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治療:停用新抗凝片後,繼給予支持療法和補腎、益腎、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的中藥鞏固治療,激素仍用原維持量。
腎內廣泛微小血栓形成和纖維蛋白沉積是導致腎衰的主要原因。防止腎內微小血栓形成和使微血栓及內皮下沉積物溶解去除是提高療效的重要環節。新抗凝聯合激素、中藥治療,通過抗凝作用降低了血液凝固性,防止腎內微小血栓形成,阻止腎小球硬化的病理進展,從而改眷了腎功能。同時發現,新抗凝還有促進纖溶活性的作用,有利於內皮下沉積物的清除。本法主要副作用為粘膜、皮下出血,但不重,必須堅持檢測凝血酶元活動度,認真觀察處理,此療法還是安全的。
強力寧治療膠原性疾病的療效。
強力寧為甘草酸製劑,其作用機製為甘草酸在體內被水解為葡萄糖醛酸及甘草次酸。在肝髒內因存在類固醇的代謝酶,而甘草酸與其親合力大於類固醇,阻礙了醛固酮和皮質醇的滅活,因此具有皮質激素樣作用。其抗炎作用機理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同,即抑製碳酸酯酶的活性及前列腺素的形成。另外,該藥還具有降低過敏介質的生成和抗過敏作用,對充血、滲出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該藥尚有免疫調節作用,能誘生免疫活性較高的幹擾。
根據上述藥理作用治療膠原性疾病確有一定療效,尤其對風濕熱有很好的療效。並發現該藥對病程長、年齡大的病人療效欠佳。使用該藥可避免長期應用激素的副作用,未發現不良反應。
中西醫結合治療紅斑狼瘡。
目前,紅斑狼瘡的治療多采用大量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製劑,迄今尚未發現一種治療本病的理想方案。祁連軍等采取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的方法,療效顯著。下麵主要介紹中醫藥在分型中的應用。
(1)治療觀點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指患者在危重期運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其它免疫抑製劑以及西醫必要的搶救措施進行治療,待病情緩解後漸以中醫中藥為主,西藥激素為輔,且逐漸遞減激素用量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穩定症狀,延長緩解期。
(2)運用中醫中藥的分型施治:
1)熱毒熾盛型:症狀發熱不退、顏麵赤紅、皮疹紅色、煩躁不安、關節酸痛、口舌生瘡、大便幹燥、小便赤少而黃,脈象弦數、舌質紅、苔黃厚幹燥或黑苔。治則:清熱解毒、養陰合營。方用:犀角地黃湯、清營湯、化斑湯。
2)陰虛內熱型:症狀長期低熱或間斷發熱、五心煩熱、皮疹暗紅、心悸多夢、心煩不眠、性情急躁、自汗或盜汗等,脈象細數而無力、舌質紅、苔黃少或黑。治則:養陰清營。方用:青蒿鱉甲湯、滋陰清營湯。
3)肝腎陰虛型:症狀頭暈目眩、高血壓、腰酸軟無力、口幹舌燥、咽幹痛、女性月經失調等,脈象弦數緊、舌質紅、有齒痕、苔少或黑。治則:滋補肝腎、養陰清熱。方用:六味地黃湯、柴胡湯。
4)肝氣鬱滯型:症狀胸脅脹滿、胸悶憋氣、惡心噯氣等,舌苔黃厚而膩、舌質暗。治則:疏肝理氣、清熱利濕。方用:四物湯、小柴胡湯。
5)睥腎陽虛型:症狀麵色蒼白、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心悸、眩暈耳鳴、腰酸、脫發、關節痛、自汗怕冷、浮腫等,脈沉細而遲、舌質淡、舌體胖伴有齒痕、苔白潤。治則:溫補脾腎、通陽利水。方用:真武湯、五苓散、金匱腎氣湯。
6)心脾兩虛型:症狀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頭暈目眩、自汗倦怠、無力、食少便稀、脈象沉細緩而有結代、舌質淡、苔薄白。治則:補心健脾。方用:人參歸脾湯、炙甘草湯。
7)風濕熱痹型:關節痛而遊走不定,可波及大小關節、局部有灼熱紅腫或滲出積液、屈伸不利、活動困難等,脈象滑數緊、舌質紅、苔黃厚而膩。治則:除風濕、利關節、通經絡。方用:獨活寄生湯、石膏知母桂枝湯。
8)虛實夾雜型:症狀頭暈麵赤、口幹生瘡、寒熱往來、性情急躁、下肢怕冷、大便幹燥等。脈象細數而無力、舌質淡或紅、苔微黃。治則:清上焦之虛熱、溫下焦之寒。方用:防風葛根湯、黃連桂枝湯。
幹擾素治療幹燥綜合征並發腎小管酸中毒。
幹燥綜合征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尤其並發腎小管酸中毒,處理更為困難。鍾建庭等用幹擾素治療本病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