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者,陽翟〔1〕大賈〔2〕人也。往來販賤賣貴,〔3〕家累千金。
〔1〕【索隱】音狄,俗又音宅。《地理誌》縣名,屬潁川。按:《戰國策》以不韋為濮陽人,又記其事跡亦多,與此傳不同。班固雖雲太史公采《戰國策》,然為此傳當別有所聞見,故不全依彼說。或者劉向定《戰國策》時,以己異聞改彼書,遂令不與《史記》合也。《正義》陽翟,今河南府縣。
〔2〕【索隱】音古。鄭玄注《周禮》雲“行曰商,處曰賈”。
〔3〕【集解】徐廣曰:“一本雲‘陽翟大賈也,往來賤買貴賣’也。”【索隱】王劭賣音作育。案:育賣義同,今依義。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1〕為太子。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2〕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3〕子於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1〕【索隱】名柱,後立,是為孝文王也。
〔2〕【索隱】即莊襄王也。《戰國策》曰本名異人,後從趙還,不韋使以楚服見,王後悅之,曰“吾楚人也而子字之”乃變其名曰子楚也。
〔3〕【索隱】舊音致,今讀依此。《穀梁傳》曰“交質不及二伯”。《左傳》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1〕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2〕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3〕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4〕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5〕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子楚曰:“然。為之奈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1〕【索隱】按:下文雲“以五百金為進用”,宜依小顏讀為“贐”,音才刃反。進者,財也,古字假借之也。
〔2〕【集解】以子楚方財貨也。【正義】《戰國策》雲:“濮陽人呂不韋賈邯鄲,見秦質子異人,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主定國之贏幾倍?’曰:‘無數。’不韋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飽食;今定國立君,澤可遺後世,願往事之。’秦子異人質於趙,處於肇城,故往說之。乃說秦王後弟陽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門下無不居高官尊位,太子門下無貴者,而駿馬盈外廊,美女充後庭。王之春秋高矣,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今有計可以使君富千萬,寧於太山,必無危亡之患矣。’陽泉曰:‘請聞其說。’不韋曰:‘王年高矣,王後無子。子傒有承國之業,士倉又輔之。王一曰山陵崩,子傒立,士倉用事,王後之門必生蓬蒿。子楚異人,賢材也,棄在於趙,無母,引領西望,欲一得歸。王後誠請而立之,是異人無國有國,王後無子有子。’陽泉曰:‘諾。’入說王後,為請於趙而歸之。”
〔3〕【索隱】謂既解不韋所言之意,遂與密謀深語也。
〔4〕【正義】適音嫡。
〔5〕【索隱】毋音無。幾音冀。幾,望也。《左傳》曰“日月以幾”。《戰國策》曰“子傒承國之業”。高誘注雲“子傒,秦太子異人之異母兄弟也”。【正義】言子楚無望得為太子。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複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1〕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2〕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今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為適,夫人則竟世有寵於秦矣。”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閑〔3〕,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宮,不幸無子,願得子楚立以為適嗣,以托妾身。”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