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一腰椎穿刺術及護理
腰椎穿刺術常用於檢查腦脊液的成分、性質,以協助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的病因診斷,有時也用於鞘內注射藥物,以及測定腦脊液壓力,檢查椎管有無阻塞等。
1.目的
(1)測定腦脊液壓力及檢查椎管有無阻塞,檢查腦脊液成分,以協助中樞係統疾病的病因診斷。
(2)經腰穿鞘內注射藥物,治療中樞神經係統感染、腫瘤,放腦脊液。
2.評估
(1)患者對腰椎穿刺術的認知及配合程度。
(2)患者對腰椎穿刺術的目的、過程、檢查中有關注意事項(如穿刺時所采取的特殊體位),消除其恐懼心理,以利配合。
3.計劃
(1)患者準備:①說明穿刺目的、過程及注意事項;②穿刺前做普魯卡因皮試;③準備穿刺包套;④囑患者術前排尿便,靜臥15~30min。
(2)用物準備:治療盤、腰椎穿刺包(含腰椎穿刺針、2mL和20mL注射器、7號針頭、孔巾、紗布等)、棉簽盒、2%利多卡因、無菌手套、玻片、培養基、酒精燈、火柴、膠布等。
(3)環境準備:病室清潔、安全、舒適。
4.實施
(1)腰椎穿刺術的操作步驟
1)患者去枕取側臥位,背齊床沿,低頭雙手抱膝,腰部盡量後凸使椎間隙增寬,便於穿刺。
2)穿刺部位:一般取第3~4腰椎間隙為穿刺點,即髂後上棘連線與後正中線的相交處或兩側髂脊連線和脊棘成交點為第三腰椎間隙。穿刺部位嚴格消毒,術者戴手套、鋪巾,用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椎間韌帶行局部浸潤麻醉。
3)腰椎穿刺針(套上針芯)沿腰椎間隙垂直進針,推入4~6cm(兒童2~3cm)深度時,或感到阻力突然消失表明針尖已進入脊膜腔。拔出針芯,腦脊液自動流出,先進行測壓,如壓力明顯增高,針芯則不能完全拔出,使腦脊液緩慢湧出,防止腦疝形成。
4)需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可作動力試驗(亦稱壓頸試驗),即於測定初壓後,壓迫患者一側頸靜脈10s,進行觀察判斷。①腦脊液壓力於壓頸後立即上升至原來水平1倍,解除壓迫後,在20s內迅速下降至原來水平,表明蛛網膜下腔無阻塞。②若腦脊液壓力於壓頸後不上升,表明蛛網膜下腔完全阻塞。③若腦脊液壓力於壓頸後緩慢上升,解除壓迫後又緩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網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5)取腦脊液3~5mL於無菌試管中送檢,若需做細菌培養,試管及棉塞應用酒精燈火焰滅菌。
6)術畢拔出穿刺針,針孔用碘伏消毒後覆蓋紗布並固定。
(2)協助腰椎穿刺術相關配合技巧的實施步驟
1)術中配合:①體位:患者取側臥位,背部接近床沿,屈頸抱膝,脊椎盡量後凸,暴露穿刺部位並使椎間隙增寬,便於穿刺。②術者進針時協助患者保持正確體位,防止亂動,以免發生斷針、軟組織及手術野被汙染。③需測量腦脊液壓力時,協助接上測壓管,懷疑椎管梗阻時可協助術者脊液動力學檢查。操作過程隨時觀察患者麵色、呼吸及脈搏等。術畢,拔出穿刺針後消毒並覆蓋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
2)術後護理:①去枕平臥4~6h,24h勿下床活動,並多飲水,以防穿刺後惡心、嘔吐、眩暈等發生;②顱內高壓者不宜多飲水,嚴格臥床,密切觀察意識和生命體征變化。及早發現腦疝前驅症狀,如出現意識障礙、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呼吸加快、血壓上升、體溫升高等,及時處理。
(3)注意事項
1)穿刺前向患者說明穿刺的意義及注意事項,家屬簽字,以利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