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聖旨到!(1 / 2)

大堂之外圍觀的百姓,雖然不一定能明白今日案情的來龍去脈,但是見到垂頭喪氣、如喪考妣的李知廉,也明白了他們的父母官就是此案的最大奸角。一陣短暫的無言之後,人群中當下就暴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雀躍之聲。至於此案的經過自然會有評書人編成講段,到時候自然能夠明白其中的曲折精彩之處。

宋慈見到大案得破,倒是沒有欣喜之色,府縣一級的官吏清廉強幹與否,最是關係到當地的民生福祉,想到大宋江山本就在外虜侵擾之下風雨飄搖,內裏卻是上有權*臣、下有蠹蟲貪官,讓素來憂國憂民的宋慈,更是心情沉重了幾分。

不過當宋慈的目光掃到徐逍遙之時,心情又是振奮了稍許,今日能遇到如此品性才幹都是上上之選的年輕幹才,倒是不枉此行,自己初到湖州出任提刑,人生地不熟,正想挑選一些忠直可靠之人加入自己的班底,這個徐逍遙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不過此時徐逍遙臉上的神色顯得並不輕鬆,宋慈自然清楚背後的因由,心裏也是不免有些躊躇,這位易姑娘明顯就是徐逍遙的紅顏知己,可是如今李知廉罪狀已然查實,易仙妮雖是其女,可以不究替父隱罪之責,但是易仙妮和行者交易之舉,卻屬意圖銷毀重要物證,又比刑統之上提到的‘替父隱罪’重了幾分,如若判其無罪,別說民心難服,就是自己也容不得這種徇情縱法之事。

唉——當真是可惜了這對天造之合的璧人了!

宋慈想到這裏,恢複了如山鐵麵,細細問詢了所有案件的筆錄供詞,李知廉一開始還試圖狡辯一二,但是宋慈老辣高超的斷案技巧下,最後還是敗下陣來,直承了製售度牒、枉法貪財以及指使李衡殺害張大經的所有事實。不過在宋慈追問此事背後是否另有主謀之時,李知廉卻是一人扛了下來,任是宋慈如何威逼問審,都是絕不鬆口。

無奈之下,宋慈隻好宣判道:“長興知縣李知廉聽判!”

“犯官在。”已然被除去官府、摘掉烏紗的李知廉跪伏於地,沒有生氣地應道。

“按照本朝刑統,你身為朝廷命官,一方父母,本當以身作則、為百姓之楷模榜樣。如今你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犯法枉法,私製度牒牟取不義之財,更是於行跡敗露之後,以權力使人殺害捕頭張大經滅口。這樁樁件件的罪行俱是駭人聽聞,令人發指。本官現依本朝刑統,凡‘諸偽寫官文書印者流二千裏餘印徒一年’,又雲‘受財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絞’,若是‘諸以威力使人毆擊而致死傷者雖不下手猶以威力為重罪’,現今你一人身上背負三罪,依據‘諸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本官判你絞殺之刑,待得案卷送審刑部複核之後,即刻行刑。李知廉,你對本官所判可否心服?”

李知廉雖然知道自己罪責深重,肯定是難逃一死,但是如今從宋慈口中聽到‘絞殺’二字,還是渾身一陣冷戰,不過想到其兄應該會為其上下打點,落到最後也許活罪仍是難逃,但是保命卻是無虞,所以還是沒有替自己叫屈喊冤,要是惹惱了宋慈,當場刑杖加身,怕是這條性命就要真要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