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心理”那些事兒(1)(3 / 3)

女孩培養好奇心的七種方法很大偉大的發明都是在好奇心的作用下產生的。處於青春期的女孩怎樣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呢?

(1)創造挑戰。通過創造出的挑戰,可以向你自己(或其他人)去證明你能成功。

(2)飽滿的熱情。有的事在表麵看起來沒什麼樂趣,但是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其中,就會找到其中的樂趣,激發出自己的好奇心。

(3)要對事物抱以有趣的心態。與其認為事情會變得無趣,還不如認為它們會十分有趣。頭腦中這一點小小的變化將會有很大改變。一旦這樣做,要想在任何實際事物中發現有趣的那一麵,那可就容易多了。

(4)與自己已有的知識聯係起來。如果能將正在學的知識與學過的知識聯係起來,會更加令人興奮。為什麼呢?因為這可以幫助你提升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並且可以讓你意識到之前從未意識到的新知識。

(5)永無止境地發問。隻要開始處理某個問題了,腦海中要不停地問與之有關的問題。找到問題的答案,再提出新的問題。問題可以讓大腦時刻參與,問題可以讓學習過程從無聊變為尋寶之旅。

(6)不要給任何事物標上無聊的記號。任何時候,一旦給事物標上無聊的記號時,你將會關上一扇機會之門。隻有自己真的沉入進去,表麵看起來無聊的事物才會出現無窮的樂趣。

(7)多樣性。通過探索新的話題可以避免無聊,並能發現新的可能性。

閱讀新領域的書籍,與不同領域的人見麵,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青春期女孩對性的好奇心在我國,性教育曾經一直是個禁區,改革開放之後好不容易才打開這扇門,卻把門縫留得小小的,而且冠以“青春期教育”,還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而隨著性生理成熟的到來,女孩的性意識開始覺醒和萌發,其主要表現可以分為幾個方麵:

(1)具有性欲望和性衝動,這是由性成熟後性激素水平迅速升高所主宰的。隻要女孩的生理發育正常,到了青春期會產生性欲,對性感興趣,這包括做有性內容的夢,出現性的幻想和憧憬,性欲強烈時還會發生手淫的自慰現象,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2)對性知識產生濃厚興趣。進入青春期之後,女孩開始關注與性有關的知識,喜歡看與性有關的書籍和影視節目。如不能從正常的渠道獲得,就會采用一些不良的方法獲取,例如:看黃色書籍、影視,瀏覽黃色網站,導致產生錯誤的性意識,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女孩在接受性知識的時候,應自覺抵製性挑逗、低級庸俗和不健康的讀物,克服這方麵的好奇心。

(3)喜歡接近異性。“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在性激素作用下女孩產生向往或愛慕異性的心理是合情合理的,是她們性心理發育的體現。但由於她們的性心理遠遠不如性生理那麼成熟,因此出現二者相差甚遠的狀況,造成她們不能妥善處理這一階段的心理變化。

有人愛說她們最容易早戀,實際上她們這時的心理狀況並非戀,而僅局限在一般的向往和愛慕,根本與戀愛無關。

女孩正是長知識、長身體的時刻,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和身體鍛煉中,搞好自己的文化和身體素質,克製自己的性衝動,不沉溺於色情。

不喜歡做原創的自己,就喜歡盜版別人

導讀:

沒有星星,宇宙將一片漆黑。人生需要偶像,女孩更需要偶像。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偶像使人生變得充實、豐富,偶像使人心髒跳動得更加有力,生活目標更加明確。偶像之所以被稱為偶像,是因為他們出類拔萃。慎重選擇值得追的星,以他為榜樣和偶像,給你的生活增添色彩和激情。

故事:

上六年級的曉娟,近一段時間的成績一路下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就連每次留的家庭作業都無法完成。

這一情況都是因為她迷上了蔡依林,而且像著了魔一般。從發型、衣著再到行為言談,曉娟都在模仿蔡依林。凡是媒體上報道有關蔡依林的信息,她都要拷貝下來。

平時母親給的零花錢也都用來買與自己偶像有關的貼畫、CD等物品。

隻要自己的偶像剛剛出了一套新CD,曉娟一定會不惜血本把它弄到手。

在家裏,她時常模仿蔡依林唱歌,即使午休的時間也不放過,吵得家裏的其他人都睡不著,為此母親批評她的時候,她還振振有詞,說自己現在學習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像蔡依林一樣,名震歌壇,讓他們跟著享福。

這不前幾天,曉娟也把自己的頭發剪了,說是蔡依林剪的就是類似的發型,衣服穿的也是讓人感覺不堪入目。家長質問的時候,她說這叫時尚和潮流,人家蔡依林就是這樣穿的。

總之,自從曉娟迷上蔡依林之後,什麼都是蔡依林,再也不能安下心來學習。

感悟:

青春期女孩因為追求時尚和從眾的心理,導致出現盲目追星,瘋狂追星,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學習,給周圍的人帶來不便和煩惱。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慎重追星,把偶像當做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動力和目標,學習他們的長處和優點。

延伸閱讀:

女孩追星的心理(1)時尚心理。追星對於很多女孩來說,是一件時尚的事情,至於有沒有價值,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她們一概不管,也不想。隻要自己感覺那個明星好,就會想方設法地搜集與他有關的東西。所以,追星對大部分女孩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2)從眾心理。在女孩中,追星現象就像每天要呼吸空氣一樣普通,勢力也很大,以致本來沒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學,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視為“異端”,也自覺不自覺地加入了這支隊伍。

(3)崇拜心理。明星中很多男的英俊瀟灑,高大威武,女的嬌俏可人,嫵媚多姿,這些難免讓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們羨慕、迷戀、崇拜,甚至瘋狂。

追星的積極意義盡管世人對少女追星現象更多持貶斥心理,家長和老師也千方百計阻止,但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麵,少女追星也不例外。

(1)“星”成為奮鬥目標和動力。

不少少女所追的“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她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榜樣,她們將追星的意念、熱情轉化為她們在學習中拚搏和克服困難的動力。這種意義上的追星,其實質與“榜樣”教育殊途同歸。

(2)追星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秘訣及成才的方法。

渴望成功、渴望被關注是少女共有的心態。她們崇拜明星,追隨明星,在明星的成功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能力,逐漸加深對社會對自身的認識,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她們從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悟出成功的原因,總結出走向成功的秘訣,並結合自身的條件去實踐。

追星的消極因素因女孩自身的特點,追星消極的一麵更是不容忽視的。

(1)丟失自我,空耗青春女孩在追星的過程中,隻是一味的模仿他們的發型、衣著、歌聲等外在的東西,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耗費在這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上,最終耽誤了學習和工作。有的女孩在追星過程中,完全放棄自我,自己的偶像怎麼辦,自己也就怎麼辦,根本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麵目全非,還丟失了自身原有的自然、純樸。

(2)盲目崇拜,新潮遊戲青春期的女孩因認識水平的限製,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對自己的偶像缺乏深層次的理解,甚至隻是羨慕偶像的外表,使她們的追星行為淪為盲目的崇拜與無聊的新潮遊戲。

(3)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很多女孩在追星過程中,一門心思隻想著怎樣搜集到偶像最新的資料,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了解偶像的生活和愛好,導致無心學習,上課不能集中精力,不能按時完成各種作業,成績快速下降,荒廢學業。生活中,一味模仿明星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進而發展到模仿其生活方式等等,同學之間相互攀比,花費大量的金錢,給自己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

女孩追星應注意什麼(1)不瘋狂追星。不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和金錢在追星上,更不應該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

(2)不盲目追星。女孩們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明星,而不是徒有其表的明星。

(3)摒棄狹隘心態。每個人的喜好是不同的,不能因為偶像的不同,就對別的同學持排斥甚至敵對的態度。

(4)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積極的人生經驗。

總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自我,因為你最終隻能是你自己。

我覺得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導讀:

有的女孩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靠岸。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封閉自我,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

她們不願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時常產生一種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

故事:

“我們家卉卉怎麼了,這一段變得不愛說話了,我都懷疑她是不是病了。”章卉卉的媽媽這樣給路過自己家門口的王老師說。其實不用卉卉媽媽說,王老師也感覺到卉卉最近的變化。

卉卉今年剛剛升入初中,原來的她活潑開朗,班裏有什麼活動都要算上她一份,運動會上可以看到她飛奔的身影,班級舞蹈比賽中可以看到她美麗的舞步,就連男孩子們玩跳馬遊戲時,她也要成為其中一員。

但是自從進入青春期之後,卉卉總是感到自己很孤獨。男女意識的增強,班裏很多女孩開始不由自主的和男生疏遠,要是一不小心和哪個男生多說了兩句話,班裏的男生女生就會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你半天。

在大形勢的壓迫下,卉卉也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在家裏,媽媽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關心她。小時候,媽媽每次做飯的時候,都輕聲地說:”卉卉,我的寶貝女兒,今天咱們吃什麼飯呢?”

晚上睡覺的時候,也總是到自己的房間裏一次一次地叮囑自己蓋好被子。

可現在,媽媽把自己的時間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工作,每天下班回來就匆匆忙忙地做飯,連檢查自己作業的時間都沒有。卉卉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給媽媽聽,但是每次剛開口,媽媽就說:“下次吧,媽媽現在沒有時間。”爸爸也不再像原來那樣關心自己的學習,自己現在都已經好幾天沒有見到他的影子了。

卉卉不知道,自己周圍的人都怎麼了。好像所有的人都不關心自己,也不在乎自己。她感到自己變成了多餘的人。

感悟:

女孩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並逐漸建立,她們希望知道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的評價。為了不讓別人傷害到自己,她們會將自己隱藏起來。一方麵她們覺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願告訴別人;另一方麵她們渴望別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當這種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時,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產生孤獨感。

延伸閱讀:

青春期女孩產生孤獨感的原因(1)獨立意識的增強。青春期女孩處於人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她們開始積極地用自己的內心去體驗世界,不願再盲目地依從父母。她們力圖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和追隨,但現實又給她們帶來很大的不安全感。在麵對這一困惑時,有少部分女孩站在人群外觀望或不屑於與人交往,唯我獨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緊張不適,從而轉向自我內心的交流。

(2)自我意識的發展。女孩的自我意識因其智力的發展已基本完善,她們已能正確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在學習和工作中,她們能發現自己的美,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為了不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完全暴露於他人眼前,於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構築起一道籬牆,鎖閉自己內心的秘密。

孤獨給少女帶來哪些益處青春期的孤獨意味著女孩們開始把自己的興趣從對外界事物的關注中撤回來,開始試著了解自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1)有助於自我反省,深入思考自己行為的動機。處於青春期的女孩也許不那麼活潑了,不願再追隨父母外出,不再沉浸於對老師的崇拜中了,不再人雲亦雲了,在做每件事之前,她們喜歡自己獨立思考,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

(2)有助於豐富人生的情感,增強自己的想象力與審美能力。對外界事物的關注,獲得更多的是對外部事物的內心體驗,使思維受到了具體事物的限製。而現在,開始關注自我內心世界的體驗,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使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有助於智力的發展,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3)有助於加深自己與他人的溝通,交到興趣相投的朋友。自己獨處的時候,讓少女更能看清和認識自己,產生了結交知心朋友的需要。

這時少女注重的應是朋友的“質”,而不是朋友的“量”。

女孩怎樣消除孤獨感盡管孤獨代表一定程度上的成熟,表現為一種心情的寧靜,年輕的心不再隨著周圍的人追趕時髦。然而,這種孤獨的另一麵也應看到,即孤獨意味著離群索居,總會有心情的沉重與壓抑。沉重的孤獨感也會產生挫敗感、狂躁感和寂寞感,嚴重的甚至輕生。所以青春期的少女還要善於打破心理閉鎖,從孤獨中走出來。如何走出青春期的孤獨呢?

(2)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獨一無二性,也要認識到自己是眾人中平凡的一員。你的喜、怒、哀、樂,別人也都曾有過。也許你的成績不盡如人意,也許你沒有高挑的身材和美麗的容貌,可你應當想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且每時每刻都會發生。因此,不必過於留心自己的體驗,凡事要想開些,看淡些,要努力向外部世界伸展,外麵的世界很精彩。

(2)敞開心扉,真誠、坦率地把自己交給他人。要主動親近別人,真誠坦率地麵對生活,擴大生活和交際圈子,不要守著自己的一方天地,拒別人於千裏之外。更不能遠離人群,築起心靈的防線,要以心換心,贏得別人的認同。

(3)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多種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防止自己處於心靈的封閉之中。為自己安排好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把思想感情從孤獨的小圈子中脫離出來,投入到廣泛的高尚的活動中去。與朋友在一起時,不要清高和多慮,不要自卑,要善於溝通思想,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從中獲得友情。

(4)辯證看待孤獨。應力求避免陷入孤獨,但也不要害怕孤獨。孤獨並非孤立,也不是幹壞事,要學會享受孤獨。我們知道,有些偉大的思想者,可能找不到可以對話的人,隻能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掘進,這也許正是天才的萌芽呢!

她那麼聰明,我怎麼可能超過她

導讀:

生活中自卑的女孩處處可見。自卑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自卑者心裏的惡魔,它會吞吃掉自卑者僅有的那一點奮進、拚搏的信念,使他們從此墜入可怕的深淵,讓他們和頹廢、自暴自棄為鄰。自卑的人往往產生自己處處不如人的想法,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和對工作學習的熱情,變得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