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條來華前後(1)(3 / 3)

近兩年來,日本為了補充兵員或頂替應征入伍的日本工人去日本工廠做工,已向南京政府要了五批苦力,總數已達一百三十五萬人。現在已是第六次要苦力了。加之和平軍也不斷抽壯丁補員,淪陷區已有五百八十多個村莊找不到一個十八歲至四十五歲的青壯年男性。這些村莊,被老百姓稱為“寡婦村”。

汪精衛的話剛說完,葉蓬給他打來電話,說五天過去了,各省市總共隻抽到兩萬一千二百個苦力,都說完不成任務,因為實在沒有這麼多的苦力可抽。

“為了支援日本奪取大東亞戰爭全勝,二十萬苦力一個也不能少。”汪精衛對著話筒說,“我看這樣吧!如果我們管轄的地區實在抽不到這麼多的苦力,那就向老蔣統治的地區打主意。孛孛兄你親自指揮,派八個軍分赴八個地區抓苦力。至於去哪八個地區,我再考慮一下。喂,我要丁默邨先生協助你,他在老蔣統治區搞慰安婦的招募工作很有經驗,有他協助保險你旗開得勝。”

他放下話筒,返回原處坐下。“事先未與諸位常委磋商,我這個自作主張相信諸位會同意。”他在一片同意聲中又說,“去哪八個地區好?我看就去河南的商丘地區和信陽地區,山東的棗莊地區和臨沂地區,福建的漳州地區和泉州地區,浙江的溫州地區和廣東的梅縣地區。因為這八個地區與日軍的占領區相毗連,可進可退,也便於日軍協助我們行動。等會兒,我給畑俊六總司令打電話,請他通知有關日軍部隊與我們的和平軍密切合作。”

“從長遠計,建議多抓一點,多多益善。”陳公博說,“因為日本還會不斷向我們索取苦力,我們的和平軍也需要不斷補員。”

“同意。”汪精衛說。

“建議在抓苦力的同時,也順便再弄一批慰安婦。”丁默邨說,“不知領袖的意見怎樣?”

“可以。”汪精衛沉思著說,“為了從經濟上打擊重慶政權,也是為了從經濟上進一步支援日本,盡可能地在這八個地區搞一批糧食和布匹,特別是多搞點白布,日本拿去染成土黃色就可以做軍裝。”他把臉轉向丁默邨,“你現在就退席去參謀本部,與孛孛一道研究具體的行動方案。”待丁默邨起身要走,他又吩咐一句:“爭取一個星期內完成任務。”

丁默邨走後,汪精衛對大家說:“我們派遠征軍參戰的事,不宜與東條首相通電話,通電話往往容易泄密。還是請重行兄以我的特使身份去東京,直接與東條首相磋商為好。”

“好!我去東京一趟。”褚民誼說。接著,就進一步動員一切宣傳工具造輿論,從政治上支持日本奪取太平洋戰爭的勝利進行一番研究,直到上午十一點才散會。

第二天上午九點,褚民誼正準備啟程赴東京,日本駐南京大使重光葵來見汪精衛,說東條英機決定於三月十三日抵南京進行國事訪問。頓時,一種非朦朧的幸福感,縈繞汪精衛的全身。這種幸福感是不平靜的,可這種不平靜對他卻是親切的。於是,汪精衛取消了褚民誼的東京之行,馬上召集常委們開會,研究如何迎接東條的到來。南京政府成立三年來,東條是第一位日本在任首相訪問南京,大家都感到臉上有光,也感到有了主心骨,仿佛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光明,竟然忘卻了心中的種種憂悒。

七天後的十二日上午,丁默邨和葉蓬懷著勝利的喜悅,向汪精衛、陳璧君、陳公博和周佛海彙報在八個地區抓苦力、抓女人和搶劫糧食、布匹的情況。盡管重慶軍隊受到突然襲擊,但在猝不及防和寡不敵眾的困境中,進行堅決的抵抗。結果以重慶軍隊傷亡五萬六千三百多人,和平軍傷亡六萬九千五百多人,日軍傷亡兩千四百多人,獲得苦力六十七萬六千五百多人,符合做慰安婦標準的中青年女人四十二萬六千五百多人,糧食四百八十五萬多斤,包括八萬五千六百四十匹白布在內的各種布料四十九萬六千四百匹,以及兩萬六千五百塊銀元、兩百四十八根金條和其他物資。陳璧君、陳公博、周佛海興奮不已,認為和平軍雖然付出很大的代價,但得到這麼多的苦力和女人,得到這麼大的一筆財富,很值得。汪精衛更是樂不可支,歡笑著說:“這是迎接東條首相訪華的最好禮物!有了這些苦力、女人和財富,我們在東條首相心目中的地位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