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養陰,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之月經過多,伴有氣短懶言、倦怠乏力、不思飲食等氣虛之象者。
(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
涼血固真湯
(組成)歸身(酒浸洗曬幹)3克 川芎3克 白芍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生芩3克 香附(童便浸)3克 續斷3克 柴胡3克 丹參3克 白術3克 荊芥穗3克 黃柏(微炒)3克
(用法)上銼作1服,水600毫升煎400毫升,食前溫服。
(功效)養陰清熱止血。
(主治)虛熱之月經過多、月經先期。
(來源)《婦科約囊萬金方》
小薊湯
(組成)小薊莖葉汁(洗、切、研)300毫升 生地黃汁300毫升 白術(細銼)15克
(製法)上以水300毫升同煎,取一半,去渣。
(用法)分2服。
(功效)滋陰清熱,止血調經。
(主治)虛熱之月經過多。
(來源)《全生指迷方》
靈脂散
(組成)五靈脂不拘多少。
(製法)將五靈脂炒盡煙,為末。
(用法)每服3克,溫酒調服。
(功效)活血止血。
(主治)血瘀之月經過多。
(來源)《種杏仙方》
飲食療法
參棗米飯
(組成)黨參40克 大棗20克 糯米250克 白糖50克
(製法)將黨參、大棗放在瓷鍋內加水泡發,然後煎煮30分鍾左右,撈出黨參、大棗,藥液備用;再將糯米放在大瓷碗中加水蒸熟扣在盤中,把黨參、大棗擺在糯米飯麵上,將藥液加白糖煎成濃汁倒在棗飯上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1次。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氣虛之月經過多。
(說明)本方常用於因脾氣虛弱不能統血之月經先期、量多、崩漏等症,素體脾胃虛弱者可常食用。
(來源)《醒園錄》
荷葉藕節煎
(組成)鮮荷葉1張藕節(或藕節炭)15克
(製法)將荷葉切絲洗淨,與藕節同煮或汁,去渣。
(用法)不拘時頻頻飲之。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之月經過多。
(來源)《食物與治病》
薺菜燉肉
(組成)鮮薺菜30克 豬瘦肉120克 (或烏賊魚)蔥 薑 大料 桂皮 醬油 料酒 精鹽各適量
(製法)將鮮薺菜洗淨切碎,將豬瘦肉切成核桃大塊,放入鍋肉加醬油及水燒開,撇去浮沫後,放人調料煮至肉酥爛,加鮮薺菜煮十餘分鍾即可。
(用法)每日1次,佐餐。
(功效)涼肝止血。
(主治)血熱之月經過多。
(來源)《常見藥用食物》
烏梅糖水
(組成)烏梅肉15克 紅糖適量
(製法)烏梅肉洗淨,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調去瘴,溫服,每日2次。
(功效)收斂生津止血。
(主治)月經過多。
(說明)民間常用以治療崩漏、月經過多患者有顯效。
(來源)《飲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