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在安全方麵的共同利益也是製約中美人權鬥爭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需要一個穩定繁榮的外部世界,爭取和維護這樣一個國際環境,是中國的國家利益所在。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動蕩不安的世界,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為不利,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麵。因此,一個和平穩定的世界符合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的大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中美兩國進一步加強合作,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亞太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亞洲的安全對中美兩國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本身是亞洲國家,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如果亞洲不穩定、不安全,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因此,中國不希望在亞洲出現動蕩的局麵。美國在亞洲也有著重要的利益,亞洲穩定與否對美國的安全利益影響極大。克林頓說:“如果亞洲的未來難以預料,美國的未來也不會穩固安全。”因此,作為太平洋兩岸的大國,中國和美國對於維護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負有重大責任。加強中美合作,有利於維護亞洲的繁榮和穩定。
影響亞洲安全與穩定的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危險。日本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亞太地區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過去深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危害。戰後,日本國內有些人不能正確地對待曆史,甚至美化侵略,日本國會有些人甚至說,過去那場戰爭是否是侵略還需要後世曆史學家去評論。近些年,日本力圖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乃至軍事大國。日本不遺餘力地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大力發展軍備,不斷擴充軍費,並向海外派兵。日本還具備潛在的核力量,日本右翼甚至叫囂,日本在一夜之間就可以造出原子彈。日本的所作所為已經使亞洲許多國家感到不安,美國也有所警覺。如果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對中國、對美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沒有好處。美國雖然對日本有所縱容,但它不會允許日本軍事力量的發展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地步。中美兩國都不希望日本軍國主義複活,都不希望日本發展戰略核武器,同時都希望同日本保持和平友好關係。因此,防止日本重新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是亞太地區國家包括美國的共同願望。中美應該互相合作,防止日本軍國主義複活,以維護亞洲太平洋區域的力量平衡。這樣有利於維持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是朝鮮半島的局勢。二戰後,朝鮮半島問題一直是亞洲地區的熱點問題。中美兩國曾在朝鮮戰場交惡。停戰後,朝鮮半島的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直接威脅到亞洲的安全,影響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90年代以來,隨著兩極格局的解體,朝鮮半島的局勢有所緩解。南北雙方簽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協議書”。雙方還共同發表《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但是由於社會製度的差異和長期軍事對峙,朝鮮南北雙方仍互不信任。特別是在朝鮮核問題上,美國和韓國對朝鮮提出苛刻要求,使朝鮮極為不滿,一度引發朝鮮半島的核危機。後經過多方努力,美國和朝鮮簽署了朝鮮核問題協議,朝鮮半島的核危機告一段落,但朝鮮半島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最終解決。中美兩國在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方麵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是韓國的盟國並在韓國駐軍數萬人。中國同韓國和朝鮮都保持著密切關係並真切希望朝鮮半島繼續保持和平與發展。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有利於朝鮮半島問題的和平解決。
三是中國的台灣問題。台灣問題是國共兩黨鬥爭遺留的問題,完全屬於中國的內政。由於美國在二戰後插手中國內戰,使美國深深地卷入進來。台灣問題是一個關係到中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直接牽動著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的重大原則問題,也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中國政府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為了防止台灣分裂勢力的台獨活動和外國勢力對台灣的軍事幹涉。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對中美兩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近年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搞了一些小動作,對台出售武器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提高,嚴重地違反了“8·17”公報的精神。這不利於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美國應該停止這種做法。如果台灣當局搞台獨,外國勢力又插手幹涉,必將引起台灣海峽局勢大亂,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將嚴重影響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海峽兩岸都沒有好處,對美國也沒有好處。中美兩國應當從維護兩國關係的大局出發,妥善處理台灣問題。這是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關鍵。
防止武器擴散特別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
武器擴散特別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因此,武器擴散問題一直是世人所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冷戰結束後,武器擴散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控製,有些地區反而越來越嚴重,給世界帶來不安定的因素。作為擁有戰略核武器的國家,中美兩國對於維護國際安全,特別是防止核擴散、禁止核軍備競賽負有重大責任。
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一直是中美安全關係中的主要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總是指責中國。美國指責中國向國際敏感地區出售或轉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技術,如向巴基斯坦轉讓M -11導彈技術和核技術,向伊朗出口核反應堆等,這是很不公正的。實際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特別是先進武器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的軍火出口占全球軍火市場的50%以上,而中國隻占1%。中國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問題上一貫持慎重的態度,嚴格遵守自己承諾的國際義務。1992 年,中國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1996 年中國宣布暫停核試驗,並與美國等國家合作,使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得以通過。1997 年10 月《中美聯合聲明》指出,中美在地區安全和不擴散問題上的合作將更加深入。1998 年,克林頓政府向國會提交報告,證實中國在不擴散問題上遵守協定,從此推動了兩國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的實施。在防止武器擴散問題上,中美兩國完全可以加強合作。中美兩國曾簽署過《關於停止生產用於核武器裂變材料的聯合聲明》和《關於導彈擴散問題的聯合聲明》,這對於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是有積極意義的。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有利於防止武器擴散特別是防止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擴散,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