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每個人都需要整理(8)(1 / 3)

【第八章】 整理什麼?怎樣整理?

說到“整理”,你首先會提出的問題是不是“整理什麼?”“整理整理桌子去”,“我現在該和那個女孩整理一下了”(韓國人習慣用“整理”來指分手),“整理問題集錦”,“A公司要整理下公司的業務”等等和整理相關的句子數不勝數。把你想到的與整理有關的話寫下來。

-----------------------------------------------------------------------------------------------------------------------------------------------------------------------------------------------------------------------------------------------------------------

整理對象1:事情和物品

需要整理的東西還真多,桌子、電腦文件、日程……但總體來說,人們的整理對象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事情和物品。

先來看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事情,學生要學習,上班族要工作,家庭主婦要做家務,所謂成功首先就是指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幹好,而為了幹好這些事情,就必須對事情進行整理,為什麼這麼說呢?簡言之,是因為人所掌握的資源都是有限的。當然如果時間能停下,那就不需要整理,在停留的時間中慢慢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但每個人一天隻有24小時,一個人能幹的事情也很有限。工作、休息、吃飯、陪家人等,一天要幹很多事情,但卻都必須在短時間內幹好。因此,就必須集中去整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再來看物品。在單位最常使用的東西是電腦和各種程序。辦公室裏配備的複印機和傳真機等公用物品或者智能手機、衣服、包等個人物品都會影響到工作效率。對主婦來說,廚房用品是重要物品,而對學生來說,筆和本子等是重要物品。為了做好事情,就必須得整理好和事情相關的物品,經常使用或是重要的東西要放到容易找到的地方。東西的使用方法也必須弄清楚才行。日本的一位生產率研究專家指出,Word Processor1級和2級資格證的差別可以詮釋為:一年130個小時的差別。

整理的三要素是整理、整頓、清掃。從狹義上看,整理是將需要的東西和不需要的東西分開來,並把不需要的東西清除掉;整頓是為了能更加方便地使用物品而給物品以定位;清掃是變髒為淨,以維持最好的狀態。

把這三個要素對應到物品上看一看。“整理”物品就是將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分開來。“哪個文件重要呢?”“這個文檔必須保管嗎?”像這樣來對物品的價值做出判斷;而“整頓”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起來更方便。如果文檔沒整理好的話,那每次你寫報告的時候都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文檔而浪費時間。需要的東西能在第一時間馬上找到,就做到了“整頓”;最後,“清掃”的目的是能幹淨地去使用。和客戶見麵時,著裝要幹淨整潔,這樣才能給客戶留下好的印象。接待客人的桌子也應該是幹淨的,這是對客戶的禮貌。事情的整理、整頓、清掃也是同樣的道理。

現在,要整理的東西你應該已經明確了。不要想得太複雜。想要成功,想要幸福,隻要整理好事情和物品就可以了。

活動 關鍵詞 事情 物品

整理 需要 必要的事情 需要的物品

整頓 方便 方便地 使之用起來方便

清掃 幹淨 處理幹淨 使用起來幹淨

行動方案

寫出你現在想要做的事情和所需要的物品:

事情 空間 物品 錢 時間 人

整理對象2:時間、人際關係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