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小時之後,我們回到湖灘,把買來的所有物品送給了主人。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我們的心情總算踏實了很多。盡管我內心裏知道這遠遠不足以彌補他們的直接代價,但是我們總可以相對心安理得地享用這頓美餐了。
幾個幹部模樣的人和我們一同坐進哈薩包。主婦把香噴噴的奶茶還有用酥油炸製的麵食擺到我們麵前的地毯上,我太喜歡喝溶了酥油的奶茶了,可阿七和粒粒說他們喝不習慣。
細細打量哈薩包裏的陳設,隻見圓周形環繞的牆壁上懸掛著用五顏六色的布條編織成的掛袋飾物,每個掛袋又分成若幹個小袋子,裏麵插掛著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這種樣式的掛袋最近兩年在都市裏很時興,盡管圖樣和麵料稍有不同,但我相信它的靈感源於牧民的發明。
哈薩包的設計十分合理。外麵包繞一層厚厚的毛氈,包頂的正中央開一圓形的天窗。天熱時將周緣的氈子翻起,風就通過柵欄吹進包內涼爽宜人。據說牧民們在漁場內都有自己的住房,隻是在放牧的時節需要露宿野外時才撐起哈薩包安營紮寨。
我走出哈薩包,此時幾個哈薩克婦人已架起爐灶,血淋淋的羊皮被隨便地扔在地麵。夠勁和哈薩主婦們用手比比劃劃地處理著羊下水,看樣子她們之間溝通的很好。
一隻大鍋就支在幾塊大石頭上,鍋裏的水已開始沸騰。可以看到小羊的大部分器官隨著翻騰的水滾動著。我沒有看到她們往鍋裏放入什麼特別的作料,隻是覺著隨風飄來的味道香氣宜人。
天上的烏雲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散盡,刺目的陽光形成光柱斜射過來,根據內地的經驗,現在大約是下午四五點的時光。
羊肉加工好了,男主人張羅著切肉招待客人,婦女和孩子們隻能先站在帳篷之外吃些羊下水什麼的,看來這裏仍然維係著很傳統的男女有別的觀念,當然並不排除哈薩包容積有限的因素。
吃羊下水有很多講究,另外羊頭特別是羊鼻子那一塊要留給最重要的上賓,有勁自然被推舉到這樣的位置。主人熟練地用一把飛快的尖刀把煮好的整塊羊肉削成一片片的薄肉片,分發給他四周圍坐的客人。
我吃著覺著味道很是鮮美,隻是太淡了些。對我而言最難消受的是吃羊尾巴。從羊尾上削下的簡直就是脂肪丸子,含在嘴裏立刻就化了,咽到胃裏油膩得難免有些反胃。那幾位漢族人看著我們的吃相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他們告訴我們如果在以前的話,主人給削多少就得吃多少,剩下或拒絕會令主人非常生氣的。我覺得最好的還是喝那美味的羊肉湯,讓我不禁想起中午時喝到的美味魚湯。
我一連喝了三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