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蛤蚧1對,巴戟天20g,人參30g,鹿茸6g,肉蓯蓉30g,低度白酒1000mL。
[製法]將鹿茸切成薄片,人參切成小段,蛤蚧去掉頭足、碎成小塊,其餘各藥均壓碎,同前藥用布袋裝,紮緊口備用。酒倒入小壇內,放入藥袋,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放置期間經常搖動幾次,經14日後開封。
[功效]溫腎壯陽,補氣益精。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10~15mL/次,空腹飲。
6.海狗腎酒:
[原料]海狗腎2個,酒曲200g,粳米5000g。
[製法]將海狗腎搗爛酒浸,和酒曲、米,如常法釀酒。
[功效]溫腎壯陽,益精補髓。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3次/d,每次1~2小杯,空腹飲。
7.紫河車人參粉:
[原料]紫河車(即胎盤)1具,白參20g。
[製法]將幹燥紫河車揀雜、微火烘幹,與烘幹的白參共研成細末,裝入空心膠囊,瓶裝防潮,備用。
[功效]溫補脾腎。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每次4粒,溫開水送服,2次/d。
8.海馬酒:
[原料]海馬2對,高度白酒500mL。
[製法]將海馬洗淨,放入酒罐中,加蓋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15日後開始飲用。
[功效]補腎壯陽,活血散瘀。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2次/d,10mL/次。
9.鹿茸香菇菜心:
[原料]鹿茸片2g,水發香菇200g,青菜心300g,玉蘭片50g,薑米10g,豬油75g,精鹽5g,味精、白酒各適量,清湯200g。
[製法]將鹿茸片2g,加白酒20mL,分2次浸泡,得鹿茸浸泡酒液。浸泡後得鹿茸片留取備用。將鍋放在火上,加入豬油。油熱時,先將薑米下鍋炸一下,隨即香菇、青菜心下鍋,用勺煸炒,加入味精、料酒、鹽、清湯及鹿茸白酒提取液,用勺攪勻收汁。汁濃時,勾入少量水芡,起鍋盛在盤內,把留取的鹿茸片點綴在菜上。
[功效]溫腎壯陽,補精益胃。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0.紫菜蝦皮山藥湯:
[原料]紫菜10g,蝦皮15g,鮮山藥30g,鹽、味精、調料各適量。
[製法]將紫菜、蝦皮、鮮山藥清洗幹淨,入鍋,加水適量,煮沸10分鍾,加入調料即成。
[功效]溫補腎陽,補碘益腎。用於腎陽虛衰型甲減。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1.肉蓯蓉燜狗肉:
[原料]肉蓯蓉10g,狗肉200g,生薑、黃酒、花椒、醬油、糖等適量。
[製法]先將肉蓯蓉洗淨,裝在紗布袋內。狗肉洗淨、切塊,用薑、黃酒、植物油等同煸,然後將藥與狗肉同放到沙鍋中,並加入調料後燜蒸。待狗肉熟爛即可食。
[功效]補中益氣,補腎溫陽。用於甲減,畏寒怕冷,脈緩無力者。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2.海藻炒核桃仁:
[原料]杜仲10g,海藻10g,核桃仁20g,植物油、食鹽等適量。
[製法]先用杜仲煎汁,再將核桃仁用杜仲汁煮。油鍋熱後先倒入核桃仁炸熟,再倒入海藻同炒即成。
[功效]補腎壯腰。用於甲減患者。
[服法]灑上食鹽等拌食。
13.山藥杞子蝦仁:
[原料]鮮山藥50g,枸杞子9g,蝦仁75g,蔥、黃酒、植物油、食鹽、胡椒等適量。
[製法]山藥去皮、洗淨、切小方丁,枸杞子洗淨備用。蝦仁用食鹽、蛋清等上漿,待油鍋熱先倒入蝦仁滑油,撈出瀝油。山藥煸炒燜爛,再倒入枸杞子和蝦仁同炒片刻,加調料即可食。
[功效]健脾,補腎壯陽。用於甲減伴腰酸腿軟無力者。
[服法]隨意服食。
14.山萸肉鹵鴿:
[原料]山茱萸5g,鴿1隻,薑、黃酒、醬油、桂皮、味精、糖等調料適量。
[製法]鴿子去毛雜、洗淨,加山茱萸同鹵至爛,加調料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益氣血。用於甲減患者。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第十節彌漫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症
彌漫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症簡稱彌漫性甲亢,又稱Graves病、Base-dow病,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上常有由於過多甲狀腺激素引起的、典型或不典型的甲亢症群、甲狀腺腫大與突眼症。本病病因、發病機製尚未完全闡明,近年來研究認為是一種在遺傳基礎上因精神刺激等應激因素而誘發的自身免疫病。
本病中醫診斷為“癭氣”。多因情誌內傷,陰虛氣鬱,使痰氣互結,化或傷陰而成。是以頸前腫大、善饑消瘦、急躁心悸、畏熱多汗、手顫、眼突等為主要表現的癭病類疾病。早期以肝火亢盛氣痰瘀結為主,日久傷陰,則出現心肝陰虛、腎陰不足之證。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肝火痰瘀證:
[主症]頸前腫大,雙眼微突,煩熱多汗,麵部烘熱,急躁易怒,口苦咽幹,食納增加,兩手戰抖。舌質紅,苔黃燥,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清肝瀉火,化痰軟堅。
[處方]梔子清肝湯合消瘰丸加減:梔子10g,柴胡10g,茯苓10g,當歸12g,川芎6g,牡丹皮10g,夏枯草15g,土貝母10g,生牡蠣30g(包煎),玄參15g,龍膽草6g,甘草6g。
(2)心肝陰虛證:
[主症]頸前腫塊或大或小,質軟光滑,心悸不寧,心煩少寐,納亢消瘦,眼幹目眩,咽幹汗多,手顫目突。舌質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細數。
[治法]滋陰柔肝。
[處方]滋水清肝飲加減:生地黃15g,山茱萸10g,茯苓10g,當歸10g,牡丹皮10g,澤瀉10g,丹參15g,酸棗仁10g,柴胡10g,白芍10g,土貝母10g,珍珠母15g,梔子10g,甘草6g。
(3)陰虛胃熱證:
[主症]頸前腫大,手顫目突,消穀善饑,心悸心慌,煩躁易怒,腰膝酸軟,口幹目澀,女子月經不調或閉經,男子陽痿,性欲下降。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
[處方]玉女煎加味:熟地黃15g,麥冬15g,知母10g,牛膝10g,生石膏15g,夏枯草10g,生牡蠣15g,土貝母10g,甘草6g。
加減:上述各證,若手顫明顯加鉤藤、白蒺藜、石決明等;多食易饑甚者可加生石膏、黃連;突眼甚選加香附、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穀精草、菊花、紫花地丁等。
2.單方:外敷藥,黃藥子、生大黃各30g,全蠍、僵蠶、蟲各10g,重樓15g,明礬5g,蜈蚣5條,共研細末,用醋、酒各半調勻,敷在甲狀腺腫兩側,並保持濕潤,每料藥用3日,7料為1個療程。
3.中成藥:
(1)天王補心丹:每次1丸,口服,2次/d。
(2)六味地黃丸:9g/次,口服,2次/d。
【西藥治療】
1.藥物治療:
(1)抗甲狀腺藥治療:總療程為1.5~2年,又可分為初治、減藥、維持3個階段,症狀緩解、基礎代謝率(BMR)
(2)甲狀腺製劑:左甲狀腺素25~50μg/d或甲狀腺粉20~60mg/d,在用抗甲狀腺藥接近控製症狀時加用。可防止腺體腫大和眼症加重。
(3)β受體阻滯藥:普萘洛爾10~30mg/次,口服,2~3次/d。伴心衰及支氣管哮喘者忌用。
2.放射性131I治療:
(1)適應證:①甲狀腺中度腫大,年齡30歲以上者;②對抗甲狀腺藥治療不能耐受,或無效、複發者;③合並心、肝、腎疾患不宜手術治療,或術後複發者。
(2)禁忌證:①年齡
3.甲狀腺危象的治療:
(1)迅速抑製甲狀腺激素合成:丙硫氧嘧啶600mg1次頓服(或胃管灌入),繼以200mg/次,口服,3次/d。症狀減輕後減為常用劑量。
(2)迅速阻止甲狀腺激素分泌和釋放: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碘化鈉(鉀)0.5g,靜滴,2~3次/d;或複方碘溶液30~60滴頓服,繼以每次5~10滴,口服,3~4次/d。
(3)迅速阻滯兒茶酚胺釋放:①普萘洛爾,40~80mg/次,口服,3~4次/d,或0.5~1mg/次,靜注,1次/2~3h,總量2~10mg。注意心髒情況。②利舍平,1mg/次,肌注,1次/6~8h。注意觀察血壓。③胍乙啶,1~2mg/(kg·d)。
(4)氫化可的鬆:300~500mg/d,或地塞米鬆5~10mg/d,加入液體中靜滴。
(5)其他:吸氧,降溫,補充維生素,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對症處理,去除誘因(如控製感染等)。
4.浸潤性突眼的治療:
(1)保護眼睛:包括戴眼鏡、滴眼藥(抗生素、可的鬆、甲基纖維素眼藥水或眼膏)等。
(2)潑尼鬆:10~20mg/次,口服,2~3次/d。
(3)環磷酰胺200mg/d,靜注,總量可達6~8g;或50~100mg/d,口服。或苯丁酸氮芥2~4mg/d,口服。
(4)左甲狀腺素50~100μg/d或甲狀腺粉60~120mg/d,分2~3次口服。
【藥膳食療】
1.荸薺薏苡粥:
[原料]荸薺150g,薏苡仁30g,糯米100g,白糖適量。
[製法]薏苡仁、糯米分別淘淨,加水1000mL,大火燒開後,再將荸薺削去外皮、洗淨、切薄片放入,轉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白糖,調溶。
[功效]化痰消積,利水滲濕。用於氣鬱痰凝型甲亢,症見甲狀腺腫大,軟而不痛,精神憂鬱,易煩躁、激動者。
[服法]分1~2次乘溫空腹服,連服3日。
2.蒲公英汁:
[原料]鮮蒲公英200g。
[製法]將新鮮蒲公英洗淨,放入溫開水中浸泡10分鍾,撈出後搗碎取汁即成。
[功效]清肝瀉火,消癭軟堅。用於肝火亢盛型甲亢。
[服法]上、下午分服。
3.五味粥:
[原料]大麥米100g,酸棗仁、五味子、麥冬各10g,蓮子、龍眼肉各15g,白糖適量。
[製法]各藥分別洗淨,水煎2次,每次用水500mL,煎20分鍾,2次混合,去渣、留汁於沙鍋中,再將大麥米淘淨放入,轉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白糖,熬溶。
[功效]滋陰養血,安神定誌。用於氣陰兩虛型甲亢,症見心悸,氣短,疲乏,消瘦,心煩失眠者。
[服法]分1~2次乘溫空腹服,連服3日。
4.壁虎粉:
[原料]壁虎2條,白糖20g。
[製法]將壁虎去內髒、清洗幹淨、炙幹、研成粉末,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清肝瀉火,清熱解毒。用於肝火亢盛型甲亢。
[服法]5g/次,開水送服,隔日1次。
5.地丁皂刺豬瘦肉粥:
[原料]紫花地丁20g,皂角刺15g,青木香10g,粳米100g,豬瘦肉200g,薑絲、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各藥分別洗淨,加水400mL,煎20分鍾,去渣、收取濃汁;豬瘦肉洗淨、剁成肉茸。粳米淘淨,加水1000mL,大火燒開後,加入豬肉茸和薑絲,轉用小火慢熬成粥,下藥汁、精鹽、味精,淋麻油,調勻。
[功效]清肝泄熱,益陰散結。用於肝火亢盛型甲亢,症見畏熱多汗,多食易饑,顏麵紅赤,夜臥不寧者。
[服法]分1~2次乘溫空腹服,連服3日。
6.青柿蜂蜜飲:
[原料]青柿子1000g,蜂蜜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