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算計(2)(2 / 3)

皇帝拂袖下了台階,上了禦輦,旋即離開了永壽宮。

蕭湛快速跟了上去。

皇帝再度回到蔣恭嬪這邊,大殿內還是滿滿的人,滿滿的靜默,一個個都是垂著眼簾隻看腳下,像是木頭樁子似的一動不動,氣氛古怪極了。

“好了,沒事了。”皇帝步伐沉穩地走進來,平靜地說道:“今兒是端午佳節,大家正該熱熱鬧鬧吃粽子的時候,既然恭嬪這邊隻是不小心走水,又沒有人員傷亡,大家還是各自先過節吧。”

眾人齊聲應道:“是。”

皇帝又看向蔣恭嬪,說道:“你暫時安排一下桂美人,西配殿被燒,朕已經讓人先行封鎖了。”

“是,臣妾領旨。”蔣恭嬪心頭一跳,似乎嗅到了陰謀的味道——能讓皇帝對太後露出不滿,急著送人而不發作鳳氏的陰謀!這陰謀背後到底會牽扯出什麼?如果有人故意縱火,那下手的人又會是誰?皇帝看自己的臉色還算和善,那麼應該是和自己不相幹了。

想到此,蔣恭嬪不由悄悄鬆了一口氣。

“走吧。”皇帝領著眾位皇子一起出殿,不再多說。

蕭鐸跟著來了一趟,一句話都沒有跟鳳鸞說上,臨走前,隻來得及跟母親和端王妃點了點頭,示意沒事,然後匆匆看了鳳鸞一眼,悄悄跟她擺了擺手。鳳鸞也不便說話,輕輕點頭。

太後走了,皇帝也領著眾人走了,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和剛才那種緊張詭異的安靜不同,這會兒氣氛緩和,大家都露出鬆了一口氣的神色。隻有桂美人一臉失望,皇帝根本就沒有多看自己一眼。合著今兒是白摔了?早知如此,自己還不如好生生地走出來,折騰這一番到底圖個啥啊?腳踝還怪疼的呢。

蔣恭嬪掃了她一眼,這會兒沒工夫去琢磨她心裏的小九九,吩咐道:“先將桂美人安置在後麵偏殿,過去歇著吧。”

“是。”桂美人委委屈屈地福了福,無奈地走了。

蔣恭嬪攆了身邊服侍的人,帶了幾分疑惑,朝王詡問道:“王公公,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西配殿的事兒,是不是有人私下故意縱火?”

王詡微笑回道:“娘娘,皇上說了,西配殿是不小心走水的。”意思是,不要沒事兒再攪和進來了。

蔣恭嬪被他噎了一下,但是顧及皇帝,沒敢再問,也沒有對王詡發作。隻是心下不停琢磨,會是誰呢?能讓皇帝都有所顧忌的人,隻怕來頭不小。

酈邑長公主揉了揉肩膀,悠悠道:“哎,今兒可真是累得慌,先回去了。”招手拉了鳳鸞,“阿鸞,走,到我府裏吃好粽子去。”

鳳鸞便朝蔣恭嬪福了福,“娘娘,妾身先告退了。”又對端王妃告了個假,“我先去一趟長公主府,稍後便回。”

蔣恭嬪和端王妃哪敢留她?不是怕她,實在是長公主殿下惹不起。一個道:“去吧,去吧,好好陪著長公主說話。”另一個道:“沒事,晚點回來也沒關係。”

鳳鸞今兒無故被秦太後潑了汙水,雖說沒被沾上,可她也煩,因而沒多加客套便跟著酈邑長公主出去了。到了門外,雖然不方便詢問王詡內幕,但還是跟他道了聲謝,“今兒多謝王公公辛苦走動,替我解了圍。”

王詡抬頭看了她一眼,目光閃爍,旋即道:“不敢當,這是奴才分內的事。”彎腰替她掀起了車簾子,“今兒進宮之前,端王殿下就怕側妃身邊會出事,一早就安排了人守在宮門口,防止閑雜人等出入,所以才能順利摸清事實。”他垂下眼簾,“側妃要謝,還是回去多謝端王殿下吧。”

鳳鸞聽著他那語調,平平的,但卻有一種千回百轉的曲折韻味,仿佛蘊含了別樣情緒,是什麼?她不由抬眸,想要看清楚他眼裏的表情,下一瞬,車簾子卻被他給合上了。

馬車開始嘚嘚往前行進,搖晃不定。

鳳鸞心思一陣漂浮。自己給他道謝,他自謙不敢當還算平常,但為何突然說起蕭鐸的安排,還讓自己感謝蕭鐸呢?王詡好像不希望自己感激他,但是他辦事得力,為自己解決了秦太後的麻煩,自己感謝他也是應該的。他怕什麼?為何要突然轉移到蕭鐸身上?

恍惚間,心頭忽然猛地一跳,不由想起之前寧國公主的那番混賬話,以及蕭鐸對他的隱隱醋意。所以他這是怕自己太過感激他,對他示好,會惹得蕭鐸不滿?於是寧願不居其功,也要韜光養晦。是怕惹事,為了他自己的安危著想嗎?可是剛才有一瞬,分明在他眼裏看到了對自己的擔憂和憐憫。那目光像是在水底綻放盛開的清蓮,清澈而晶瑩。

鳳鸞微微蹙眉,心中一點懵懵懂懂的迷惑,又有一點了悟,但仿佛隔了一層白霧蒙蒙的薄靄,隻需要再靠近一些,撥開,就可以看清楚了。

她搖搖頭,打斷了這份不合時宜的思緒。

這是鳳鸞第一次來到酈邑長公主府,久聞盛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宇非凡。

府邸正中是先帝禦筆親書的匾額,左右各自矗立一尊猙獰威武的石獅子。跟著往裏走進去,那氣勢十足的百鳥飛天高大影壁,九曲十八折丹青描繪回廊,每一處都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整個公主府布置得恍若一座仙宮。

到了內院,一路上都是瓊枝玉樹、紗羅縹緲的景象。

鳳鸞感受著一陣陣的襲人幽香,心下默默讚歎,對比之下,別說端王府那種含蓄內斂的風格,就是母親一貫奢華精致的海棠春塢,也是沒法比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