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養護你的心靈(三)(1 / 3)

4.10遠離負麵情緒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的時候。偶然心情不好很正常,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調整,不讓負麵情緒持續過久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調整負麵情緒,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能量排泄法

對不良情緒所產生的能量可用各種辦法加以調整。例如,當生氣和憤怒時,可以到空曠的地方去大喊幾聲,或者去參加一些重體力勞動,也可以進行比較劇烈的體育活動,跑兩圈,扔幾個鉛球,把心理的能量變為體力上的能量釋放出去,氣也就順些了。

在過度痛苦和悲傷時,哭也不失為一種排解不良情緒的有效辦法。哭也可以釋放能量,調整機體平衡。在親人和摯友麵前痛哭,是一種真實感情的爆發。大哭一場,痛苦和悲傷的情緒就減少了許多,心情就會痛快多了。

現代科學證明,流眼淚並非懦弱的表示。研究發現,情緒性的眼淚和別的眼淚不同,它會有一種有毒的生物化學物質,會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通過流淚,把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對身體自然有利。據觀察,長期壓抑、不流眼淚的人,患病要比常流淚的人多1倍。所以該哭當哭,該笑當笑,把握適度,會使你的心裏好受多了。

2.語言暗示法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心理活動,語言暗示對人的心理乃至行為都有著奇妙的作用。當不良情緒要爆發或感到心中十分壓抑的時候,可以通過語言的暗示作用來調整和放鬆心理上的緊張,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當你將要發怒的時候,可以用語言來暗示自己:“別做蠢事,發怒是無能的表現。發怒既傷自己,又傷別人,還於事無補。”這樣的自我提醒,就會使心情平靜一些。

3.貼近大自然法

大自然的景色,能擴大胸懷,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對於調節人的心理活動有很好的效果。心緒不好或感到心理壓力大、悶悶不樂時,千萬不要一個人關在屋子裏生悶氣,苦惱自己。而應該走出去,到環境優美、空氣宜人的花園、郊外,甚至是農村的田園小路上去走一走,舒緩一下心緒,去除一些煩惱。而且長期處於緊張工作狀態的人,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對於保持身體健康、調解身心緊張大有益處。

4.請人疏導法

人的情緒受到壓抑時,應把心中的苦惱傾訴出來,如果長時間地強行壓抑不良情緒的外露,就會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光靠自我控製、自我調節還遠遠不夠,可以找一個親人、好友或可以信賴的人傾訴自己的苦惱,求得別人的幫助和指點。有些事情其實並不像當事者想的那麼嚴重,然而一旦鑽進牛角尖,就越急越生氣,如果請旁觀者指導一下,可能就會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5.自我激勵法

自我激勵是人們精神活動的動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方法:在遇到困難、挫折、打擊、逆境、不幸而痛苦時,善於用堅定的信念、名言警句、榜樣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激勵自己,使自己產生與痛苦作鬥爭的勇氣和力量。

6.創造歡樂法

心緒不佳、煩惱苦悶時,覺得周圍一切都是暗淡的,看到高興的事也笑不起來。這時候如果想辦法讓自己高興起來,笑起來,一切煩惱就會拋到九霄雲外了。笑不僅能去掉煩惱,而且可以調解精神,促進身體健康,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

4.11凡事往好處想

你曾經有過杞人憂天的經驗嗎?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有一天早晨起得太晚,你不禁心想:“糟糕,起得太晚了,一定會碰上大塞車,上班鐵定會遲到。如果到得太晚,老板肯定會對我不高興,搞不好會要我走人。萬一我失業了,房屋貸款怎麼辦?如果不能及時還貸,房子被銀行收走了,我住哪兒去?沒錢又沒地方可去,我一定得挨餓,搞不好還會橫死街頭呢!而這些都是起因於今天這麼晚起!”

也許你會覺得這一路推演下來未免太誇張了點,沒錯,是稍嫌誇張了點,不過,類似這樣的杯弓蛇影你絕不會沒有過。

為了明天更好,每個人無不戰戰兢兢地過活,誰都害怕今天所有的一切明天會化為泡影,所以,恐懼感就油然而生了。

適當的恐懼感當然是促進我們奮發向上的助力;沒有了它,大多數的人就失去了激發自己向上的原動力,也就是沒了奮鬥動機。但是,過度恐懼卻也不是件好事,隻會讓我們成天憂心,久而久之成了習慣,甚至於內化成個人的性格,變成無事不憂、無事不慮,反而綁手綁腳,讓你啥事也做不了。

凡事往壞處想的人往往會憂傷、悲觀,消極地看待未來。他們缺乏積極思考問題的靈活性,相反,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產生阻撓或抵觸情緒。

如果凡事能夠往好處想,憂慮就會減輕不少。以前麵的例子來說,雖然晚起了,也可以安慰自己:“說不定趕上班的人今天都起早了,一路過去都暢通無阻。萬一塞車了,老板可能也還沒到。就算被他逮到了,頂多也是刮一頓,沒什麼事的……”

你要怎麼想,這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但是你應該在生活中養成積極的心態。如果你凡事往好處想,你就能夠永遠保持創造力,並且能夠積極發揮自己所有的力量;你會矢誌不移地完成自己的目標,並且努力體會這一過程;在任何環境下,你都會盡可能尋找美好的事物。相反,凡事往壞處想的人總是無精打采,難以集中精力。凡事往壞處想會吞噬我們的靈性,引發許多有害的情緒:惱怒、困惑、焦慮、沮喪以及挫折感。消極的情緒還會削弱我們的免疫係統——心理確實會影響生理。

當你因處境不利而感到憂慮時,你要問自己:“在當前的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我能做些什麼事讓情況變得更好?”問你自己:“我是否做錯了什麼?”如果你確實犯了錯誤,你怎麼才能彌補?你是否盡了最大的努力?你是否努力以積極的姿態考慮當前的情況?你是否覺得自己其實在擔憂一些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想戰勝憂慮的傾向,那麼可以從一個簡單的辦法著手——讓自己擁有積極的能量。你要選擇健康的、平衡的飲食,不要吃得太多,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目前正處在艱難時期,那就盡量格外多睡點覺。當我們筋疲力盡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更消極,而不是更積極,看待事物也會更悲觀,而不是更樂觀。疲勞和緊張會加重憂慮。

積極的情緒可以控製過度的憂慮和緊張。當你發現自己有消極的念頭時,要立刻想一些積極的事情,並且抓住這個積極的念頭,保持十幾秒鍾。自己看著手表上的秒針計算時間。研究表明,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說明你的意識中已經有了積極的能量。你就從這一點做起吧。

我們從經驗中得知,萬事萬物都井然有序,有些規則是顛撲不破的。凡事往壞處想是危險的——因為壞事總是會接踵而至。即使你整天憂心忡忡,也不能阻止壞事發生;相反,恰恰因為你不相信問題能得到滿意的解決,所以壞事才發生了。如果你的眼睛在尋找美麗,那你會發現美麗無處不在:一朵花、一片樹葉、一個肥皂泡、一縷陽光……它們都是美麗的。如果你的眼睛在尋找醜惡,那你也會如願以償:一堆垃圾、牆壁上的塗鴉、戰爭或恐怖行動……它們都是醜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