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成事,必須把有些人拉過來為你所用。怎麼拉?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喜歡什麼,然後投其所好。什麼是商人?就是凡事都可以商量的人。什麼是生意人?就是遇到問題總能生出主意來的人。因此投其所好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什麼難事。(《紅袖》)
想要別人幫你,你得先給別人創造幫助你的條件,讓別人幫助你的時候能夠理直氣壯,能夠有擺到台麵上說的理由。一句話,你得先幹出點成績,學而優則仕,這是兩頭討好的事,你先把自己弄成千裏馬,然後讓能幫你的人當你的伯樂。俗話說,蠻幹不如巧幹,蠻幹費時費力,講究的是積累,從量變到質變。巧幹就不一樣,費力不討好的事,堅決不幹;誰都可以幹的事,最好不幹;能利人利己的事,毫不猶豫地搶著去幹。(《紅袖》)
愛斯基摩人生活在一年四季冰封雪凍的北極,狗是他們的生活伴侶,也是他們唯一的運載工具——雪橇的動力。怎樣才能讓狗多拉快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愛斯基摩人的辦法可真叫絕,他們把雪橇狗分成兩個層次:領狗和力狗。領狗隻有一條,力狗卻是一群。領狗擁有很多特權,不僅吃好的睡好的,還從來不挨鞭子。力狗的待遇可就差多了,大家一起搶著吃,還經常吃不飽,狗舍也差,拉雪橇的時候,隻要跑得稍微慢了一點,主人的鞭子就會準確無誤地落在身上。力狗對領狗充滿了仇恨,往往借拉雪橇的機會,恨不得一起朝領狗下手,把它咬爛撕碎。然而,愛斯基摩人決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他們的辦法又簡單又聰明,就是讓領狗的韁繩永遠比力狗的長一條半身子……你想那會是一種什麼情景?(《紅袖》)
談條件的過程就是大家一起權衡利弊的過程,也是你進我退、我予你取的過程。你有你想達到的目的,我也有我想達到的目的,就看能不能找到契合點。有了契合點,兩個人的對手棋,才有可能走下去。為了實現主要的目標,就得在小的利益上做出讓步,否則,僵在那兒對誰都沒有好處,就是一盤死棋。(《紅袖》)
走動就是應酬。應酬很重要,別人剛跟你引見一個人,就得趁熱打鐵,趕緊去拜訪,時間拖久了是不行的,會顯得你對他不夠重視。他要是記不起你,情況更糟糕,等於白找人引見了。手機和互聯網為溝通信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對於應酬來說基本上沒有幫助。因為真正的應酬是應該麵對麵進行的,喝喝酒,泡泡腳,唱唱歌,做做按摩,三五次下來,就可以稱兄道弟了,個人想辦的事情也就想辦法委托出去了,可見走動是多麼重要。(《中國式關係》)
到底是找“縣官”還是找“現管”?根據要辦的事情的不同情況,兩種途徑自己掂量著辦,都會有效的。如果要做到雙保險,最好是“縣官”、“現管”一起找。但需要注意的是,找人辦事切忌彎子兜得太大,如果中間環節太多,花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就會太大,這就很不經濟。而那些吃得開的人一定是關係麵廣的人,一兩個電話就能把要辦的事摸個門清,並找到關鍵人物。一個人要想左右逢源,就得成為這樣的能人,或與這樣的能人做朋友。(《中國式關係》)
一個人總是有不同的愛好、欲望與需求的,想辦法了解他,先做功課。見麵時如果能給他一種你和他氣味相投的印象,你便很容易被他接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共同的愛好與語言,是很容易讓大家談到一塊兒,成為哥們兒的。(《中國式關係》)
也許有人會認為,狗就是狗,要讓狗服從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采取強製手段迫使它屈從。事實上,強迫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效果並不理想。當狗因為恐懼而服從你的時候,要麼是一種偽裝,所謂強權之下必生偽善,要麼變得謹小慎微,對自己失去信心。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兩者都很難建立相互依賴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狗會失去快樂的本性,主人則會因為狗的存在而多一種生活的負擔,無論對誰,都是可悲的。(《紅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