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心理”那些事兒(1)(2 / 3)

少女怎樣培養正確的自我意識(1)處理好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關係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距離,既是個體進步和完善的動力,也是當今少女困惑和煩惱的主要原因。

合理解決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應該努力改善現實自我,使其逐漸接近理想自我,同時也要認清理想自我,避免盲目追求理想自我。

(2)處理好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閉的關係社會的飛速發展,要求少女要充分將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得到社會的認可、讚同,實現自我價值,但是展示過程中的失敗和挫折往往使她們喪失自信,而自我封閉、自我否定。這就要求少女完成由“他人評價”

模式向“自我評價”模式的轉化,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增強自信心。

(3)確立獨立自信的自我根本解決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閉自我的衝突,需要擺脫自我形成過程中的外部依賴,確立獨立自信的自我,認清和接納現實中的自我,協調自我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

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失敗。在困難和失敗麵前,不灰心、不喪氣,保持自信樂觀的態度是少女應該樹立的自我意識。

不!不!就不!

導讀:

少女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日漸凸顯,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任何事物都喜歡用一種批判的眼光來對待。由於她們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己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故事:

“她怎麼可以這樣,我把她辛苦拉扯大,我也隻是為了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她卻是一副要與我拚命的樣子。”張玲的媽媽一邊指著自己手上被抓的部位,一邊抹著眼淚氣憤地說。她與女兒剛剛“大戰”一場,在醫院谘詢室裏,母女倆還像是仇人一樣。

12歲的張玲在離家不遠的中學讀初二。在同學們眼中,她是一個開朗活潑、學習刻苦的女孩,但最近一段時間,成績一直往下掉。父母多次質問她,但女兒要麼一句話都不說,要麼扔下一句話“我的事你別管”。

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父母趁張玲不在,悄悄地翻了翻女兒的日記,這不看沒事,一看嚇的他們差點背過氣去,想不到外表開朗的女兒在私下卻有如此多“小動作”:經常給男生寫“情書”或與男生“約會”,而且暗戀的對象不止一個。

情急之下,母親趕緊把女兒叫了回來,但更加讓他們吃驚的事情來了,一向還算聽話的女兒看到父母手裏拿著日記本,就像捕食的猛獸,不顧一切向母親身上撲去,邊抓邊大聲嚷道:“誰讓你們看我的日記的,變態,變態,我恨你們。”說著就從母親手中奪過日記本,撕了一個粉碎。

母親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女兒,隻是傻傻地站著發愣。

感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但是當孩子成績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很少坐下來和孩子進行溝通,而是一味地質問和猜測,久而久之,孩子有什麼問題和想法,不再對自己的父母說,最終導致家庭矛盾和衝突出現。

延伸閱讀:

產生叛逆的原因(1)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在她們的頭腦中產生,她們迫切希望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識來解開自己心中的困惑。但許多大人們不理解孩子們的好奇、探索心理,認為這個是在瞎鬧,有的還打罵孩子,這樣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滿情緒。

聰明的父母應該支持孩子某些離奇的想法,並告訴他們:你想知道的事情,我們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想辦法幫你解答問題的。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讓他們學到知識。

(2)對孩子過於嚴厲“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仍舊存在於很多父母的頭腦中,他們時不時地諷刺、挖苦孩子,用武力教育孩子,這些都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痛恨父母。

其實家長應該更多地理解、尊重孩子,把他們當成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小夥伴,家中的事情多與他們商量,平等相待,循循善誘,讓他們從心裏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千萬不可以勢壓服。

(3)不切實際地期望很多父母把自己的願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往往不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甚至讓他們做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安排一些比他們實際能力略高的事情,這樣孩子既可以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收獲,也可讓他們的知識水平不斷提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反複嘮叨,喋喋不休有的家長為了一件事或一句話,對孩子反複嘮叨個不停。試想讓孩子們長期處於這種“馬拉鬆”式的說教環境中,能不產生逆反心理嗎?

即使孩子知道家長說得有理,也不樂意聽了。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說明重點和緊要即可,要尊重他們,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

青春期女孩叛逆的主要特點(1)感應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互相感應的作用。具有逆反心理的女孩產生的感應作用,對先進層來說是一種逆向拉力,對後進層來說是轉化的阻力。

女孩用聰明的大腦給老師挑“刺”,給學校挑“毛病”,甚至於發展到以故意搗亂、衝撞老師為榮。這種逆反心理如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就會影響到班級建設,妨礙自己進步。

(2)社會性現在的女孩對外聯係廣泛,信息來源渠道多,知識麵寬,但缺乏必要的判斷和識別能力,對自己接觸到的知識不能進行恰當的篩選。由此給自己帶來一些消極影響,使之產生消極情緒,導致感情用事,產生逆反心理。

(3)盲目性青春期女孩精力充沛,好奇心和探求能力都很強,大有一種“不達目的死不休”的心態。於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她“使勁”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動,表現得很任性。

(4)自發性青春期女孩的逆反心理是對社會存在的直接反應,它是特定時期通過個體間相互影響自發形成的。沒有什麼人指使,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指向目標,不知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往往不受約束,不聽勸告,一意孤行,隻圖痛快。

(5)可變性青春期女孩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比較強烈,但她們的觀點、信念極不穩定,加上環境的誘惑,她們的逆反心理隨時都可能發生改變。隻要善於引導,是可以對青春期少女的逆反心理實行有效控製的。

逆反心理的治療青春期的女孩一旦出現逆反心理症狀,可以從下麵幾個方麵進行治療。

(1)幫助女孩正確認識自己,同時認清逆反心理的危害和導致的嚴重後果。

(2)要改善教育機製。加強女孩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重視複雜的社會因素對女孩心理的影響,促進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4)教育者要因人、因事、因地施教,從根本上克服女孩的逆反心理,達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臉,六月天

導讀:

盧梭說:“青年期是一個狂風暴雨的危險時期。”情緒起伏不定,或是激動、興奮,熱情四射;或是動怒、氣憤,消極異常。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少女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當處於順境時,興致勃勃,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力量倍增;當遭遇挫折時,信念盡失,出現沮喪、灰心的情緒。

故事:

自進入初中之後,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焦慮、煩惱、緊張等情緒總是圍繞在董明明的身邊,令她感到不安。

一會兒覺得天是藍的,水是綠的,草是青的,周圍的人也是和藹可親的;一會兒又覺得天是黑的、地是暗的,連空氣都是汙濁不堪的。不知道明天會是怎樣,每天都像行屍走肉似的重複著一天的生活,從家裏到學校,從學校到家裏。有時候還得聽父母的嘮叨、老師的責罵。

就拿今天來說吧,媽媽就說了一句,這件衣服不適合你,自己就大發脾氣,連剛剛買的新衣服,也順手丟在地上,然後衝出了門。

現在想想,自己這是怎麼了,媽媽每天下班後,還要做飯,收拾家裏,十分辛苦,而自己為了一點小事,衝媽媽大吼,真的是不應該啊!

其實自己也不想這樣的,但是當時就是不能控製自己,她也好希望有人幫幫自己。

平靜下來的董明明,決定回家後給媽媽道歉。

感悟:

青春期的少女情緒變化無常,剛才還“晴空萬裏”,一眨眼的工夫就“多雲轉陰”,甚至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這是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之一。情緒強烈和不穩定,是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少女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多變的情緒,不僅需要家長的理解和引導,也需要少女自我控製和調節。

延伸閱讀:

情緒不穩定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信息紛至遝來,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也變得異常複雜,這就使女孩們需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了,在頭腦中產生的困惑也越來越多。而這時,她們的大腦的神經機製並沒有發育健全,調節功能較差。因此,在麵對各種壓力和刺激時,極易產生心理不平衡。同時,身體的快速發育也使青春期的女孩經常處於好奇與不安之中。她們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很好地掩飾和控製自己,常常喜怒無常,情緒時好時壞。

女孩情緒波動大應及時補鐵鐵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青春期的少女,身體和心理都在經曆著巨大的變化,不僅身體形態生長變化,機體內部的各個器官也在快速發育。這一時期,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身體迫切需要補充更多的鐵,以滿足旺盛的機體代謝之需。少女月經來潮又造成鐵的丟失,而食物中的鐵相對含量不足,所以女孩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有研究表明:補鐵前,大多數少女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疲憊乏力;補鐵後,血中鐵的水平恢複正常,情緒穩定,疲乏、倦怠等症狀消失。

青春期女孩情緒發展的特征少女期是典型的煩惱增值期,在行動與情緒上帶有明顯的年齡特征。

因為少女認知發展與生理變化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不同情緒。

這些情緒總起來看,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是特異性:女孩獨立意識的發展,為她們的情緒變化增添了一層獨特的色彩。這裏麵包含個性、自我感知及性別的差異。同樣是日常心境的感知:外向的女孩容易被興奮、樂觀的情緒所籠罩;內向的女孩則易被悲傷、憂鬱所感染。

第二是延續性:在兒童期,其情緒具有易激性、易發性、易感性及易表現性,情緒發作延續的時間較短。到了青年期,情緒爆發的頻率降低,作為心境的延續時間加長,再加上情緒的控製能力提高、情緒體驗時間延長,穩定性提高。

第三是豐富性:青春期女孩正處於多夢的年齡,幾乎人類所具有的各種情緒,都可以在她們身上得到淋漓的體現,並且各類情緒的強度不一,層次不同。例如悲哀有遺憾、哀痛、難過、失望、悲傷、哀痛、絕望之分,這些不同強度和層次在女孩身上都有表現。另外,在情緒體驗的內容上,更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女孩怎樣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青春期女孩的情緒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時常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煩惱。但是每個人的情緒都是受自己的意識與意誌製約的,因此,女孩多變的情緒也是可以調節和自主控製的。

(1)轉移注意法:女孩在苦悶、煩惱、痛苦、煩躁難以擺脫的時候,不妨找好朋友聊聊天,或者到公園裏散散步,以轉移注意力,使自己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

(2)調節意識法:有的女孩遇事易於激動、煩躁,有的女孩則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修養水平的高低不同造成的。

(3)轉化行動法:女孩出現煩躁、痛苦、掙紮等不良情緒的時候,可以巧妙地將這些情緒化為自己奮進的力量。考試失利可以使青年垂頭喪氣,但如果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也可以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4)語言調節法:易於出現發怒等不良情緒的女孩也可以通過語言達到調節情緒作用。如容易發怒的人在一些醒目的地方貼上個“製怒”

兩字,時刻提醒自己,這都有一定的情緒控製作用。

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

導讀:

在成才的道路上,興趣是起點,愛好是行動,產生興趣的直接原因就是好奇心。青春期女孩正處在興趣的高峰時期,好奇、好學、好動、好模仿,對許多問題都有濃厚的興趣,對任何問題都要一探其中的奧秘。

但好奇心過強容易誤入歧途,沾染一些不良習慣,因此,應該學會正確看待青春期的好奇心。

故事: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而青春期少女的好奇心要比一般人強很多。

上初一的白夢從上第一節生物課開始,就對自己不斷變化的身體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她記得很清楚,剛剛發下新課本,她就被生物課本裏那些關於生長發育期身體的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由於害羞,她沒有在眾多的同學麵前,一門心思地鑽入到生理知識的章節。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每次上生物課的時候,她都集中精力,生怕落下任何一個知識點,老師留的作業她也都很認真地完成。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她還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從網上查找了很多有用的資料。遇到自己不能理解和看不懂的東西,她就及時向母親請教。這些來自課外的學習,不僅很好補充了生物課本中遺漏的知識,而且還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涉及到的青春期的知識,為到來的青春期作好了豐富的知識儲備。

在學校舉行的一次青春期知識競賽中,白夢憑借自己多半年積累的豐富的青春期知識,獲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而且自從那次競賽之後,白夢成了學校的小名人,很多大姐姐都找她詢問青春期的一些知識,因此也交了很多朋友。

感悟:

人總是會對世界上的許多事物不懂、不知道、不理解,這種不懂、不知道、不理解引起人的好奇,於是才會去探索、去研究,才會有創新,才會有科學的進步。白夢的好奇心,讓她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榮譽和朋友。

延伸閱讀:

好奇心的重要性(1)好奇心能給人新穎的想法。好奇心能帶來交叉式體驗,即來自不同領域的概念互相碰撞,產生全新的理念。

(2)好奇心能給人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大多數人看問題時隻能看到事物的一麵或兩麵,但是擁有好奇心的人常常能多個角度來觀察問題。

因此,他們能了解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事情。