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4)(1 / 3)

那是人類製造飛機飛在空中的第一次成功,——現在那一天(十二月十七日)是全美國慶祝的“航空日”——但當時並沒有人注意到那兩個弟兄的試驗,但這兩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腳踏車修理匠人,他們並不失望,他們繼續試飛,繼續改良他們的飛機,一直到四年半之後(1908年5月),才有重要的報紙來報導那兩個人的試飛,那時候,他們已能在空中飛三十八分鍾了!這四十年中,航空工程的大發展,航空工業的大發展,這是你們學工程的人都知道的,航空工業在最近三十年裏已成了世界最大工業的一種。

我第一次看見飛機是在一九一二年。我第一次坐飛機是在一九三○年(三十年前)。我第一次飛過太平洋是在二十三年前(1937);第一次飛過大西洋是在十五年前(1945)。當我第一次飛渡太平洋的時候,從香港到舊金山總共費了七天!去年我第一次坐Jet機,從舊金山到紐約,五個半鍾點飛了三千英裏!下月初,我又得飛過太平洋,當天中午起飛,當天晚上就到美國西岸了!

五十七年前,KittyHawk沙灘上兩個腳踏車修理匠人自造的一個飛機居然在空中飛起了十二秒鍾,那十二秒鍾的飛行就給人類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打開了人類的航空時代。

這不夠叫我們深信“努力不會白費”的人生觀嗎?

古人說:“信心可以移山”,又說:“功不唐捐”(唐是空的意思),又說:“隻要功夫深,生鐵磨成繡花針。”

青年的朋友,你們有這種信心沒有?

工程師的人生觀

今天要趕十點四十分鍾的飛機到台東,所以隻能很簡單地說幾句話,很為抱歉。報上說我作學術講演,這是不敢當。我是來向工學院拜壽的。昨夜我問秦院長希望我送什麼禮物。晚上想想,認為最好的禮物,是講講工程師的思想史同哲學史。所以我便以此送給各位。

究竟什麼算是工程師的哲學呢?什麼算是工程師的人生觀呢?因為時間很短,我當然不能把這個大的題目講得滿意,隻是提出幾點意思,給現在的工程師同將來的工程師作個參考。法國從前有一位科學家柏格生Bergson說:“人是製器的動物。”過去有許多人說:“人是有效力的動物。”也有許多人說:“人是理智的動物。”而柏格生說:“人是能夠製造器具的動物。”這個初造器具的動物,是工程師的老祖宗。什麼叫做工程師呢?工程師的作用,在能夠找出自然界的利益,強迫自然世界把它的利益一個一個貢獻出來;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製自然,以減除人的痛苦,增加人的幸福。這是工程師哲學的簡單說法。

大家都承認:學作工程師的,每天在課堂裏麵上應該上的課,在試驗室裏麵作應該作的試驗,也許忽略了最大的目標,或者忽略了真正的基本——工程師的人生觀。所以這個題目,是值得我們考慮的。

昨天在工學院教授座談會中,我說:我到了六十二歲,還不知道我專門學的什麼。起初學農;以後弄弄文學、弄弄哲學、弄弄曆史;現在搞《水經注》,人家說我改弄地理。也許六十五歲以後七十歲的時候,說不定要到工學院作學生;隻怕工學院的先生們不願意收一個老學徒,說“老狗教不會新把戲”。今天在工學院作學生不夠資格的人,要來談談現在的工程師同將來的工程師的人生觀,實屬狂妄,就是,有點大膽。不過我覺得我這個意思,值得提出來說說。人是能夠製造器具的動物,別的動物,也有能夠製造東西的,譬如:蜘蛛能夠製造網,蜜蜂能夠製造蜜糖,珊瑚蟲能夠製造珊瑚島。而我們人同這些動物之所以不同,就是蜘蛛製造網的絲,是從肚子裏出來的,它肚子裏有無窮無盡的絲;蜜蜂采取百花,經一番製造,作成的確比原料高明的蜜糖:這些動物,可算是工程師;但是它的範圍,它用的隻是它自己的本能。珊瑚蟲能夠做成很大的珊瑚島,也是本能的。人,如果隻靠他的本能,講起來也是有限得很的!人與蜘蛛、蜜蜂、珊瑚蟲所以不同,是在他充分運用聰明才智,揭發自然的秘密,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製自然。控製自然,為的是什麼呢?不是像蜘蛛製網,為的捕蟲子來吃;人的控製自然,為的是要減輕人的勞苦,減除人的痛苦,增加人的幸福,使人類的生活格外的豐富,格外有意義。這是“科學與工業的文化”的哲學。我覺得柏格生這個“人”的定義,同我們剛才簡單講的工程師的哲學,工程師的人生觀,工程師的目標,是值得我們隨時想想,隨時考慮的。

這個話同這個目標,不是外國來的東西,可以說是我們老祖宗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前,就有了這種理想了。目前有些人提倡讀經;我倒很願意為工程師背幾句經書,來說明這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