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製約中美人權鬥爭的幾個因素(1 / 3)

冷戰結束後,中美之間在人權問題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鬥爭。人權問題嚴重地製約著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美人權鬥爭的根源雖然長期存在,但製約著中美人權鬥爭的因素也同時存在。中美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中國有求於美國,美國也有求於中國。1972 年美國前總統尼克鬆訪華時,中國總理周恩來當時就對來訪的美國客人說:中美兩國的社會製度根本不同,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係。尼克鬆也表示:過去的一些時候我們曾經是敵人,今天我們有巨大的分歧,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過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如果說,在30 年前,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主要表現在安全方麵的話,那麼,30 年後的今天,隨著國際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和對世界和平肩負的共同責任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更加廣泛。這些共同利益就是製約中美人權鬥爭的重要因素。

(一)中美之間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對促進世界的經濟繁榮和穩定負有重大責任。

30 年前,中美上海公報就明確指出:雙方把貿易看做是另一個可以帶來互利的領域,並一致認為平等互利的經濟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經過30 年的發展,中美經貿關係已經成為兩國關係的重要支柱。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表明,兩國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美國有資本和技術的優勢,並具有一整套管理現代企業的先進方法。中國對外開放在某種意義上說主要是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放,吸收美國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擴大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對於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在中美正式建交前的1978 年,中美貿易總額隻有9 。91 億美元。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迅速發展。據統計,2001年,中美雙方貿易總額達到805 億美元,增長了80 多倍。美國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在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方麵,到2001 年已有3 萬多個項目,實際投資金額355 。48 億美元。其中,2001 年美國實際對華投資達48 。58 億美元,創曆史最高水平。在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美國僅次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居第二位。美國已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加強同美國的經貿合作,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有利於中國的國家利益。如果失去了美國,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將會大大降低,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時間將會延緩若幹年。今後,積極發展同美國的經貿關係,繼續擴大對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開放仍然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這是我們處理中美關係,同美國進行人權鬥爭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發展中的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開發中國的市場,占領中國的市場可以為美國的資本找到好的投資場所,為美國的商品找到一個大的銷路,可以擴大美國的就業,刺激美國經濟的增長。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為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從1990~2001 年,美國對華出口以每年近18%的速度增長,大大高於同期美國出口增長速度,居美國對各國出口增速的前列。中國已成為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為美國提供約50 多萬個就業機會。事實證明,中國的發展和繁榮不會構成對美國的威脅,隻會給美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就業機會。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的事實進一步證明,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對於亞太地區,而且對於整個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都有重要作用。美國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欣欣向榮的經濟是亞洲、也是美國繼續繁榮的關鍵”。① 有人估計,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隻要美國抓住機遇,就可能給美國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和豐厚的利潤,有利於美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今天,美國如果失去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損失太大了。美國許多人意識到,其他西方國家一方麵支持美國同中國進行人權鬥爭,一方麵乘機搶占中國的市場。美國人形象地說,當我們在同中國進行人權較量時,“我們的盟友一手幫我們拿外套,一手搶走我們的訂單”。因此,美國在同中國的交往中,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現實。不管美國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有怎樣的看法,但總是千方百計地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這是毫無疑問的。

總之,中美兩國經濟規模大,又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大量是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是中國經濟建設所必需的。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大量是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許多是美國基本上不生產或生產很少的產品,不會影響到美國的就業,相反,會給美國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好處。中國需要美國的資金、技術、市場和管理經驗。美國需要中國潛力巨大的市場和回報豐厚的投資機會。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是一個優勢互補的關係,而不是一種競爭關係。雙方在經濟上的互補性遠遠超過競爭性。從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和兩國自身需要來看,加快發展中美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有利於雙方發揮優勢,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這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兩國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

中美兩國這種經濟上的互補性對中美人權鬥爭起著重要的製約作用。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仍然如此。可以肯定地說,隨著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中國和美國將會越來越離不開對方。中美關係中經貿關係將逐漸成為雙邊關係的主導因素。當然,中美雙方存在著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這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來解決。中國應進一步開放市場,美國應取消對中國技術出口的限製。

(二)中美之間有著共同的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