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車禍(1 / 2)

概述

月經周期延後七天以上,甚至四、五十日一行者,稱為“月經後期”。如僅延後三、五天,並無其他不適者;或偶爾延後一次,下次仍如期來潮者;或青春期初潮後數月內,或更年期月經時有延後,無伴有其他症候者,均不作“月經後期”論。

本病聲病機理可分虛實兩類。虛者,或因營血虧虛,經脈失養;或因陽虛內寒,生化失期,以致衝任不充。實者,或因寒邪凝滯,血行不暢;或因氣鬱血滯,以致衝任阻滯。衝任不充、衝任阻滯,則血海不能按時滿溢,而發生月經後期。月經後期伴經量過少,無論虛實,常可發展為閉經。

臨床(分型)表現

血虛型 經期延後,量少,色淡紅,質清。或小腹綿綿作痛,或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或手足發麻,麵色蒼白或萎黃,唇舌淡白,脈細無力。

血寒型 經期延後,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減。麵色青白,或畏寒肢冷,舌紫而黯,或有瘀點,苔白,脈沉緊或沉澀。

虛寒型 經期延後,量少或正常,色黯淡,質清稀,無血塊,小腹冷痛,喜熱喜按。腰酸無力,或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苔白,脈沉遲或細弱。

氣滯型 經期延後,量少或正常,色質正常或色紅質稠,行而不暢,或有小血塊,小腹脹痛,按之不減。精神鬱悶,胸脅脹滿不舒,善歎息,或乳房脹痛,舌質正常或偏紅,苔正常或薄黃,脈弦或弦數。

藥物療法

益母勝金丹

(組成)當歸12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丹參9克 白術12克 茺蔚子12克 香附12克 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於經前服用,每日1次,連服3~5次。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種子。(主治)血虛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方還常用於因血虛所致月經量少、婚後久不孕者。

(來源)《醫學心悟》

澤蘭湯

(組成)澤蘭12克 當歸12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功效)養血通經。

(主治)血虛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方補而不滯,行而不峻,養血以通經,用之最宜。還常用於血虛之月經量少、閉經等症。平時、經前皆可服用。

(來源)《婦人大全良方》

調經養榮湯

(組成)當歸12克 川芎9克 人參6克 白術12克 陳皮6克

(用法)薑煎服。

(功效)益氣養血調經。

(主治)血虛之月經後期。

(來源)《女科濟陰要語萬金方》

過期飲

(組成)當歸 白芍 熟地 香附各6克 川芎3克 紅花2.1克 桃仁泥1.8克 莪術 木通各1.5克 甘草(炙)5克 肉桂1.5克

(用法)水煎。食前調服。每日1次。

(功效)養血活血,理氣通經。

(主治)血虛氣滯瘀阻之月經後期。

(說明)本方通經逐瘀意在因勢利導,最適用於月經過期未行之時,一般多不用於經後。

(來源)《程氏易簡方論》

當歸四逆湯

(組成)當歸9克 桂枝9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大棗9克 通草6克 細辛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功效)溫經散寒,養血止痛。

(主治)血寒之月經後期。

艾附暖宮丸

(組成)艾葉90克 香附180克 當歸90克 續斷45克 吳萸60克 川芎60克 黃芪60克 生地30克 官桂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