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來者何人?(1 / 2)

定州文家,雖隻是小門小戶,且年幼喪母,但父親慈愛,並有祖上傳下來的果脯秘方,生活還算和樂富足。文氏閨名雅瓊,十六歲時嫁給了青梅竹馬的丈夫郭誌斌。

郭家與文家比鄰而居,但郭父是個酸腐秀才,一輩子鬱鬱不得誌,隻會罵朝廷罵世道,郭母軟弱,怨天怨地怨丈夫,終日以淚洗麵。但郭誌斌與他父母不同,他要強、上進,十幾歲便獨力撐家,文雅瓊喜歡他,文父也覺得他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兩人成親之後恩愛有加,很快便有了一個女兒。

當年,肅王揮兵南下,直取京城,沿途受朝廷大軍阻攔,引起兵亂禍患,定州府在北境,所屬幾個下縣自然難逃一劫,百姓紛紛南逃避禍。文父原想著,家中怎麼說也算是小有恒產,就這麼放棄了實在是可惜,天災人禍的,躲過去便罷了,但郭誌斌執意要走,彼時郭父已逝,郭母對兒子言聽計從,文氏猶豫再三,終於還是勸說老父變賣了家產,舉家南逃。

郭誌斌此人頗有心計,在逃難途中憑智謀為一個車隊解了圍,因此結識了往京城投奔嶽家的定州大戶蔣家,並與之同行,因此逃難雖艱難,卻少了許多禍端。行至皖州,文氏擔心父親和婆母的身體,提議就此安頓,郭誌斌卻說皖州也是肅王大軍必經之道,隻有再往南行才能徹底避開戰禍,而且皖州到京城還有好一段路,他們還可以借蔣家取路,至少比留在朝不保夕的皖州要安全的多。

那時,文氏並不知道郭誌斌已經有了別的心思,離開皖州之後,蔣家老爺便稱對郭誌斌十分賞識,邀他同車暢談,派了一個老仆替他趕車。行至半路,郭母突然昏厥,文氏連忙喚回郭誌斌,片刻郭母醒來,稱車中狹小且煩悶,才一時不支暈了過去,蔣家夫人便請她同車,而後,車隊遇上流民,混亂中,拉著文氏父女的馬受驚,一路狂奔之下,與車隊失散了。

初時,文氏驚慌失措,急於找到蔣家車隊,可為他們趕車的老仆卻告訴他們,蔣家老爺賞識郭誌斌是真的,賞識到想招他為女婿。蔣家之富貴,足以讓郭誌斌動心,且蔣夫人的娘家,更是京城鍾鳴鼎食之家。郭誌斌不僅動了心,而且勢在必得,但他有妻有女,蔣家小姐卻絕對不會委身做妾,唯一的辦法,是讓妻女消失。

逃難途中,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郭誌斌的計劃,是馬驚車翻,馬已經被下了藥,即使沒有遇上流民,也會發狂狂奔,反倒是因為遇上流民,馬受驚而奔時藥效還沒有發揮,駕車的老仆憑借高超的駑馬技術,讓受驚的馬在毒發之前停了下來,才救了文家父女並幼女的姓名。

郭誌斌有野心,文氏是知道的,她也知道他急於離開定州,是想徹底擺脫依附嶽家的生活,她以為她是懂他的,所以才不顧自己已有兩個月的身孕隨他南下,卻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狠心,想置她們母女並她的老父於死地。她不想相信,可救了他們的蔣家老仆卻告訴她,他對蔣家小姐身邊的貼身丫鬟有恩,那丫鬟偷聽了郭誌斌的計劃,又聽說蔣家老爺讓他為文氏父女趕車,才跑來提醒他,讓他早作打算,免得一起喪命。

麵對與老父同樣蒼老且拚了命救了他們的老仆,文氏不願相信這都是真的,卻也不得不相信,等她翻查了車上的行李之後,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貴重的東西都不見了,而那天早飯時候,她的婆母借口身體不適,早早的上車等著了。

憤怒之下,文氏也想過找回去鬧個天翻地覆,可先是老父病逝,接而腹中胎兒早產,她從鬼門關上走了一遭才幡然醒悟,即便是找去又能如何呢,單是郭誌斌,她便鬥不過,蔣家勢大,她又怎能討回公道?何況兵荒馬亂的,她一個女人,帶著稚子幼女,能不能走到京城都是兩說,最終不得已,才跟著流民一路南下,流落到梁石橋村。

留蘭一直篤定文氏是有秘密的人,卻從未想過竟然是如此的悲傷往事。她被曾經的至愛謀害,文清和文澤也差點兒死在親生父親的手中,可如今,他們所謂的親生父親卻又突然出現,要把文澤帶走,換了是誰,都是出離的憤怒。

彼時,文清兩三歲,但也有模糊的記憶,隱約知道是她的父親拋棄了她們母女,卻不懂得其中的緣由,心中雖有怨,卻不曾有恨,如今聽母親講起,恨到盡頭卻又無力。

文氏無淚,聲音黯啞,“你也快及笄了,我今日把這些告訴你,也不是非讓你恨他,我恨他,但他畢竟是你的父親,我也不強著你恨他。可現在他既然找來了,你是長姐,就替文澤做個決定,去,還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