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春秋亂糟糟,戰國不遠了。當人類離開地球,跨入星際時,就有了足夠的空間,施展禁忌武器,而不會因為地狹,都擠在地球而受到威脅,害怕一起滅亡,畏手畏腳。這個時代,是星際的前夜,最後的寧靜,和平即將逝去,爭霸將要到來。抬頭仰望星空,那裏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資源,等待我們去爭奪。
曆史就是這麼可笑,有人棄之如蔽屣,有人視之為珍寶,在不斷的曆史輪回中,最後才發現一切殊途同歸。曆史就是個大車輪,旋轉著,不斷輪回,不斷前進。未來的人類世界,可能真就如三國演義開頭講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不知下一輪新的爭霸中,是否真會有大統一的國家出現,是否真會經曆新的民族大融合,也不知它會從什麼時候開始,以什麼樣的手段,是誰融合了誰。
曆史總是在不斷重複,由一隅走向一大洲,再走向全球。西方從發揮人的最大才能入手,東方以人的道德為開端,走到最後還是要講德才兼備,這兩種路,又能說誰對誰錯。反倒是可以嚐試兼東西之長,吸取各自教訓,以最快的速度走完這段曆程。
失敗並不等於落後,反倒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素材來反思。最重要的是不能氣餒,不去自甘墮落,不要隨便的掩蓋曆史事實,自欺欺人。要如上古史家,實事求是,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曆史不僅是前人的墓誌銘,也是後來者的方向標,前車之鑒。不是勝利者的戰利品,隨便可以打扮的小姑娘,是我們規劃未來的重要資料。把方向引錯了,或是隱瞞了前方的大坑,那就不是值得驕傲的事,而是要坑害自己的子孫後代。
人最重要的是知恥而後勇,奮起拚搏。春秋已到,戰國不遠,像漢朝人以及漢朝之前的祖先一樣吧,大喊著十世之仇猶可報,去奮力拚搏,拚命追趕。這大複仇主義裏,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是那知恥而後勇的追趕超越。這才是強者的品質,強者不是以力量的強弱來衡量的,他不是鬣狗,力量強時,齜牙咧嘴,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力量弱時,低頭夾尾,垂頭喪氣,落荒而逃。強者是老子筆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非是不爭,乃是胸懷若海,若處下流,而江河自歸。
強者無德,強者無才,以天下人之德為德,以天下人之才為才,一人之德才豈能與之相抗。故以一人德才治家者,可治一國。棄一人德才而用天下德才者,可平天下。強者首重自身,問德才兼否?其次重在用人。而國者重在其民,民有德才而國自強。
這一刻,從李星沉身上,吳謙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想到了自己日後該走的道路,想到了東西方的不同,想到了前後百年時代的差異。他忽然悟了,自己所站的這片土地,生活在上麵的人民,現在沒有西化的融合,他們所擁有的道德觀念還是封建社會傳承下來的那一套仁者無敵的理念,很淳樸的期盼仁君統治他們,照顧他們,給他們帶來幸福。可能整個統治階層已經不把這一套當回事,隻做一些表麵功夫,可底層的老百姓吃這一套。他要做的,不是全盤接受西方社會的那一套製度文化,這隻會讓他的政權水土不服。他要做的不是改變環境,而是去適應環境,用西方的製度,代入東方的道德標準,如同西方將利益至上帶來的惡魔鎖近牢籠,他也要用製度將過高道德標準帶來的虛偽給統統剔除,他要將這套流傳下來的道德準則變成詳細的可以一點一點看到的標準,將這標準去告訴百姓,讓他拿著這套標準,用選票去選擇心目中合格的父母官。隻要有了製衡的製度,他相信就是百姓不在以德為先,也不過是從東方的傳統道德變成近似西方的民主文化,利益至上。這一切都是百姓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差,也不過是一個類似西方的社會,又會差到哪裏去。最關鍵的要有標準,有可行的方法,有可靠的製度,而不是在嘴炮中,在空想中搖擺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