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送禮送的是舒心(2 / 2)

給別人送禮,特別要考慮的就是別人的喜歡和需要。要是不喜歡,錢等於白花了。如果你送的東西正好是他想買又舍不得自己花錢買的,就最好了。收禮人的那份心情是花錢買不到的,你再求他辦事就容易了,所以送禮就是送心情。否則,你到商場隨便抱一大堆東西往人家家裏去,錢花了,別人還不一定領你的情。(《青瓷》)

挑選禮物必須講究三個基本原則:第一,質材必須是有價的,可以讓對方很容易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讓對方知道值多少錢;第二,禮物必須是有個性的,最好不要送那種大路貨,因為隻要肯花錢隨便就能買到的東西,顯示不出送禮者的用心,自然也就不會被對方重視,錢就會花得很冤枉;第三,禮物必須跟收禮者發生互動關係,也就是必須投其所好,讓人一看就高興,愛不忍釋。(《皂香·上》)

送禮的第一原則是必須絕對安全,其次一定要投其所好。而要把送禮變成一種感情投資,就必須對對方的興趣愛好有充分的了解。要是對方不喜歡,錢不僅白花了,他還看不起你。如果你送的東西正好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東西,那就最好了。他很有可能把你當成知己,進而願意與你交流,你們就可以加深了解,你再求他辦事就容易了。所以送禮的最高境界就是換位思考,送給對方愉悅的心情。(《中國式關係》)

社會發展到現代,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中國的傳統禮儀與市場潛規則相結合,產生了異化,禮品似乎成為人際交往的通行證,且越來越具有商品的屬性與功能。送禮不僅是一種人情投資,更異化為一種人情投機。(《中國式關係》)

禮送給誰不是說不知道送禮的對象,而是指要琢磨透這個對象,必須弄清楚他的年齡、屬相、血型、性格類型、愛好、需要以及忌諱,禮品的價值不在價格而在於用心,不求最貴,但求最合適。(《中國式關係》)

私人禮品注重的是情誼、情感表達,是人際交往的載體,所以最好是在私底下進行,這就要求禮品體積不能太大太笨重,否則,送時興師動眾,弄得四鄰皆知,收禮者心裏會有顧忌。(《中國式關係》)

送禮的時機和方式也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送禮要有理。也就是說,必須事先設計好一套說辭,要讓對方覺得不僅受之無愧、理所當然,還要讓他如沐春風。其二,是授受過程的私密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中國式關係》)

派“紅包”是中國新年的一種習俗,中國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征活力、喜慶、吉祥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裏的錢,隻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單位裏的頭頭兒給下屬發年終獎金,公司老板給職員派“紅包”,則有論功行賞、感謝和籠絡之意,一年下來大家辛苦了,發點鈔票以示安慰,也希望來年更加努力,更上層樓。(《中國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