽到什麼反映,隻要不是屬於不該公開的話,都應及時地向副職說出來。是自己的想法,與他們進行討論;是群眾的意見,與副職進行交流;看到某人有什麼缺點,及時指出,以引起注意。正職和副職經常交流思想,有助於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堅持原則,不徇私情。有位領導者說過:“當我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我就誰也不得罪了。”因此對於副職之間的矛盾,正職要敢於正視,分清是非,秉公處理。既不能遇到矛盾裝作不知道,也不能各打五十大板。那樣做從表麵看來,好像誰也不得罪,其實由於“和稀泥”弄得是非不清,責任不明,副職口不說而心不服,矛盾也並未能解決。

聞過則喜,有錯就改。正職如果沒有“聞過則喜”的精神,而是“聞過即怒”,就難以協調好同副職之間的關係。隻有“聞過則喜”,下屬才敢親近你,願意向你傾吐肺腑之言;你才能心明眼亮,看到自己的不足,謙虛待人,理正自己與副職之間的位置;才能在與副職發生矛盾時客觀地估計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使副職心悅誠服。

還要注意層次、分清主次。正職在整個領導機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主次有時是相對的,全局上你是主,但在某一局部上你是次。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各有各的職責範圍。不能因為自己是正職,就什麼都管。屬於副職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就要授權讓他們去辦。如果幹預過多,副職可能產生誤會,認為你不信任他,這樣就會影響正副職之間的正常關係。

最後還要有謙虛謹慎,虛心求教的精神。正職應該在業務、思想等方麵有比較全麵的修養。可是再能幹的領導者也不可能是“十項全能”,總有不懂的東西。正職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不懂的問題,應抱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一開始就向副職聲明:我不懂,請你們拿出意見和辦法。這樣做,比明知自己不懂,又不好意思說出來,讓副職去揣摸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