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義】以桐木為小車輪。
〔2〕【正義】腐音輔,謂宮刑胥靡也。
〔3〕【正義】雍故城在岐雍縣南七裏,有秦都大鄭宮。
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後薨。孝文王後曰華陽夫人,與孝文王會葬壽陵。〔1〕夏太後子莊襄王葬芷陽,〔2〕故夏太後獨別葬杜東,〔3〕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1〕【正義】秦孝文王陵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裏。
〔2〕【索隱】芷音止。《地理誌》京兆霸陵縣故芷陽。案:在長安東也。【正義】秦莊襄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裏。始皇在北,故俗亦謂之“見子陵”。
〔3〕【索隱】杜原之東也。【正義】夏太後陵在萬年縣東南二十五裏。
〔4〕【索隱】按:宣帝元康元年起杜陵。《漢舊儀》武、昭、宣三陵皆三萬戶,計去此一百六十餘年也。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後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後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1〕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後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後於雍。〔2〕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3〕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王不忍致法。
〔1〕【集解】《說苑》曰:“毐與侍中左右貴臣博弈飲酒,醉,爭言而鬥,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假父也,寠人子何敢乃與我亢!’所與鬥者走,行白始皇。”【索隱】劉氏寠音其矩反。今俗本多作“屢”字,蓋相承錯耳,不近詞義。今按:《說苑》作“寠子”,言輕諸侍中,以為窮寠家之子也。
〔2〕【索隱】按:《說苑》雲遷太後棫陽宮。《地理誌》雍縣有棫陽宮,秦昭王所起也。
〔3〕【索隱】家謂家產資物,並沒入官,人口則遷之蜀也。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後於雍,歸複鹹陽,〔1〕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1〕【集解】徐廣曰:“入南宮。”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1〕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複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1〕【集解】徐廣曰:“十二年。”駰案:《皇覽》曰:“呂不韋塚在河南洛陽北邙道西大塚是也。民傳言呂母塚。不韋妻先葬,故其塚名‘呂母’也。”
始皇十九年,太後薨,諡為帝太後,〔1〕與莊襄王會葬茝陽。〔2〕
〔1〕【索隱】王劭雲“秦不用諡法,此蓋號耳”,其義亦當然也。始皇稱皇帝之後,故其母號為帝太後,豈謂誄列生時之行乎!
〔2〕【集解】徐廣曰:“一作‘芷陽’。”
太史公曰: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1〕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後璽發卒以反蘄年宮。〔2〕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疇,〔3〕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4〕
〔1〕【索隱】按:文信侯,不韋封也。嫪毐封長信侯。上文已言不韋封,此讚中言嫪毐得寵貴由不韋耳,今此合作“長信侯”也。
〔2〕【正義】蘄年宮在岐州城西故城內。
〔3〕【索隱】《地理誌》扶風有好畤縣也。
〔4〕【集解】《論語》曰:“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馬融曰:“此言佞人也。”
【索隱述讚】不韋釣奇,委質子楚。華陽立嗣,邯鄲獻女。及封河南,乃號仲父。徙蜀懲謗,懸金作語。籌策既成,富貴斯取。
《戰國策·秦策五》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1〕,見秦質子異人〔2〕,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願往事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