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血液和造血係統疾病(6)(3 / 3)

(3)氯苯丁胺:25mg/次,2~3次/d,餐前服。

(4)維洛沙嗪(苯甲嗎啉):25mg/次,2~3次/d,餐前服。

2.代謝刺激藥:

(1)幹甲狀腺片:60mg/次,口服,2~3次/d,可酌加量。

(2)脂肪酶抑製藥:奧利司他,120mg/次,口服,3次/d。

(3)雙胍類降血糖藥及葡萄糖苷酶抑製藥:用於肥胖合並糖尿病的患者。

【藥膳食療】

1.霜桑葉茶:

[原料]霜降後桑樹上下的1/3桑葉5g。

[製法]每晚用1杯冷開水浸泡5g。

[功效]祛脂減肥,清熱利濕養陰。用於肥胖兼見陰虛盜汗者。

[服法]浸泡後第2日淩晨空腹服下,再衝冷開水浸泡,來日飲服。

2.竹筍拌馬蘭:

[原料]鮮竹筍250g,鮮馬蘭200g,精鹽、味精、蒜泥、香油、醋各適量。

[製法]竹筍洗淨、煮熱、切細絲;馬蘭去老葉、根,洗淨,焯開水攤涼,切段,同筍絲入大碗內,調味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通淋利濕。用於肥胖有熱、小便赤短患者。

[服法]2次/d,佐餐。

3.素燒冬瓜:

[原料]冬瓜250g,素油25g,精鹽3g,蔥花5g,味精1g。

[製法]冬瓜洗淨、切塊,放入熱油鍋內煸炒。稍軟時,加入精鹽,倒入適量水,加蓋。燒至酥軟之後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利尿通淋。用於肥胖兼見濕熱下注者。

[服法]2次/d,佐餐。

4.芹菜金針雞肉湯:

[原料]芹菜250g,金針菜50g,雞肉100g。

[製法]芹菜去葉、洗淨、切段;金針菜泡發,雞肉切塊,共燉湯。加適量調料,連湯食之。

[功效]抗高血脂、抗高血壓、安神、利尿、減肥。用於虛胖,睡眠不佳,高血壓等風痰上擾證者。

[服法]1次/d,連續服用。

5.荷葉粥:

[原料]鮮荷葉1張,粳米100g。

[製法]先將荷葉洗淨、撕成片,放水中煎湯,去荷葉,用此湯加粳米煮粥食之。

[功效]利水祛瘀。用於患者有高脂血症、高血壓,證見水濕浸注的肥胖患者。

[服法]1次/d,佐餐。

6.薏米番茄粥:

[原料]薏苡仁50g,番茄2個,白糖適量。

[製法]薏苡仁淘淨,加水500mL,用沙鍋盛好,置武火上燒沸,後用文火煨。番茄洗淨晾幹,用果汁機榨汁備用,薏苡仁熟爛後,入番茄汁及白糖,攪拌均勻,隨意取服。

[功效]健脾祛濕。用於脾虛痰濕型肥胖患者。

[服法]1次/d,連續服用。

7.泥鰍豆腐羹:

[原料]鮮豆腐100g,活泥鰍250g,玉米須(布包)30g。

[製法]將泥鰍放盒中養1~2日後,取出與玉米須、豆腐共入沙鍋,加入適量煎煮,待爛熟後調味服用。

[功效]祛濕,清熱,利尿。用於氣滯血瘀型肥胖患者。

[服法]1次/d,長期服用。

8.什錦烏龍粥:

[原料]生薏苡仁30g,冬瓜子10g,赤小豆20g,粳米100g,幹荷葉、烏龍茶各10g。

[製法]先將薏苡仁及赤小豆煮至七成熟後,加入冬瓜子及粳米熬至豆爛粥稠,再入放用粗紗布包好的幹荷葉及烏龍茶,繼續煮8分鍾,取出布紗包,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調食,利水。用於積滯化熱之肥胖患者。

[服法]2次/d,長期服用。

9.羊肉大蒜飯:

[原料]羊肉150g,大蒜15g,大米適量。

[製法]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大蒜搗爛,並以熱油辣椒煎之;大米適量洗淨後,加適量水,放入羊肉塊,入鍋內燜熱,再放入大蒜泥調勻,可食。

[功效]補脾益腎。用於脾腎陽虛之肥胖患者。陰虛火旺、素體肺胃有熱者不宜食用。

[服法]3次/d,佐餐。

10.補腎壯陽蝦酥:

[原料]大對蝦1對,黑芝麻50g。

[製法]對蝦取肉為茸,加黃酒調味,置於麵包托上,蘸黑芝麻炸成金黃。

[功效]溫補腎陽,益精補氣。用於脾腎陽虛之肥胖患者,大便溏瀉者不宜服。

[服法]1次/d,佐餐。

第五節痛風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複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髒,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本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2類,原發性者大多數原因未明,繼發性者可由腎髒病、血液病及藥物等多種原因引起。

本病中醫亦診斷為“痛風”,亦屬“痹證”中“熱痹”、“曆節”、“白虎曆節”等範疇。多因飲食失宜,脾腎不足,外邪痹阻,痰瘀沉積於關節周圍。是以拇指、蹠趾、足背、足跟、距小腿(踝)、指、腕等小關節紅腫劇痛反複發作,關節畸形,形成“痛風石”為主要表現的肢體痹病類疾病。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寒邪留滯證:

[主症]關節疼痛劇烈,痛處固定,逢寒加劇,得熱痛緩,日輕夜重,關節屈伸受限,痛處不紅不熱,畏冷。舌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

[處方]烏頭湯加減:製川烏3g,酒白芍15g,麻黃3g,附片9g,細辛3g,桂枝6g,幹薑3g,黃芪15g,甘草6g。

(2)濕邪阻滯證:

[主症]關節重著疼痛,痛處固定,局部腫脹,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活動不靈便。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除濕通絡。

[處方]薏苡仁湯加減:薏苡仁20g,川芎6g,當歸9g,麻黃3g,桂枝6g,羌活10g,獨活10g,防風10g,製川烏3g,蒼術10g,海桐皮12g,木通12g,甘草6g。

(3)熱邪壅滯證:

[主症]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則舒。日輕夜重,伴有發熱,口渴,煩悶不安,喜冷惡熱。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通絡。

[處方]白虎桂枝湯加減:生石膏20g,知母10g,桂枝3g,忍冬藤30g,連翹10g,黃柏10g,威靈仙12g,薑黃10g,桑枝10g,赤芍15g,甘草6g。

(4)痰瘀阻結證:

[主症]關節疼痛曆時長久,反複發作纏綿難愈,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局部呈暗黑色。舌質紫,苔白膩,脈細澀。

[治法]化痰祛瘀。

[處方]桃紅飲加味: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當歸10g,威靈仙12g,穿山甲6g,地龍10g,白芥子10g,膽南星6g,法半夏10g,全蠍3g,烏梢蛇10g。

(5)脾腎陽虛證:

[主症]腰痛酸軟,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反複發作,麵色白,手足不溫,少氣乏力,夜尿頻作。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

[處方]右歸飲加減:熟地黃15g,山藥15g,山茱萸10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杜仲12g,附片10g,肉桂粉3g(對服),甘草6g。

加減:伴尿路結石者,加金錢草20g、海金沙10g、冬葵子10g、琥珀粉3g(對服)、雞內金6g;尿路感染者,加木通10g、滑石20g、萹蓄12g、瞿麥10g、石韋10g。

2.單方驗方:

(1)雞血藤18~24g、生地黃18~30g、防風9g、秦艽9g、沒藥9g、益母草12~18g、威靈仙12g、獨活9g、防己12g、乳香9g,水煎服,1劑/d。

(2)陳醋500g、威靈仙30g,浸2周後過濾,作直流電透入。

(3)醋炙鱉甲、牛角燒灰、雞內金、菝葜,任用1種研末,3~5g/次,口服,3次/d。或金錢草30g、車前草30g、葵花子30g、胡桃肉10枚,任選1種煎服;或滑石、石韋各30g水煎服,3次/d,用於泌尿係統結石。

3.中成藥:

(1)稀桐丸:3~6g,3次/d,開水送服。

(2)雪山金羅漢止痛塗膜劑:外用,直接將藥液塗在患處,2~3次/d。

【西藥治療】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大多數缺乏病因治療,因此難以根治。

1.急性發作期治療:

(1)秋水仙堿:開始0.5mg/h,口服,至症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瀉時停藥。當症狀緩解後,再0.5mg/次,口服,2~3次/d。

(2)保泰鬆:初次劑量0.2~0.4g,口服,以後0.1g/4~6h,症狀緩解後減為0.1g/次,3次/d,連服數日停藥。

(3)吲哚美辛:開始劑量25~50mg/次,口服,1次/8h,症狀緩解後25mg/次,2~3次/d,連服2~3日。

(4)吡羅昔康(炎痛喜康):0.2g/次,口服,1次/d。

(5)布洛芬:0.2~0.4g/次,口服,2~3次/d。

(6)促皮質素:病情嚴重而秋水仙堿等治療無效時,可采用促皮質素25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療效迅速。

2.間歇期及慢性期治療:

(1)丙磺舒(羧苯磺胺):初用0.25g/次,口服,2次/d,2周內增至0.5g/次,3次/d,最大劑量不超過2g/d。

(2)磺吡酮(硫氧唑酮,苯磺唑酮):自小劑量開始,50mg/次,口服,2次/d,漸增至100mg/次,3次/d,最大劑量為600mg/d。

(3)苯溴馬隆:25~100mg/次,口服,1次/d。

對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尿路感染、腎衰竭等患者的治療,詳見有關章節。

【藥膳食療】

1.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30g,粳米100g,黍米25g。

[製法]上3味洗淨後混勻煮粥。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解毒排膿。用於瘀阻型痛風。

[服法]2次/d,連續服用。

2.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g(或茯苓塊用紗布包上),大米30g,紅棗7枚。

[製法]上3味洗淨後拌勻,加適量水煮粥。

[功效]健脾滲濕。用於脾虛型痛風。

[服法]2次/d,連續服用。

3.炒蘿卜絲:

[原料]蘿卜150g,小櫻蝦4g,生薑少量,大蔥10g,色拉油2小匙,醬油1/3小匙,料酒少許。

[製法]將蘿卜切絲,生薑切碎,將蔥切成2cm長絲,將油加熱,依次放入生薑、蘿卜炒,炒軟後加入小櫻蝦繼續炒,將醬油和料酒加入並攪拌,放入蔥絲混合炒。

[功效]清熱利濕。用於濕熱下注型痛風。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4.靈仙木瓜飲:

[原料]威靈仙15g,木瓜12g,白糖適量。

[製法]將威靈仙、木瓜放入沙鍋中,加水煎湯約300mL,並加白糖適量。

[功效]通利關節,祛風止痛。用於瘀阻通絡型痛風。

[服法]2次/d,隨意服用。

5.海桐五加酒:

[原料]海桐皮500g,五加皮500g,威靈仙100g,烏梢蛇100g,法半夏、製南星、知母、黃柏、川牛膝、牛膝、紅花、枸杞子、延胡索各50g,白酒5000g。

[製法]將上述藥物納入沙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酒壇內,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月以上,每日振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