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人喜歡用的不是一張一張的卡片,而是訂在一起的卡片,不僅如此,他們往往在卡片的分類整理上下工夫。例如,把需要回信的人名記在綠色的卡片上,把需要打電話的人名記在黃色的卡片上,把需要在家裏或辦公室談話的人名記在藍色的卡片上,等等。據說這樣一來,保存卡片的工作也就非常簡單了。
作為老板隨身攜帶筆記本或卡片可能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妥善處理文件
隨著你的業務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司的不斷壯大,需要你處理的文件可能也會越來越多,並堆積如山。那麼,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
要想使你的辦公桌上整整齊齊,就不要把書籍文件之類的東西堆放在上麵,最重要的是讀完之後就收拾好。
首先,你應當對文件預先進行審查,對於不需要一一過目的東西,就可以不管它了。審查完畢之後,為了方便再次仔細閱讀,還要把其他文件分類,你可以根據它們的種類把公司內的文件分別標上不同的顏色,這樣使用時一目了然;知道該拿哪個。
在每次處理文件的時候,你要用很短的時間迅速地判斷出,這個文件是否需要現在立即處理,做到這一點很容易,你隻需大概看一下文件的內容和標題就行了。
為了區分文件內容的重要性,需要對文件進行細致的分類:
應立即處理的文件,是指緊急信件,比如:十萬火急的訂貨以及其他必須馬上做的事情。
暫放後的文件是指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或日子,將它們歸納起來過過目就行了。
有關新情況的文件包括信件、備忘錄和影印件、報告、定期刊物、同行業的報刊等。盡管這些資料很重要,但如果你沒有工夫馬上閱讀時,可以交給秘書去處理,然後讓他向你彙報其中的主要內容。
放入“未決定”一欄的文件,是指將它們暫放入檔案夾中,在采取適當的措施之前,就一直放在那裏。
以後再處理的文件,是指需要進一步努力、以後再接著處理的文件。判斷它是否是真正重要的工作,還有待於研究,需要更進一步地深入閱讀或分析,以及在注意力等各方麵給予較為充分安排的事項。
另外,你還應注意不要老壓著文件不放手。凡是收到的信件、報告或其他什麼,都應當迅速處理掉,或閱讀,或回信,或銷毀,總之,要防止文件的滯留。
有的老板因為報告或文件太長而不能馬上閱讀時,就先把它放在公文包裏,在上下班的汽車裏讀。在公司裏可能由於各種幹擾,讀一份東西要花30分鍾以上的時間,而在汽車裏,10分鍾左右就可以讀完了。
如果你不得不拖延處理某一份文件時,應預先定下最終完成的期限,在完成期限內無論如何也要處理完畢。這樣,不久你就會驚奇地發現,龐大臃腫的文山已經被輕而易舉地搬走。
下麵這些建議將幫助現代領導者“創造奇跡”。
策略一:確定優先性。決定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然後著手去做。不要因為在這一天的過程中發生了某些事情,就從自己本來要做的事情中分散精力或轉移方向。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別人確定的優先性來替代自己的。
策略二:不要拖延。因為不確定性或者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所以我們拖延做某事,但是,延誤會擾亂日程,它們不可避免地在下遊形成更大的延誤和中斷。因此在一天剛開始的時候先去解決最困難的事情,把容易的事情留在最後。
策略三:對於一天將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許多問題是可以預期的,預測什麼環節發生問題,然後做好準備對付它。
策略四:做今天能做的每件事。如果今天做了某件小事就不會發展成為今後必須進行修繕的工程,那並不意味著在深思熟慮後不能推遲某件不急需做的項目,對於那些放到以後進行的活動要做記錄。
策略五:建立一個係統來提醒自己和提醒別人。明白自己有多少時間是浪費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信息或請別人做某件事上,使自己能夠記錄下每個未能得到答複的要求。當人們知道你總是在做記錄,他們會在你第一次提出時就做出反應。
策略六:作出決策。時間浪費大致總是發生在為等待更多信息而推遲作出決策的時候,但信息永遠不會是完全的。決策延誤了,行動也會延誤。
策略七:放權。是否總有一排人站在你的辦公室門口等著你對這件或那件事作決策。給下屬成員一些決策的責任,不但使他們也使自己有自由的時間。
策略八:清理你的辦公桌。如果你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備忘錄、電話記錄、報告、信件、散頁的紙張等,時間就會在你尋找某個需要的東西時浪費掉。
策略九:建立一個好的,但是簡單的文件係統。有多少時間被浪費在尋找重要文件的過程中?把文件收好,放在今後容易找到它們的地方。
策略十:不要求完美。“完美就是沒有效率”,在一個過程中總是吹毛求疵直到每件事都絕對完美無缺,是對時間巨大的浪費。
策略十一:對錯誤承擔責任並且改正。承認錯誤要比試圖隱瞞它花費少得多的時間。簡單的錯誤不會發展為大的災難。
策略十二:建立工作進展情況的自動檢查係統。有了它你就能夠知道每件事在什麼時候是按日程並且正確進行。你將在問題還很小,還可以控製的時候及時發現它們並且加以處理。
策略十三:對過去的做法要懷疑。僅僅因為某項任務總是以一個特定的方式去做,並不意味它就必須照著那種方式去做,會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實際上,幾乎肯定存在一種更好的方法,關鍵是如何找到它。
有些經理有一種不好習性,即實施項目,幹了一段時間,就會半途而廢,又重新開始另一件事。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在遇到障礙或問題之前努力工作,一旦遇到障礙或問題,不是想辦法衝破障礙和解決問題,而是躲開去做另一件事。他們喜歡做簡單和熟悉的事情,因為他們害怕失敗。
然而,最終他們還得回到這些項目上,但是為了趕上進度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寶貴時間。而且,原先困擾的問題仍然需要解決。
科學統籌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時間,是領導者最寶貴的財富。凡是有成就、有作為的領導者,都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和運籌時間的本領。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但有些人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做一些事情,就是由於在時間的使用上十分講求效益。音樂大師們可能在一年或數年中每天都必須拿出大量時間進行苦練,才能使技藝略有長進。事實上,他們的技能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就為了保持這個水平,他們便不得不付出大量時間去練習,更別說在此基礎上再有所提高。一位古典音樂家坦言:“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妻子知道。三天不練,聽眾知道。”
但就領導者的素質而言,卻少有甚至沒有可堪稱大師者;所以領導者可以在個人能力方麵取得顯著的改善效果——提高10%~25%,且無需付出太多心血。
比如製作某種小型器具,你一小時能做50個,你能把效率提高10%,即每小時做55個嗎?也許可能。開動機器說幹就幹!你不需要對生產方法進行根本性變革,也無需有超人般的生產速度,隻需稍微加把勁。
你會發現幾乎任何事情要提高10%的效率都不難做到,而這少許的努力將產生不菲的回報。在前一個例子中,如果你在器具生產車間每天工作8小時,效率提高10%後,一年將多生產1萬套器具。如果每套器具的利潤為10美元。則每年的贏利將額外增加10萬美元。
下麵介紹科學統籌時間的幾個技巧,供領導者參考:
1.定出專項時間
如果你需要專心致誌於某幾個棘手難題,不希望被打攪,可以預定出幾段專項時間。告訴你身邊的人,在這幾段專項時間內任何人都不見。
把比較容易辦的事放到專項時間以外,在專心投入某項工作之外的其他時間內,盡可以記記筆記或讀讀商貿雜誌。
專項時間要雷打不動,如果你的專項時間定在午後2點至4點,就不要打算在下午3點去看牙醫,否則會使你的專項時間被肢解。
2.注意小憩
較高的工作效率隻能保持一、兩個小時,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時間長度。研究表明,全神貫注於某種活動90~120分鍾後,精力便難以繼續集中。這時你需要休息一會兒,以便於體內進行生化反應,恢複體能。兩次緊張的工作會議之間的小憩無需太久,2~5分鍾便可為你補充足以支持一、兩個小時工作的能量。
3.當日事當日完成。檢查時間消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隻是帶有一定概率的可能,隻有今天,才是我們可以采取行動的唯一時間。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今天”所創造的。所以,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當日事當日畢,應該成為一切領導者的行動準則。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上午的事不要拖到下午,白天的事不要延至晚上。某項工作一旦開始,就要一鼓作氣地完成它,完成一項,然後再做下一項,這樣會使你加快速度,並不斷享受到完成任務的喜悅。事實表明,精力在成功之中更新,而在拖延之中衰竭。如果一個領導者在上班伊始就拖拖拉拉,不在乎什麼上午下午、今天明天,那就絕不會做出什麼令人矚目的成就。
4.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有所成就。有一位名人給自己立了這樣一條座右銘:“不教一日空過”。有了這樣一個強製性命令,就會自覺地珍惜每一小時,每一分鍾,使每天都在緊張的追求中度過,使第二天在前一天成果的基礎上和新的追求中開始。齊白石在85歲那年的一天上午,連續畫了四幅畫,並在上麵題道:“昨日大風,心情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原來他在用第二天的加倍工作來彌補前一天的損失。有了這種精神,何愁時間不為我所用?
5.讓思考速度提高10%
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思考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它可以被傳授,被學會,可被實踐和發展。過程很簡單:找出問題所在,彙總所有的相關因素,尋求相互之間的關聯,建立一個清單,收集反饋意見,與其他人合作,為新思想的產生提供機會。一旦你理解了這一過程,便可以從容地製定決策,解決問題,並靈感泉湧。
6.善於從工作的反複中節約時間。對領導者來說,有許多工作是周期性地反複出現的,如閱文、開會、會客等。這些反複性的工作占用了領導者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是有心人,在每一次循環中都能節約點滴時間,那麼就會通過多次反複比別人多贏得大量時間。比如,一周開三次會,每次都準時開始,而不是每次都遲開15分鍾,那麼一年就可以節省39個小時!反之,在每次反複中都不自覺地浪費一些時間,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7.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當有好的創意、設想和觀點時,應立即記錄下來,以便需要時隨時利用。開會、聽彙報、談話、討論中的要點也要注意記錄。有些事件、人名、數字以及下麵的要求、意見等,最好隨時記在本子上。有個“備忘錄”在手,處理問題就快多了,時間也就大大地節約了。
8.凡事應做好準備。有無準備,做起事來效率大不一樣。有準備,就會使工作一開始就進入“重負荷運轉”,減少“空運轉”時間。所以對每個時期的工作應有預見性,走上步,看下步。每天的工作也是這樣。如果頭一天做好計劃,當天又能提前一會上班,不僅能為下級和群眾樹立良好榜樣,還可以對當天的安排進行思考,使一天的工作處於主動狀態。再如,領導者要在辦公室裏盡可能多準備一些必需的手冊、參考資料和各種工具書,以便在需要時隨手拈來,減少時間上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