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郭子儀智奪函穀關 張守躬失計落馬坡(1)(2 / 2)

高峰寒和他的人馬突然點亮了燈籠火把,引弓搭箭地喝令叛軍投降。敵人正在睡夢中,聽到喊聲,紛紛從睡夢中驚醒,還不知是怎麼回事,便匆忙跑出房門一看,外麵大隊唐軍已將他們包圍。吳淳一瞧眼前陣勢,忙提刀奔出房門,招呼大家往外衝殺。就見對麵一將控弓引箭地對著自己,並且高聲喊道:“吳淳,你們已被包圍了,快快放下兵器,不怕死的盡管往前來。”

另一將躍馬立在火光中,手裏拈著一把飛刀,高聲喊道:“快快繳械投降,若不然,你們看看本將軍的手段。”說著話,他手一揚,中軍旗杆上的繩索被斬斷,那麵繡著“吳”字的大旗飄落地上。眾叛軍全被震懾住了,紛紛扔了手中的兵刃。

吳淳見自己的部下已喪失信心,紛紛放下武器,便也垂頭喪氣地扔掉了手中的大刀。薛小魚他們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叛軍,便派人告訴了郭晤:“叛軍無一漏網,全部繳械投降,請馬上稟告元帥知道。”

第二天中午,郭子儀的大軍到了單家集,郭晤他們早為元帥搭好了中軍帳。午飯後,元帥升帳,眾將紛紛走進大帳聽令。元帥命將吳淳帶上來,他要親自審問。

吳淳三十多歲,滿臉胡須,是條五大三粗的漢子。進帳後看到郭子儀便忙跪倒,低頭不語。郭元帥威嚴地問道:“帳下所跪何人?叫什麼名字?”“小人叫吳淳,是靈寶將軍韓子通的部下。”郭元帥道:“汝今被我軍擒獲,願意歸降本帥否?”“小人既被擒獲,願意投降。”

郭元帥麵色和藹了許多,繼續道:“那好,既然願意投降,就把你知道的事情都告訴本帥。”吳淳抬眼看了一下郭子儀,忙道:“不知元帥大人想知道什麼事情?”

郭子儀道:“靈寶守軍有多少人?最近是否又增添了兵馬?”吳淳回道:

“靈寶原有三萬人馬,前幾天安慶緒又派張守躬帶了兩萬人馬增援靈寶守軍,現有五萬人馬。”

“張守躬?他也到了靈寶城?”郭子儀心裏一驚,急忙問道。

“是的,他昨晚就到了靈寶城。”

郭子儀原本想用計智取靈寶城,現在知道張守躬到了靈寶,便心中猶豫起來。此人非常精細,若被他識破計謀,智取不能,反被恥笑,心中暗自躊躇起來。他命人將吳淳帶下去,安排讓投降的士兵們吃飽肚子,不許虐待他們。

郭子儀思考良久,命留下崔漪、元稹、郭曜和陸岩,其餘眾將退下。他起身走下帥座,來回踱著步,腦子裏急速地思考著破敵之法。崔漪道:“元帥剛才聽到張守躬到了靈寶,是不是感到吃驚?此人下官不熟悉,他是否很會用兵?”

郭子儀停下腳步道:“張守躬和我有過一段交往,對其知之甚深。當年我任甘州將軍,他是肅州折衝都尉。後來我調回長安,任長安皇城兵馬指揮使。

他也調回長安,是我部下千牛衛中郎將。我二人相處機會甚多,知他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對兵書戰策頗有研究。我出任朔方鎮節度使後,他也調往河東為將,很多年沒有來往了。據說安祿山叛亂後,派史思明攻占山西各縣府,多是不戰自敗,聞風而降。唯獨絳城圍攻三月而不下,正是張守躬守城。氣得史思明無可奈何,隻得派人下說辭,威逼利誘,勸張守躬投降了叛軍。本帥原計劃命我軍化裝偷襲靈寶城,現在看來不行。張守躬上次中了咱們之計,丟了絳城,這次增援靈寶,他會更加謹慎小心。弄不好會葬送我軍偷襲的人馬,咱們還是另想計策吧!”

崔漪道:“元帥既然知道此人精細謹慎,上次又吃了虧,還是小心為好。

元帥是否已有主意了?”郭子儀搖了搖頭沒吭氣,繼續踱著步。陸岩道:“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如今知靈寶偷襲不成,父帥可否舍棄靈寶,繞道進攻函穀關,那時敵人必然來救,我軍便可尋找戰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既能破函穀關,又能拿下靈寶城。”

郭子儀眼睛一亮,讚許地點頭道:“此辦法不錯,好主意。不過韓子通乃是一莽夫,容易瞞過。張守躬這個人卻精得很,還得計中有計,方能奏效。郭曜,你帶大部人馬就此出發,大張聲勢逼向靈寶城,揚言奪取靈寶,使敵疑懼之!為父帶領陸岩諸將,率三萬人馬繞道偷襲函穀關,然後如此這般,方能既破函穀,又奪靈寶,敗韓子通必矣!”大家點頭稱是,分頭去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