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上藥共為細末,醋製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6~9克,空腹時淡醋湯送下。
(功效)溫經暖宮。
(主治)虛寒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方以補氣血、溫下焦為重,多用於胞宮虛寒之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帶下等症。本方亦可用做湯劑,劑量減為上述劑量的十分之一。
(來源)《遊世保元》
飲食療法
桂皮山楂煎
(組成)肉桂6克 山楂肉10克 紅糖30克
(製法)將肉桂、山楂肉洗淨,加水適量,煮數沸後人紅糖,再煮數沸。
(用法)去渣,渴湯,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血寒之月經後期。
(來源)《常見病的飲食療法》
薑棗紅糖湯
(組成)幹薑30克 大棗30克 紅糖30克
(製法)將二藥洗淨,幹薑切片,大棗去核,加入紅糖、水適量煎。
(用法)吃棗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經散寒。
(主治)血寒之月經後期。
(來源)《中國藥膳學》
當歸生薑羊肉湯
(組成)當歸15克 生薑30克 山羊肉250克
(製法)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與羊肉同燉至熟軟,調入鹽、味精、黃酒即成。
(用法)食羊肉飲湯,每日1次。
(功效)補虛溫中,養血調經。
(主治)血虛偏寒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方中可以幹薑易生薑,以增強溫陽之力。
(來源)《金匱要略》
當歸粥
(組成)當歸15克 粳米50克 紅棗5枚 砂糖適量
(製法)取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毫升,先煎濃汁約100毫升,去渣取汁,人粳米、紅棗,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粥熟後加入砂糖。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頓服,連服5~10天。
(功效)養血、活血、調經。
(主治)血虛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粥具有較好的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之作用,故還常用於氣血不足之閉經、痛經及血虛便秘者。
(來源)《中國藥粥譜》
歸脾麥片粥
(組成)黨參 黃芪各15克 當歸 棗仁 甘草各10克 丹參12克 桂枝5克 熟地30克 麥片60克 桂圓肉20克 大棗5枚
(製法)前8味藥先以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加水1000毫升,煎汁去渣,入麥片、大棗(去核)、桂圓肉,共煮為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頓服,5~10天為1療程。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補血。
(主治)血虛之月經後期。
(來源)《常見病的飲食療法》
月季花湯
(組成)月季花3~5朵冰糖適量黃酒10毫升
(製法)將月季花洗淨,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入冰糖、黃酒即成。
(用法)溫熱服,每日1次。
(功效)行氣活血調經。
(主治)氣鬱血滯之月經後期。
(說明)血熱、血虛者勿用。
(來源)《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